天天看點

揭秘 | 網際網路6大主流盈利模式(内附美團外賣、摩拜案例)

盈利模式分為自發的盈利模式和自覺的盈利模式兩種,早期的中國網際網路并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摸索嘗試,很多靠賣廣告勉強維持生計。

現如今,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越來越有規律可循,很多公司一開始就設計好産品清晰的盈利模式進入了自覺盈利,他們越來越有錢,财富積累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滴滴從0~1,僅用了6年,估值達到800億美元。滴滴不擁有一輛汽車,但是它的規模比任何一家計程車公司都要大很多。在網際網路時代“連接配接比擁有更重要”,滴滴連接配接了2000多萬個司機,微信月活使用者達10個億,微網誌的月活使用者達4億人,美團點評月活使用者8000多萬。

在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就是金錢,有了流量,有了使用者,就不愁賺不到錢。10億使用者一人一個月給騰訊創造一進制收益,騰訊一個月就能賺10億人民币(地主小時候做過這樣的夢,如果全中國人一人給我1塊錢,我就可以輕松走上人生巅峰了,笑醒)。

然而,并不是每個公司都那麼幸運,能夠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很多創業公司燒光了投資人的錢,還是沒能盈利,最後死掉。那麼網際網路産品的盈利模式有哪些?最好的流量變現方式是什麼?今天地主就帶大家總結下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的六大主流盈利模式。

一、賣廣告

賣廣告是早期中國網際網路最原始的盈利模式,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在門戶時代,四大門戶網站就開始賣各種廣告位,焦點圖、通欄、彈窗等,經過20年的進化,廣告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大資料讓目标使用者的定向也越來越精準,廣告業務也從SSP走向了DSP。

廣告類型:網盟廣告(eg:百度網盟、阿裡媽媽、其他中小網盟)、移動廣告(eg:多盟、有米、艾德思奇、點入)、搜尋競價廣告(eg:百度SEM)、資訊流廣告(eg:騰訊社交廣告、今日頭條、新浪粉絲通、新浪扶翼、網易有道)

企業代表:百度(百度: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不是廣告公司!我:請看财報)

二、電商賣貨(包括實物産品和虛拟商品)

世界上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是如今的世界首富Jeff Bezos 在1995年創辦的亞馬遜。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則是馬爸爸在1999年創辦的8848。

電商類型:B2B、B2C、C2C、F2C、O2O

産品代表:慧聰網(B2B)、網易嚴選(B2C)、淘寶(C2C)、直賣網(F2C)、O2O(美團網)

注:嚴格來說淘寶天貓的盈利模式不是賣貨,他們隻是給商家提供了一個賣貨的平台,他們真正盈利的是商家交易抽成和直通車、鑽展等廣告業務。

三、平台傭金抽成

平台促成交易後,向商家收取傭金,平台不直接生産創造價值,而是去整合資源。這種方式就像房地産中介裡的鍊家,一頭對接房東,另一頭對接買房者,當交易達成時抽取2%的費用作為傭金。

5月11日剛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的虎牙直播為代表的直播平台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便是抽取平台上主播的粉絲打賞或者禮物。

抽成對象:商家、司機、威客、主播

産品代表:天貓(商家)、美團(商家)、滴滴(司機)、八戒網(威客)、虎牙直播(主播)

四、增值服務

基礎功能免費,進階功能收費。先用免費的産品和服務去吸引使用者,去搶占市場佔有率和使用者規模,然後再通過增值服務或其他産品收費。

今年4月底,雷軍在小米的釋出會上說小米硬體的淨利潤率不超過5%,他可能沒有撒謊,因為在小米的生态鍊條裡,硬體免費+内容/服務收費,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态閉環模型。

服務類型:更進階的功能/内容/服務、會員特權、虛拟道具

産品代表:360殺毒(企業服務)、QQ會員(會員特權)、王者榮耀(虛拟道具)、WPS辦公軟體 (會員特權)、百度網盤(會員特權)

五、收費服務

收費服務早已有之,例如家政服務、家教、導遊、律師咨詢等,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服務的類型變得更加多元化。

想起來前段時間刷屏的陶淵明後人,一個90後在喜馬拉雅做主播靠講故事月入百萬,實作财富自由,這在10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現在發達的SNS網絡以及友善的線上支付技術,讓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服務類型:産品、資訊、功能、技術、API接口、知識、内容、經驗、咨詢

産品代表:阿裡雲伺服器(功能)、友盟(技術/資料)、高德地圖(接口)、網易雲課堂(知識)、樊登讀書會(内容)、分答(經驗)、在行(咨詢)

六、金融運作

肉從冰箱裡拿出來,再放回去。問:手裡剩下啥?當然是油水啊!

