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僚的慫恿下,終于到阿裡雲申請試用了一個雲伺服器ESC(居然還有優惠)。不過同僚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家美國VPS主機提供商Linode,原因據說是無需像國内做繁瑣的備案手續,翻到天朝的牆外總有某種快感雲雲。至于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 虛拟專用伺服器)的用途,大家可自行百度,無非就是學習,輕量的服務,個人網站,代理伺服器等等的用途。
關于成本效益,大家見仁見智,阿裡的最低配單核512M記憶體,1M的帶寬,Linux系統送20G存儲作為系統盤,售¥55/month,如果是學習和個人開發用途,大概配百來人民币足以。Linode的VPS,最低配一個8核的CPU,1G記憶體,每月2T的流量,售價$20/month,配置上來說足夠給力,Linode隻支援信用卡購買,隻要是雙币信用卡都能夠使用,VISA、MASTER Card都可以,中國使用者通路Fremont和Tokyo這兩個機房比較快,不過實測(白天時候)SSH連接配接有0.5~1秒的延時,這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話不多說,阿裡雲的申請有一個人工稽核的過程需要等待一兩個小時,稽核通過短信上面就附帶有IP和root使用者的密碼,馬上就可以使用SSH登陸,LZ使用的是SecureCRT,工作上也是這個,比較熟悉,如何使用自行百度。
一、建立會話連接配接,填上伺服器IP和使用者名root連接配接,進去輸入密碼即可完成。

二、完成分區,分别執行根目錄的兩個腳本,再df一下就看到完成的分區
三、阿裡雲VPS配置的系統需要使用者自己去安裝所需的軟體,下面給大家推薦兩個軟體作為收尾吧,附件可以到我的雲盤上自取。
以下軟體如沒有提供,可自行yum search查找一下,安裝指令為:
yum search xxx
yum install xxx
rzsz:遠端終端和本地的上傳下載下傳,rz為上傳到終端,sz為下載下傳到本地
增強的vim編輯:本人隻安裝了cscope、ctags和winmanager,winmanager解壓後放到/usr/share/vim/vim72/的目錄下即可,vim.tar.gz是vim快捷鍵配置檔案,放到使用者根目錄即可,如root使用者就放在 /root/ 目錄下解壓。
想了解更多vim的IDE內建,可參考将Vim改造為強大的IDE—Vim內建這位仁兄寫的Blog。
在檔案目錄下vim後按F4,最終效果的截圖,vim快捷鍵的使用請關注另一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