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33 2014522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四次實驗報告
實驗貢獻:韓昊辰 江苒
實驗報告貢獻:韓昊辰 江苒

實驗四要求
-
Linux使用:先打開桌面 vmware,然後打開C:/redhat 9虛拟機原始檔案/redhat.vmx
使用者名/密碼: bc/123456
root:123456
vmware 與Winxp 切換:ctrl + alt
-
閱讀2410經典版快速開始手冊2.0.pdf,測試實驗箱
注意:插入電源前保證明驗箱左上角的power檔處于off
注意:超級終端已經配好,也可以自己配
ifconfig 可以檢視 實驗箱的IP ipconfig檢視WinXP IP
-
閱讀 2410經典實驗指導20110331.pdf,配置環境(p8)
注意:虛拟機, 實驗箱,Windows XP的IP必須在同一網段
序列槽視窗中看到的是ARM實驗箱的IP
修改虛拟機IP:桌面-〉從這裡開始-〉系統設定-〉網絡-〉裝置-〉編輯
cd /home/bc ./install.sh 交叉編譯環境安裝
- 學習、讀懂01_demo 中的代碼。
-
Linux使用:先打開桌面 vmware,然後打開C:/redhat 9虛拟機原始檔案/redhat.vmx
使用者名/密碼: root:123456
vmware 與Winxp 切換:ctrl + alt
-
完成 2410經典實驗指導20110331.pdf中實驗四
gcc test_demo.c -o test_demo
報告封面見BB,内容要求見BB實驗指導書
實驗四内容
-
在PC機上編寫簡單的虛拟硬體驅動程式并進行調試,實驗驅動的各個接口函數的實作,
分析并了解驅動與應用程式的互動過程。
實驗四步驟
1、連接配接 arm 開發闆
将 arm 開發闆電源線接好,保持開發闆開關處于閉合狀态。再分别将序列槽線、
并口線和網線與 pc 機連接配接好。
2、建立超級終端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課程實驗圖文教程 besti 20105203
運作 windows XP 系統下“開始”、“所有程式”、“附件”、“通訊”、
“超級終端”。
建立一個通信終端,取名為 arm。在屬性對話框中,将波特率設為 115200,
資料位設為 8,無奇偶校驗,停止位為 1,無資料流控制。另存為在桌面。
3、啟動實驗平台
打開超級終端,打開 arm 機電源開關。等待一分鐘,arm 機的資訊會顯示在
超級終端的視窗中。
繼續等待,直至出現如圖 6 所示界面。輸入 ifconfig 指令,記錄下 arm 機的 ip
為:192.168.0.121。
4、修改 xp 系統與 redhat 虛拟機的 ip,使得它們均與 arm 機的 ip 在同一網段。
修改完 IP,重新開機一下虛拟機,IP 才能啟作用。重新開機後在指令行中使用 ifconfig 确認修改正确。
5、安裝 arm 編譯器。
在 pc 機中“開始”、“運作”,輸入虛拟機的 ip。\192.168.0.234,輸入
使用者名 bc ,密碼 6 123456 然後确定。
就可以通路虛拟機的檔案了。然後把所需檔案解壓縮拷貝到共享檔案夾 bc 中。
進入虛拟機,在指令行中輸入./install.sh,安裝腳本程式将會自動建立
目錄,配置編譯環境。操作見下面圖。
6、配置環境變量
在虛拟機中使用 vi 修改/root/.bash_profile 檔案中的 PATH 變量為
PATH=$PATH:$HOME/bin:/opt/host/armv4l/bin/ (因為該檔案為隐藏系統檔案,
是以使用 ls 指令不可見),存盤後執行: source /root/.bash_profile,則以
後 armv4l-unknown-linux-gcc 會自動搜尋到,可以在終端上輸入。注意空格!
7、閱讀了解代碼
8、修改01_demo檔案夾下的Makefile檔案,使得可以在我們學校的實驗箱中完成。
注意: 如果在執行./term 時出現下面的錯誤
/dev/ttyS0: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決方法:
在 Linux 下序列槽檔案位于/dev 下,一般在老版本的核心中序列槽一為
/dev/ttyS0 ,序列槽二為 /dev/ttyS1, 在我們的開發闆中序列槽裝置位于
/dev/tts/下,因為開發闆中沒有ttyS0這個裝置,是以我們要建立一個連接配接。
首先在超級終端中進入/dev檔案夾中。
輸入指令“ln –sf /dev/tts/0 /dev/ttyS0”
分析總結
- 其實在前幾周的實驗中,我們小組就已經對于實驗四做了很久了,但是每次都有新的問題,第二次實驗的時候我們對于實驗都隻剩最後一步,知識奈何時間不夠隻好放棄,是以第三次實驗我們很快地将實驗完成。
- 開始出現error1,是因為我們沒有在uer/src下建立Linux連接配接。
20145233 2014522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四次實驗報告20145233 2014522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四次實驗報告 - 在這裡我們貼上我們以前出現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在insmod指令一直不能識别指令,這裡需要我們加上一個/sbin/指令,原因是權限不夠。
20145233 2014522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四次實驗報告20145233 2014522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四次實驗報告 - 在後面編譯的時候,需要先将代碼編譯,并且一定要按照實驗指導書中的要求完成節點的設定。
- 最後完成實驗。總結一下,實驗中需要記住的地方很多,我們在中間出現的問題都是很有意義的對于學習來說艱難的過程往往可以學到更多。
實驗四結果
PSP時間:
步驟 | 時間 | 百分比 |
---|---|---|
需求設計 | 1h | 16.7% |
代碼實作 | 1h | 16.7% |
測試 | 3h | 50 % |
分析總結 | 1h | 16.7% |
參考資料
老師給的大量相關的PDF檔案。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anhaochen/p/607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