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虎360上市的一些感想

2010國慶前後,有位老友去奇虎360面試歸來,等待聘用通知期間詢問我的意見。我答複說:奇虎360一定會上市,去那兒好好呆着好好做事,必定會有豐厚回報;依你的現狀,也不宜再折騰了;踏踏實實把自己的技術發揮出來,這也是好的。

3Q大戰正式公開化的那天,我請假在家休息,下午17點出發,半個多小時後到的奇虎360,然後去了奇虎360譚曉生先生的辦公室拜訪了譚先生。當年我在國貿西座和漢威大廈幹活時,2001-2003年期間我就住在通州玉林小區,上班路上能看到奇虎的辦公樓,有點故地重遊的感覺。聊天時譚先生有事兒出去了一會兒,招呼了兩位兄弟聊聊技術,我們三位聊的不亦樂乎。結果過了一段時間,譚先生傳回辦公室說騰訊開戰了,要應戰,是以接待不了我了。橫豎我也沒事兒,就去IT部門看他們的IT應對措施。我從2009年5月份開始做教育訓練講師,在生産一線熱血奮戰的機會不多,挺懷念的,是以看到IT部門的兄弟這一通忙碌,很有感覺啊。我其實一直也沒有脫離生産一線,因為還有一個VoIP系統在做日常運維,耗時很少,不影響教育訓練工作,而且還拿着這個生産系統來給學員做實際的展示,包括系統監控、優化以及營運資料等等;我想大多數的教育訓練機構應該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生産執行個體的,大多數是模拟環境。不願意脫離生産一線的原因至少有:1、我不願意因為教育訓練脫離生産一線而自廢已有功力;2、我是這個VoIP系統營運公司的小股東和主力運維人員;3、我需要這樣一個機會繼續錘煉我的技術能力和非技術能力。

3Q大戰的媒體公關大戰大家其實也都看到了。後續我也有一些特殊的消息管道得知雙方的一些反應,我是感覺比較奇妙。

其實那次去拜訪譚先生,有點技術面試的意思,不需要走任何的HR流程,權當朋友見面聊天,看雙方是否有意向合作。下午的時候首席工程師曹曙先生沒在公司,是以也沒聊着。在IT部的時候貌似是見着了曹曙。後來我老友通知我說有時間的安排一下,到奇虎360來跟曹曙聊聊,雙方滿意了就能加入奇虎一起做事了。但是我忙着教育訓練的工作,一直也沒有安排出時間來,當時也在猶豫自己的未來打算吧。後來得到媒體消息,奇虎360正在IPO,也就暫時放棄了去奇虎的想法。

我有轉型的想法,其實并不是完全脫離技術,而是要站在投資人和企業主的角度去考慮技術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技術如何幫助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等。在做教育訓練時,解答學員關于機關選擇的時候,我也提供了我的個人建議,其中之一是打算上市的公司。由于老友進入了奇虎360,是以2010年國慶後的班級一般都以360做範例來說。

在3Q大戰後奇虎360應該會受到一些影響,當時我在想上市程序是否會受到影響,其盈利模式我想沒有問題,但是盈利能力是否會受到影響。先把使用者量圈起來,這是網際網路眼球經濟的基本要素,然後再想辦法說服客戶投放廣告的盈利模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免費殺毒對個體使用者并不會直接盈利,但是至少可以增長使用者量,然後再利用這個使用者量基數做文章就好,騰訊不就是這麼玩兒的麼,是以有先驗案例。再搞點别的增值服務,繼續擴張使用者量和廣告曝光量,還是能有機會的。

技術人員不要被技術思維所拘泥,要跳出技術來看技術。我在教育訓練時這麼跟學員講,我也得有實踐才行。我個人目前正在努力鍛煉非技術能力,是以也會對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業務盈利模式進行分析。拿一個公司的基本資訊來分析,對其未來做出判斷,應該是能夠鍛煉自己的。前段時間對關聯優勢(www.umpay.com)做了一通分析,整體的感覺是這家公司蠻有希望成功的;我想去那兒技術不是問題,而非技術能力就是一個問題了,比如時間管理能力,物事人排程能力等,這也是我近期在努力的地方。最近在努力形成一個分析模型,多找一些公司作為對象進行驗證,或許能跟朋友們和徒弟們進行交流,也作為求職和補充自身能力的一個工具吧。

