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無名前端的10年前端路

點選上方“藍色字型”,選擇“設為星标”

做積極的人,而不是積極廢人!

一個無名前端的10年前端路

作者:jinlong

github.com/jinlong/jinlong.github.com/issues/7

也許是自己的關注點變了,也許是跟自己年紀相仿的同行都成了行業大牛,最近時常看到一些前端大佬的總結分享,例如:《工作10年談談XXX》、《在阿裡做了五年技術主管,XXX》、《在阿裡雲做前端》、《XXX,前端專業方向的盡頭》等等。此類文章,我都一一拜讀了,果真受益匪淺,大佬就是大佬。

轉念一想,好像哪裡不對,我特麼也這麼老了,怎麼還這個鬼樣子?

本來不想寫什麼文章的,既沒有改變人類的命運,又沒有什麼轟動行業的事迹,全是一些瑣碎的小事。

可是每每看到一篇類似10年總結的同行文章,仿佛都有一個人在問我:“你的10年怎麼過來的?”,是啊,作為一枚寂寂無名的前端老菜鳥,我也是一天一天努力過來的,我的故事也有起承轉合,我的人生未嘗沒有跌宕起伏。

我的故事也許沒有那麼轟轟烈烈,興許會有一點感同身受。

1、确定職業方向

時間回到 2007 年 7 月,一個懵懂的騷年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理工科學校畢業,邁出了健翔橋校區的大門,迷迷糊糊地加入了 IT 從業大軍。

我對所學的專業仿佛沒有什麼概念(其實也是因為沒學好...),隻是聽說學計算機的好找點工作,待遇稍微高點。

感謝母校賞我口飯吃,憑着母校的小有名氣,成功進入一家日企實習,直到轉正入職。

開始的一段時間什麼都做,從後端的 PHP ,到宣傳廣告的設計,再到幫老闆拎包,幹的熱火朝天。剛接觸社會嘛,要踏實好學,多接觸一些東西也好。

畢業 1-3 年盡早确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少走彎路

大約 2008 年,偶然一次機會了解到有一個 “網頁設計/美工” 的職位

有點意思,自己從小業餘的寫寫畫畫,對設計方面的東西挺感興趣,于是埋頭研究起來。

研究從哪裡入手呢?最初是從一些炫酷的網站下手,看看他們用了哪些 JS 和 CSS,借鑒過來。

知識倉庫:建構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知識浩如煙海,看到學到的東西存在腦子裡容易忘,自己又比較笨,我選擇存入實體的知識庫。主要用到兩個工具:浏覽器收藏夾,筆記軟體。

  • 浏覽器收藏夾同步:開始是人肉同步,導出導入檔案,有了 Chrome 以後,用 Gmail 賬号同步,而後被牆了以後,需要不斷更換爬牆的梯子(找梯子成了程式員必備的技能,當今更是)。
  • 筆記軟體:最開始用的 Wiz 為知筆記,到後來的 有道筆記,Evernote 之類都有用過。

筆記可以用浏覽器“剪藏”之類的插件,盡早做好知識分類,後期筆記又多又雜,怕是有心無力了...

2、業餘時間充電:多看書,多實踐

剛畢業的時候,公司提供宿舍,那會也沒有 996 這個詞,下班以後和周末有大把的時間學習。公司不是花錢請你來學習的,這點需要明白。

  • 盡可能減少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現在更加感受深刻,現在通勤單程接近2小時,路上又擠又亂,全心投入學習還是不容易。找個交通友善的住所,下班抽出1-3個小時學習.
  • 周末至少花一天充電。剛畢業一般各種負擔較少,一般單身,周末時間比較充裕,正适合花時間彌補工作所需技能,以及想提高的技能。
  • 多看書,多研究别人的代碼。剛畢業時主要是研究别人的代碼,看看裡面用了哪些知識,不會的補一補。當今非常幸福了,各種前端書籍,各種前端周刊。

