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大家好~~~

我是shadow,Mixlab無界社群創始人,同時也是跨界設計師/全棧工程師/算法研究。

我有 12 年工作經驗,做過設計師、程式員,創過業,也在大廠打過工,同時在高校授課、做研究的斜杆 “老” 青年。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新技術 和 新體驗。畢業于上海交大、同濟大學,偶爾在同濟授課。

shadow的實驗室

我非常樂于将個人工作與生活經曆,與大家進行分享,就如同曾經得到過我的前輩們的指點。MixLab 實驗室同時提供以下方向的 『答疑』,包括:職業規劃、求職内推、召集人才、技術難題、設計難題、合作。

→ 近期答疑類型如下

1  與社群本、碩、博的同學,共同探讨了開題方向,以及論文結構。方向包括:設計風格量化、增強現實空間設計、設計科技等;

2  在同濟開始給學生上建築智能課程,進行課程專業方向的答疑;

3  因為疫情原因,也因為我們祖國的快速發展,海外回國的同學同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我們為這類同學做了工作、作品集方向的解答;

4  也有同學打算出國深造,我們為其聯絡了社群内,該專業的前輩提供建議,還幫忙聯系了導師寫推薦信 (當然,這也要看個人情況和作品水準);

5  為社群成員對接各類合作夥伴,已經成為常态。

→ 課程、實驗産品

定期釋出《智能設計》相關課程,《智能化趨勢》報告,同時開展智能産品研究:知識引擎(内測 ing)、錄課工具(内部孵化 ing)。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MixLab 無界社群

在我個人實驗室再往上一層,是我們無界社群。社群發起于2015年,目前人數 5w+,核心成員 1.5w+,社群成員包括阿裡、騰訊、頭條、百度、華為、招商銀行、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名企,MIT、CMU、牛津、清華、上交大等高校。

社群倡導

跨界融合,無盡學習。

探索領域

包括不限于:虛拟偶像、動畫技術、未來城市技術、智能化趨勢、區塊鍊與人工智能融合、資料驅動型設計方法論、人工智能做設計、人工智能寫作、人工智能作曲、程式員設計師、設計師程式設計等。

跨學科·人工智能 專刊

作為社群的知識沉澱,是一款接近專刊形态的知識庫。目前已累計600+訂閱使用者~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AI改變設計

本書作者,也是 MixLab 成員:薛志榮。第二本新書也馬上就要出版了,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MixLab的共建者之一。

相信 MixLab 中很多的小夥伴也是通過《AI改變設計》這本書了解到我們,歡迎大家參與,一起共建,探索,前進。

Mixlab人物專欄,對作者的專訪:

AI改變設計 作者專訪

(點選上方藍色字型,閱讀全文)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AI 設計對你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志榮:現在的人工智能跟以前很不一樣,它是以人為本而發展的,例如無人駕駛、人臉身份識别、機器客服等技術,它們的價值更多展現在幫助人類解決效率、安全、易用性等問題,進而提升每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體驗,是以我覺得人工智能也是一種設計方法。AI設計對我來說意味着三點:

1 通過AI技術去優化現有産品的互動流程,或者直接打破現有産品互動的局限性。

2 可以在AR、語音互動等新型平台上做更有趣更有意義的體驗設計。

3 可以減輕我們現有的一些工作,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有趣和有意義的設計。

Chunfang,公衆号:Mixlab and iBrandUp人物《AI改變設計》新書首發 | 對話作者薛志榮

關于《AI改變設計》

人工智能時代的設計師生存手冊 

一鍵摳圖、自動上色、合成場景、自主設計…… 人工智能正在向設計界進軍,作為設計師,如何找準定位,實作價值?

本書為沒有開發經驗的設計師清楚講解人工智能的曆史背景和現有技術,結合具體案例,讓大家清楚現在和未來能做什麼、怎麼做。

看完這本書,再搭配 MixLab 出品的《智能設計》課程,于輕松閱讀和反複地練習中不斷的深入個人的傍身技能吧。

第 2 期課程開放

累計購買120+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掃碼加入即可在 “置頂” 部分看到

《智能設計》

交叉學科實踐課程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本次的雙 11 

同樣也會給粉絲們帶來不一樣的大禮包

加入任意星球後截圖,找助教

領 取《智能設計&智能工具》大禮包

領 限量 MyMind 個人知識管理庫邀請碼

《AI+Architecture Towards a New Approach》 

《Machine learning for designers》

《Architecture as a Graph a Computational》 

《2020建築智能前沿》

《智能設計V3.0》

《設計與人工智能》等資料

今年最後一波雙11大禮包來啦~

添加助教,備注:雙11

最後,

希望大家多多參與shadow實驗室、

無界社群的建設~

開放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