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TML5學習(一)

發展曆史

在HTML4.01後,W3C組織專注于XHTML2.0,為了更加規範的讓不同的浏覽器解析WEB有一個固定的标準;而XHTM2.0的标準給WEB開發束縛太多,于是由多家浏覽器産商(Chrome、IE、Safari等)聯合,成立了WHATWG(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 Group),緻力于Web表單和應用程式。2004年WHATWG提出了Web Application 1.0(即HTML5前身)。2006年,雙方決定合作。提出了HTML5。

設計變革

HTML5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在移動裝置上支援多媒體技術。目前,新的文法被引用到這一點,如:video,audio、canvas标簽等。這些标簽讓Web上不再需要裝很多不同網頁需要的插件或者Flash。

聲明文檔

<!docutype html>//省略了需要填寫指定W3C的url來解析網頁代碼
           

标簽的變化

新增的結構标簽

<article>            标記定義一篇文章
<header>             标記定義一個頁面或者區域的頭部
<nav>                标記導航連結
<section>            标記定義一個區域
<aside>              标記定義頁面内容部分的側邊欄
<hgroup>             标記定義檔案中一個區塊的相關資訊
<figure>             标記定義一組媒體内容以及他們的标題
<figcaption>         标記定義figure元素的标題
<footer>             标記定義一個頁面或者一個區域的底部
<dialog>             标記定義一個對話框(會話框)類似微信
           

新增的多媒體标簽

<video>              标記定義一個視訊
<audio>              标記定義一個音頻内容
<source>             标記定義媒體資源
<canvas>             标記定義一個圖檔或者畫圖
<embed>              标記定義外部的可互動的内容或插件,比如Flash
           

删除的标簽

純表現的元素

basefont、big、center、font、s、strike、tt、u

可能産生負面影響的元素

frame、frameset、noframes

産生混淆的元素

acronym、applet、isindex、dir

重新定義的HTML标簽

<b>         代表内聯文本,通常代表粗體
<i>         代表内聯文本,通常是粗體
<dd>        可以同details與figure一同使用,定義包含文本,dialog也可用
<dt>        可以同details與figure一同使用,彙總細節,dialog也可使用
<hr>        表示主題結束,而不是水準線,雖然現實相同
<menu>      重新定義使用者界面的菜單,配合commond或者menuitem使用
<small>     辨別小字型,例如列印注釋或者法律條款
<strong>    辨別重要性,而不是強調符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