實體書 or 電子書

開始還不流行電子書,自從得知有前端相關書籍出版後,趕緊入手,如獲至寶。買的比較早的書是《精通 DIV + CSS》,《超越 CSS》。

我個人比較喜歡實體書,因為可以做筆記,把一些重點知識劃線,加批注,下次翻起來主要看劃線的,所謂把書讀薄。

當然現在電子書閱讀軟體發達了,也可以做到。

買書建議:業界公認大牛的書,肯定不惜重金買入,紅寶書之類。前端基礎類的直接通過網絡學習,現在文檔部落格之類很豐富了,沒必要買書。一些知識點深入講解的書,複雜項目實踐的書可以買。我買的以英文翻譯書為主,當然國内大佬也有精品書。

愛好與工作的取舍

工作一段時間以後,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是我的工作,但不是我的愛好。

  • 把愛好當工作:反正年輕,有大把時光,可以完全轉行幹自己喜歡的,但是要能承受從0開始的壓力,甚至能忍受寂寞,全身心投入其中,有些大畫家生前也是窮困潦倒。
  • 工作歸工作,愛好歸愛好:工作是拿我擅長的技能換來收入,在不抵觸的情況下,可以慢慢培養興趣;愛好可以放到業餘時間,你可以做碼農裡面畫畫比較好的。

3、不斷突破瓶頸

入行一段時間以後,會出現一個短暫的假象:日常的工作需求,我都能應付了,稍微難一點的需求,通過搜尋網絡及知識庫可以完成。是不是這行太簡單了,不過如此?

深入學習,術業有專攻

職業前期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前端。對前端了解越多越感興趣,萌生了專職做前端的打算。于是換到清華的一個研究所,專做前端。

從相容 IE6 的各種奇技淫巧,到 jQuery 生态的一派繁榮景象(jQuery 解救了當時的前端,抹平了浏覽器的相容性),再到後來的子產品化程式設計(RequireJS,SeaJS)。

随着老闆們和使用者對使用者體驗的需求不斷攀升,前端行業也越來越繁榮,也側面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拿來主義”,兼具好奇心

常說工作時間緊,有沒有庫可以直接用,工作之餘有沒有保持一顆好奇心呢?jQuery 插件那麼多,有沒有試過自己寫一個?插件機制利用了 JS 的什麼特性呢?都用子產品化 RequireJS,它是基于 什麼思路實作的呢?

以此類推,我們每天熟練使用的技術,背後的原理都可以研究研究。

掌握最核心的技術

前端發展快,大家都有體會,3天出一個前端架構,5天出一個打包工具。所有新出的技術都要跟風嗎?人的精力還是有限的。

  • 夯實基礎:前端最基礎的就是 HTML,CSS,JavaScript,先掌握最核心的,然後一點一點延展到 HTML5,CSS3,ES6,然後是 Vue,React,再然後可能是一些工具類或跨端的知識。
  • 慢慢補補算法,設計模式:設計到一些複雜場景還是需要的,你看 React,Vue 裡面又是設計模式,又是算法的。

盡早進大平台

不斷努力,争取盡早進大平台,因為那裡有技術規範,技術大牛,更複雜的技術場景。

我也是比較幸運,2010 年擠進了新浪一個叫微網誌的新業務部門,當時仿佛打開了另一扇窗,周圍厲害的人很多,進步也快。

不怕被罵,多向身邊的人學習

一般成熟的公司都會配一個導師帶你,有不會的就問,但是要經過自己反複思考以後再問,同樣的問題切記問第二遍。我現在還記得當時大佬說我怎麼那麼笨,但也無妨。

大家共同維護一個項目,抽空可以看看别人代碼為什麼那麼易讀?他的設計思路為什麼那麼好?,慢慢汲取學習,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拓展知識面,開闊眼界

多關注技術部落格,開發者社群

前端車輪滾滾向前,前端技術日新月異,一味的閉門造車,不關注行業形勢,很快就會被淘汰。

  • 技術部落格:一些書裡有大牛的部落格位址,行業公認大佬的部落格,知名企業的團隊部落格等等
  • 開發者社群:MDN,MSDN,Stack Overflow,掘金等等
  • 行業周刊:國外的 JavaScript Weekly 之類,國内的奇舞周刊,前端早讀課之類

4、不斷走出舒适區

順應大趨勢,着眼未來

随着閱曆的增多,我們對行業的了解越深,自身未來的方向越清晰。

前端不斷發展,所觸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比如前端可視化,Web Game,IoT,Mobile Web,Node.js,跨平台應用(Electron,React Native)等等,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標明方向。