昨天看到奇虎360在境外上市發行價定為14.5美金,我的感覺是能超過30美金,畢竟有優酷的先例。當然了,隻是個人的一種感覺。今天看新聞,【錯誤了: 股價最高的時候到了39.x美金 】盤中最高漲至34.40美元。看來蒙對了。先當作一種偶然吧,看看能不能繼續努力,把這種偶然的感覺,變成一種必然的判斷。優酷股價在過一段時間後下跌了,我感覺奇虎應該能比優酷抗跌,畢竟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明顯。金山、瑞星的免費措施已經錯過時機了,沒法影響到奇虎的,就算開源也沒用,這時候也不過是淪為一個噱頭罷了,商務上不構成影響;瑞星最終會如何,我在教育訓練時也分析過,不轉型就必死,但是能轉成什麼,這就是一個問題,瑞星對網際網路應該沒啥好的經驗,和奇虎比不了,上司層更沒法跟老周比了。至于金山,在殺毒這個上面還是别拼了,老傅同志是老實人,技術型,在競争力上技術不是唯一的,在中國大陸的商業環境下甚至都不一定是核心競争力;金山還是做别的業務吧,比如金山線上Office,老莫管着這攤的營運,應該是很有前途的。騰訊後續會不會繼續搞什麼不相容手段來打壓奇虎,比較難說,但是機率上應該不大,畢竟工信部話擺在那兒了,别給臉不要臉捋虎須。至于私下的暗戰,怎麼玩兒都成,就是别公開化,國家現在還是比較重視輿情的了。

對于奇虎的未來,我覺得在5年内可能還能夠基于微軟平台保持一定額度的營業額度,但是盈利增長點應該不會在微軟平台的使用者量上了,我的判斷是微軟的桌面系統市場會萎縮。未來是移動終端的市場,是以使用者量要想擴張,還得往移動終端上轉移。在移動終端市場上,我并不看好微軟平台。而在非微軟平台上,貌似殺毒這個玩意兒也不怎麼好使;随着使用者量增長,非微軟平台上的協助型管理型軟體估計有增長性,隻是使用者絕對量的增長應該還不會飛速發展。

我看到有人說奇虎老周一旦撤出奇虎360,奇虎就會有問題。這個想法我是贊同的。老周是個鬥士,奇虎360的戰鬥力還是要靠老周啊。老周有點類似《亮劍》裡邊的李雲龍。是以我推斷短期内(1-3年)老周應該不會那麼快撤出。老周要撤出來,也得安排好一個領悟他的風格的人,不然會走下破路;要麼就是寄希望于中國網際網路環境良性發展。老周是個江湖中人,講義氣;投資人也算是他行走江湖時,出門所靠的朋友啊,發家了就忘了這幫朋友,這不是義氣人的做法。很多人會覺得商業社會不講究這個,我的感覺是:商業社會也是一個生态系統,總有一些種群有自己的做派才能占據好自己的生态位。曹曙從北大方正開始就跟着老周了,老周對待他那是剛剛的。曹曙因為我沒有直接接觸,但是聽朋友的描述,這是一個牛人。對于牛人,我一向都是拜服的。我要跟他對戰,至少也是一個我被秒殺的結局。有機會還是想直接接觸一下,畢竟技術情節一輩子都解不開了。

在中國網際網路生态圈裡邊,老周是個洗白的”流氓“,是以新生代流氓想跟流氓老祖宗拼,估計是沒戲了,手段創新不了是打不過的,隻有死路一條。老秀才想變流氓去跟老周拼,更加沒戲,顧忌太多,想作惡又想留好名聲,很難。網際網路自由度太大,也會有審查不到位的時候。所謂“流氓會國術,誰也擋不住”,想跟老周鬥法,先去學學柔道,還得再學學少林心意拳、形意拳、太極拳和八卦掌,把裡邊的競争鬥法思維活用才有資格;光是學習什麼孫子兵法、戚家兵法是遠遠不夠的。

2011-03-31 14:00補充:我說老周流氓,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流氓軟體的流氓,借用了網際網路網民對他的稱呼;另一層是江湖的流氓,不怎麼招人待見,因為其行事不同世俗價值觀,經常愛出出乎意料之外的茅招的,表面上容易發狠不管不顧的、實際上内裡精明無比難以揣摩的一類人,反正不是武俠小說裡邊的正派人物,也沒有到魔教級别的人物,是獨立于門派的或者自創一派的人。這個不是鄙視,也沒有不尊重的意思。老周有點墨家反骨儒家的意思在裡頭吧。我之是以把老周對比《亮劍》李雲龍,就是因為李雲龍這個人物就有點混不吝的流氓範兒。要是吹捧的話,老周是網際網路江湖的獨行俠,虬髯客。類比的話,馬雲是掃地僧,馬化騰和李彥宏是某些江湖大門派的掌門人。目前還沒有對号入座,不知道該把什麼人安排到魔教當中去;或許發垃圾郵件短信搞吸費的鼠輩都算,問題是對不上人,他們也夠不上檔次啊。難不成把谷歌放進去?呵呵……

題外話:關于雙彙瘦肉精事件,我的推斷是雙彙不死也瘦骨嶙峋了。日本核電站事件就搞得我國群眾一陣風地食鹽搶購,雙彙得怎麼做才讓人放心啊。溫相前不久還提到過食品安全問題,雙彙這麼一搞是打臉啊。政治這個東西我還看不明白,但是慢慢來吧。這麼大的一個曆史事件,如果能夠正确分析出來,對自己也是一個鍛煉。我怎麼說也是一個學養豬的出身。可惜沒機會去養丁家豬;我的一位師兄有機會去,但是又不樂意去。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floss/53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