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 mldonkey 的一些讨論和設定

http://www.verycd.com/groups/linuxleague/736844.topic  

        MLDonkey 是什麼? MLDonkey 是一個開源的,免費的多協定P2P伺服器程式。MLDonkey最早隻支援eDonkey2000協定(ED2K),後來逐漸加入了 Kademlia,Overnet,BitTorrent,DirectConnect,FileTP,FastTrack, SoulSeek, Gnutella,Gnutella2,OpenNap,Http,Ftp等協定的支援,并能在Linux、Solaris、Mac OS X、Windows 以及 MorphOS下運作。它使用OCaml語言編寫,同時有些部分使用了一些C語言以及彙編語言的代碼,進而保證了它的高效能。

  MLDonkey官方隻提供了telnet和html兩種接口。其實基于web浏覽器的html管理方式是用的最多的圖形接口,用它可以友善的在網頁上管理mldonkey。此外還有一些以telnet為基礎開發的圖形前端,比如KMLdonkey和Sancho。

  作為ED2K用戶端,mldonkey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援同時連接配接多伺服器(emule,amule等都隻能連接配接一個ed2k伺服器),大大提高了可用源的數量。

   優點:實在太強大了,支援各種下載下傳協定,包括 ED2K,Kademlia,Overnet,BitTorrent,DirectConnect,FileTP,FastTrack, SoulSeek, Gnutella,Gnutella2,OpenNap,Http,Ftp,而且在繼續擴充。

  缺點:設定比較複雜,而且沒有官方的中文文檔。

關聯浏覽器:

1. firefox:

安裝一個XPI插件:http://www.informatik.uni-oldenburg.de/~dyna/mldonkey/xpi/mldonkey_protocol_handler-2.5.xpi

2. opera:

可以參考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p=504789

設定:

運作mlnet,然後打開http://127.0.0.1:4080(這是mldonkey 提供的web ui的登入位址),找到并點選options,為了友善配置可以讓mldonkey一次性列出所有選項,這使得我們避免了在不同的頁籤中切換,在子頁面 中找到all頁籤點選。

1.加大緩存大小,以保護硬碟:

浏覽器的查找功能找到下列選項并設定(->左邊為選項名稱,右邊為值):

buffer_writes->true 打開緩存寫入模式

buffer_writes_delay->30.或者更高,它表示寫緩存的延時機關秒

buffer_writes_threshold 4000或更高,它表示緩存,到了XXXX KB後強制寫入

client_buffer_size 50 000 000或者更高,它表示緩存的總大小,機關位元組

2.設定一個用戶端昵稱(據說是登入VeryCD的伺服器需要校驗,實際上沒有多大效果。)

找到client_name,改為[CHN][VeryCD]xxxx的形式。

3.打開想要的協定:

ED2K <==> enable_donkey->true

BT <==> enable_bittorrent->true

DIRECTCONNECT <==> enable_directconnect -> true(不常用可關閉)

FASTTRACK <==> enable_fasttrack -> true (貌似已經停用了)

FTP/HTTP <==> enable_fileTP -> true

KAD <==> enable_kademlia -> true

OVERNET <==> enable_overnet -> true

SOULSEEK <==> enable_soulseek -> true (不常用可關閉)

4.帶寬設定

max_concurrent_downloads -> 50或者更高 它表示同時下載下傳檔案數目

max_hard_download_rate -> 0 它表示下載下傳速度限制,0表示不限制

max_hard_upload_rate -> 30或者更高, 它表示上傳限制, 0表示不限制

max_indirect_connections -> 50或者70,它表示用戶端允許的外來連接配接數為最大打開連接配接的百分比

max_opened_connections -> 924,它表示用戶端最大打開連接配接,924為最大值

5.ED2K微調

ED2K-dynamic_upload_lifetime -> true

ED2K-force_client_high_id -> true 它表示強制用戶端為高ID

ED2K-force_high_id -> true 它表示強制自己為高ID(當高ID可用的時候)

ED2K-good_client_rank -> 800 (數值自便),它表示需要維持連接配接的隊列長度,這裡表示的是隊列800以内的連接配接會維持,大于800将斷開,等待下一次通路

ED2K-max_connected_servers -> 40 它表示最大伺服器的數目。

6.KAD微調

下載下傳http://www.emule-inside.net/nodes.dat到 .mldonkey下,在mldonkey的指令輸入框裡,輸入kad_load nodes.dat

加載kad的節點。

7.OVERNAT微調

下載下傳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73&p=1147130 , 4樓的附件,更改擴充名為dat,放到.mldonkey裡,在mldonkey 指令輸入框裡,輸入ov_load contact.dat

加載overnet節點。

8.路徑與其他

臨時檔案夾:

設定臨時檔案夾有兩種方法:符号連結方式和選項配置方式

i.比較暴力的符号連結方式:

終端下進入.mldonkey檔案夾,使用ln -s 源檔案 目标檔案,例如,ln -s /media/WIND/temp ~/.mldonkey/temp,如果目标已存在加上-f選項表示覆寫。

ii.比較溫柔的選項配置方式:

在選項裡面找到temp_directory 設定路徑即可。

目标檔案夾:

有兩種方法 :符号連結方式和選項配置方式。

i.符号連結方式:

.mldonkey下,ln -sf 目标檔案夾 incoming/files

ii.選項配置方式:

options -> shares下,點選add share,在對話框裡,添上0 目标檔案夾 incoming_files(共享檔案夾設定類似,在此不予多說了。)

共享檔案掃描周期:

share_scan_interval -> 240 或者更高 , 它表示重新掃描共享檔案,所需要間隔的時間,機關分。

還有incoming目錄的問題

mldonkdy的預設下載下傳目錄是: ~/.mldonkey/incoming

注:“~”表示使用者所在的檔案夾,比如我的使用者名是kpeng,

       我的incoming完整路徑即為:/home/kpeng/.mldonkey/incoming

      希望向我這樣菜的能了解這一點。

而且還是隐藏的(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下載下傳了檔案還不讓使用者看到)

可以修改~/.mldonkey/downloads.ini檔案,來更改預設下載下傳目錄

用文本編輯器打開,

     $gedit ~/.mldonkey/downloads.ini

找到

        shared_directories = [           

        {     dirname = shared             

        strategy = all_files                   

        priority = 0                               

        };                                             

        {     dirname = "incoming/files"

        strategy = incoming_files         

        priority = 0                               

        };                                             

        {     dirname = "incoming/directories"

        strategy = incoming_directories

        priority = 0                               

        };]                         

自己的問題還有兩個,一個是端口映射沒有設定好,另外就是ID沒有顯示是H還是L,費解,不過速度沒的說,Linux每個軟體都值得研究半天,簡單專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