我個人隐約感覺到手機裝置的興起會影響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離開微網誌後去了一家挪威的浏覽器公司,他們在北京有分公司。

後來幾年從 Mobile Web,到 Hybrid App,再到 React Native,我都是圍繞移動端方向做研究的。

程式員的英語很重要

從最初接觸前端,隻能搜一些英文文章,硬着頭皮翻字典;到直接讀英文文檔及書籍,也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磨練。

我個人是在浏覽器公司的時候,有些郵件和 bug 系統需要用英文;以及有幸加入 HTML5 中文興趣小組,給 Kenny 大神和子斌打雜,翻譯了一點 W3C 的文檔;還有就是 Dev.opera 的大神文章要翻譯放到國内,以上幾個途徑練習了一下英文。

此外,我郵件訂閱了國外的幾個 FE Weekly,每周看看,偶爾把一些翻譯分享到自己的部落格。

有些場景推薦直接讀英文

  • 一些翻譯文章可能摻雜了譯者的個人了解,翻譯水準參差不齊
  • 非官方的文檔翻譯,可能存在版本滞後的問題
  • 直接讀英文的一手文章,消息擷取更快

拓展人脈,接觸大佬

一般拓展人脈,接觸大佬有幾種方式

  • 公司内的技術分享:會有一些幹貨,順便跟周圍同僚聊聊。
  • 參加行業大會:類似 HTML5 峰會之類的,現在前端會議更豐富了。除了聽聽知名公司的大佬分享,一般能見到老同僚,也許會引薦一些新朋友。
  • 公司離職群:離開一家公司,不錯的同僚時常保持聯系,大家散落在網際網路江湖裡,沒準哪天就是你的 Leader 了。

當然如前文所說,大平台大公司,可能大佬就坐在你周圍,盡可能的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

做技術 or 做管理

工作再久一些,一般會面臨一個選擇,繼續做技術還是做管理?網上的分析文章估計不少。

個人感覺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 個人性格:如果比較外向,善談,擅長與各種人溝通,善于協調各種關系,可以做純管理;如果偏内向,不喜歡被各種溝通、協調、會議所累,善于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做技術專家
  • 成就感來源:如果是管更多人,可以考慮純管理;如果是管更多的事,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可以走技術路線。

我個人而言,這幾年朝着技術加管理的路線努力,我還是對前端技術保持熱忱的。

小黃車海外事業部的經曆給我印象深刻,遇到一群十分有激情,出身很優秀的人一起奮鬥。從0到1組建前端團隊,到一切步入正軌,再到各奔東西,雖然公司的命運我們左右不了,但是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收獲。

5、工作之外

人生有不同的階段,一般都會經曆娶妻生子的階段,等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工作不隻是你生命的全部,必須合理配置設定時間到其他事情上。

工作與家庭

  • 老婆和孩子:正常工作時間可以加班加點,周末至少有一天陪家人,尤其孩子小的時候,不要因為工作忙,錯過了寶寶的成長。
  • 父母:同理,周末或者節假日,盡量多陪陪父母,可以帶他們出去轉轉,看看外面世界;多關注下他們的健康。

工作與健康

年輕時欠的債,正當壯年的時候就該還了,我是體會到了。

之前他們開玩笑說,職業路線是從初級,進階,資深,專家,到頸椎病防治之類的,其實可能是真的;年輕時狂加班,不注意鍛煉、飲食,透支身體,欠身體的債終究得還。

年輕時還是應該多鍛煉,健康飲食,小的疾病盡早治療。

我今年的首要任務成了治療過敏性鼻炎,控制血糖,隻有身體健康了,才能撐起照顧整個大家庭的重任。

一轉眼,畢業10年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10年,至于有名無名看大家的心境了。我有自己的規劃,能看清自己的未來,一步步成長,閱盡人間春色就夠了。

關注公衆号「前端布道師」,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一個無名前端的10年前端路
一個無名前端的10年前端路

他寫出了 Vue,卻做不對這十道 Vue 筆試題

微信第 1 行代碼曝光!

成為最差前端開發的10個建議

014. 最長公共字首 | Leetcode題解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來個【分享、點贊、在看】三連吧,讓更多的人也看到~

一個無名前端的10年前端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