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課程: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 班級: 1452

姓名:荊玉茗 陳颢文 學号:20145238 20145224

成績: 指導教師:婁嘉鵬 實驗日期:2016.11.24

實驗密級: 預習程度: 實驗時間:10:10-13:00

儀器組次: 必修/選修:必修 實驗序号:3

實驗名稱: 實時系統的移植

實驗目的與要求:

1.掌握uC/OSII(uCLinux…)的移植過程;

2.掌握C語言,彙編的混合程式設計。

實驗儀器名稱 數量 型号
pc機 1
arm機 1 UP-TECH
虛拟機 1 REDHAT

一、實驗内容:

本實驗基于ARM開發平台移植uC/OSII 或者uCLinux。掌握uC/OSII(uCLinux…)的移植過程;并掌握C,彙編的混合程式設計。

二、實驗步驟:

(一)基本開發環境

1.連接配接實驗箱電源,用序列槽線、并口線、網線、連接配接實驗箱和主機

2.安裝ADS

安裝檔案在00-ads1.2目錄下,破解方法00-ads1.2\Crack目錄下

3.安裝GIVEIO驅動

安裝檔案在01-GIVEIO目錄

(1)把整個GIVEIO目錄拷貝到C:\WINDOWS下,并把該目錄下的giveio.sys檔案拷貝到c:/windows/system32/drivers下。

(2)在控制台裡,選新增硬體>下一步>選-是我已經連接配接了此硬體>下一步>選中-添加新的硬體裝置>下一步>選中安裝我手動從清單選擇的硬體>下一步>選擇-顯示所有裝置>選擇-從磁盤安裝-浏覽,指定驅動為C:\WINDOWS\GIVEIO\giveio.inf檔案,點選确定,安裝好驅動

4.安裝JTAG驅動

安裝檔案在02-UArmJtag2.0目錄下,步驟如下:

(1)添加驅動

UarmJtag2.0安裝完後,請連接配接好UP-NETARM3000一簡易仿真器(C Jtag)一并口線一PC機,然後新增硬體,其步驟如下(以Windows XP為例):開始一控制台一新增硬體一下一步一選一是我己經連接配接了此硬體一下一步一選中一添加新的硬體裝置一下一步一選中安裝我手動從清單選擇的硬體一下一步一選擇一顯示所有裝置一選擇(過程比較長)一從磁盤安裝一浏覽,指定驅動為C:\Program Files\UArmJtag\driver\LPTJtag檔案,點選确定,然後點選下一步,安裝好驅動。
           

(2)仿真調試

點選“初始化配置”,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處理器類型”,選擇相應的ARM7或ARMS(預設為ARM7,點選确定;在AXD中執行菜單Options I Configure Target對AXD進行設定;選擇ADP即遠端調試,點Configure按鈕進一步設定具體參數;點Select按鈕選擇遠端連接配接為ARM ethernet driver,點Configure按鈕輸入簡易并行口仿真器的IP位址,輸入127.0.0.1即可,即可進行仿真調試。

5.配置超級終端:波特率為 115200,資料位 8,無奇偶校驗,停止位 1,無資料流控制。

6.測試基本安裝是否正确,參考文檔“03-測試文檔.doc”,測試程式在04-Test目錄下;

(1)首先運作ADS1.2內建開發環境,單擊File->Open選項,選擇工程檔案我們以CD光牒中的/ucos v6.0/Exp11 繪圖的API函數為例選擇Exp11.mcp後點選打開。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2)選擇需要編譯的檔案,在相應檔案夾前的空白位置點選即可選中,頭檔案庫檔案是不能選中的,因為已經被包含到了源代碼中。

(3)點選make進行編譯連結;編譯後出現編譯結果,顯示沒有錯誤,4個警告和15條其他資訊。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4)在調試程式運作之前務必先開啟Uarmjtag點選初始化配置選擇ARM9點選确定。最小化到托盤即可,并且保證我們的平台停止在VIVI狀态下。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5)點選Debug按鈕進行仿真調試,彈出調試界面;狀态不可用時,請點選Options->Configure Target,彈出對話框,點選Configure,主要更改了兩個地方Name:選擇ARM Ethernet driver,Configuration:配置為:127.0.0.1,點選确定,之後選擇ADP點選确定。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如果加載完畢在文本去沒有任何顯示,那麼則需要将其關閉再運作一次Debug即可。

這樣後再點選Debug這次就是正常的加載狀态。加載完成後,點選run(運作)按鈕,之後正常狀态下他會停止在main函數,這是系統自動的。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之後繼續點選RUN按鈕即可運作繪圖實驗。這時液晶屏上會出現我們繪制好的圖形。在結束前請先暫停再退出程式。

20145224&20145238《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實驗三20145224陳颢文20145238荊玉茗 《資訊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五次實驗報告

三、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1.問題一:測試中使用make進行編譯連結,結果顯示錯誤。

解決方法:結果出現錯誤的原因是選擇Exp11.mcp後,用make編譯連結會出現Exp11_Data檔案夾,其中有中文。是以需要先把原有的該檔案夾删除。

四、實驗體會

通過這五次實驗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要認真,要仔細閱讀實驗步驟,有一步沒有配置成功都會導緻結果運作不出來。這次實驗使用ADS1.2內建開發環境運作并配合硬體畫出一個波形圖。期間根據步驟安裝軟體較為順利但運作軟體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主要都是沒有真正了解實驗原理和仔細閱讀參考指導所造成的。我們小組通過這次實驗,在親自實踐中将理論和硬體結合,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20145238jym/p/610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