這就是騰訊和阿裡為什麼一直拼了命要搶奪使用者的支付入口。在今年3月份沃爾瑪站隊騰訊,開始停用支付寶僅支援微信支付。

運作方式:金融借貸、賬期、沉澱資金、資金池、旁氏大法

産品代表:花呗(借貸)、簡書等平台打賞提現規則(滿100元才能提現;我裡面的15元,我不要了,送給你好吧~)、摩拜(沉澱資金)、拍拍貸(資金池)、善林金融(旁氏大法,已被制裁)

附案例:

案例一、美團外賣盈利模式

揭秘 | 網際網路6大主流盈利模式(内附美團外賣、摩拜案例)

1.傭金抽成

向入駐的商家抽取一定的交易分成

2.平台增值服務

美團内的廣告位如banner、推薦位、專題等-商家

使用者畫像、競争情報等-商家

付費會員特權-使用者

3.自營餐飲

平台掌握了所有商家的訂單資料,知道在什麼地段在什麼時候賣什麼最賺錢,這就是大資料。

4.資金池

每一周或者兩周和商家進行結算。利用賬期做沉澱資金的投資利用

5.商家資料和使用者資料資訊的售賣

網曝美團使用者資訊1毛錢1條被賤賣(美團:我們是無辜的,我們也很無奈!我:我TM還不值一塊錢麼~)

案例二、摩拜的盈利模式

2018年3月8日,摩拜單車已經進入全球超過200座城市,注冊使用者量超2億,營運單車超900萬輛。某知名投資人曾說“摩拜是過去三年中國最牛的商業創新模式”。

揭秘 | 網際網路6大主流盈利模式(内附美團外賣、摩拜案例)

1、押金池/資金池

一個使用者的押金為299元,現在摩拜有多少個使用者繳納押金并沒有資料披露。17年年初,有媒體報道說摩拜的使用者押金池已經到數十億,并且沒有監管機關監管這筆錢,時過一年現在押金池裡的資金數量到底多少錢,沒有人知道。

這麼多錢即便放在銀行,按照4%的年收益,一年也有幾千萬,更何況摩拜會把錢放銀行拿4%嗎?

2、收費服務,分時租賃

騎行一次按照1元,一輛車一天被使用4次話,一年按照250天計算。一輛單車一年可貢獻收入1000元,而一輛單車的造價為500~2000元(官方說是3000元),現在和富士康合作造車,新一代摩拜每車的造價應該低于1000元,一輛單車假如可以使用4年的話,一年即可回本,剩下3年即可淨賺。

3、廣告收入

一個擁有2億使用者的高頻超級APP随便接個廣告,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合作過的客戶有:萬科地産、優衣庫、1号店、京東、正義聯盟大電影等。

4、電商賣貨

摩拜一直在嘗試更多的盈利方式,賣周邊既是一種,在摩拜成就館出售雨衣、手套、保溫闆、鑰匙扣等産品,但效果差強人意。

注:摩拜單車居高不下的折損率、高昂的運維成本、快速拓城大量造車的成本要求公司有強勁的現金流支撐,這可能也是最後賣身的原因吧。

案例三、樊登讀書會的盈利模式

樊登讀書會創辦于2013年,創始人樊登早期是央視的主持人,後來開始和羅振宇一樣做起知識付費的生意,現在有近200萬付費會員、600個線下社群、300個城市分會,年收入過億。

揭秘 | 網際網路6大主流盈利模式(内附美團外賣、摩拜案例)

1、收費服務

一年會費365元,給你講50本書;付費課程服務

2、賣書

聽了解讀後不過瘾,想買本實體書回去看看,好的,書他們也賣。

3、線上下開書店,做傳統生意

樊登這個IP現在有很大的号召力,于是線上下開始做起書店生意,采取加盟制,向加盟商收取5~10萬元加盟費,還有一些額外的管理費、教育訓練費等。

4、線下社群收費活動

各個城市代理擁有本地社群的管理權,可以每周組織一些同城活動,向社群成員收取一定的組織費。

總結

揭秘 | 網際網路6大主流盈利模式(内附美團外賣、摩拜案例)

任何一個成熟的産品生态裡,都不會僅有一種盈利模式,它一定是多元的。盈利模式做為商業模式裡的一環,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但也需要不斷的變革和創新。

前不久的Google I/O大會刷屏了朋友圈,不禁讓人感歎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未來将是人工智能的AI時代,将是萬物互聯的IoT時代,如何在後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工智能革命中搶得先機,不僅是巨頭們要思考的,也是你我要思考的,因為當時代抛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共勉!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avalyy/p/11113571.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