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ch安裝并不難

文章目錄

    • 環境準備
      • 真機
        • 引導模式
        • 制作啟動盤
      • 虛拟機
    • 安裝系統
      • 硬碟分區
      • 分區建議
        • BIOS+MBR
        • UEFI+GPT
      • 格式化分區
      • 挂載分區
      • 修改安裝源
      • 安裝系統檔案
      • 配置系統
      • 設定時區
    • 添加使用者
    • 本地化

介紹Arch 安裝教程,支援UEFI和BIOS兩種方式。官方教程位址。

環境準備

真機

引導模式

在真機上裝 Arch ,尤其是準備裝雙系統,建議了解下自己主機闆相容的引導模式。開機時 按下 F2 鍵,進入主機闆系統界面。

Arch安裝并不難

如圖示的主機闆資訊,支援 Legacy (傳統模式,記BIOS)和 UEFI 模式。不同的模式,在後續分區操作、安裝引導程式時略有差別。如需安裝雙系統,建議使用 UEFI 模式。

制作啟動盤

Arch 系統鏡像比較小,約 700MB 。官方下載下傳位址,通常比較慢,建議使用國内鏡像下載下傳位址:清華鏡像,中科大鏡像。

使用 UtraIso 工具将下載下傳下來的 ios 檔案寫入 U 盤中。具體破解方式和制作啟動盤的方式百度有很多。

最後在開機時,按住 F12 出現如下頁面,選擇從 U 盤啟動。

Arch安裝并不難

不同主機闆之間略有差異,F2 和 F12 支援多數主機闆,如無效,則需要确認好主機闆廠商,了解到具體的設定方式。

安裝過程中,需要一根網線直連路由器,比在安裝過程中使用撥接上網和 wifi 連接配接友善。

虛拟機

推薦使用 VirtualBox 虛拟機,下載下傳位址。

Arch安裝并不難

建立虛拟電腦。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系統類型。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記憶體大小,根據實際記憶體大小配置設定。最少1G,建議2G。如果記憶體夠大,請任性些。1GB=1024MB。

Arch安裝并不難

建立虛拟硬碟。

Arch安裝并不難

選擇虛拟硬碟檔案類型。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使用動态配置設定的方式。即,設定虛拟硬碟100G,最後根據實際的系統占用空間,占用實體硬碟空間。

Arch安裝并不難

确認虛拟硬碟檔案位置和大小後,建立虛拟電腦。再次打開設定。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系統啟動順序。硬碟第一,光驅第二。

設定是否啟用 EFI 。同主機闆的 BIOS 和 UEFI 差別。

Arch安裝并不難

如果主機是多核多線程 CPU ,可以适當添加 CPU 數量。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顯存大小,建議模式。

Arch安裝并不難

對虛拟光驅,添加下載下傳下來的安裝鏡像檔案。

Arch安裝并不難

網絡模式中,選擇 NAT 模式。這樣,虛拟電腦可以使用真機網絡。

Arch安裝并不難

配置完成後,啟動虛拟電腦。

安裝系統

為友善截圖,後續操作都在虛拟機中執行。

啟動後,可以見到下面兩圖中的一個。第一個是 BIOS 模式啟動,第二個是 UEFI 模式啟動。

Arch安裝并不難
Arch安裝并不難

啟動後,在圖示狀态下,判斷聯網情況。真機安裝模式下,需要将網線連接配接路由器,虛拟機安裝模式下,需要使用 NAT 聯網方式(見虛拟機的配置)。

Arch安裝并不難
ping www.baidu.com 
# 若 ping 測試發現聯網失敗,啟用 dhcp 服務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 啟用
systemctl start dhcpcd  # 啟動
           

硬碟分區

真機安裝時,硬碟通常已有分區。如無重要資料,可以直接格式化全盤。如,保留硬碟中資料,或安裝雙系統,請確定至少有一個空的磁盤分區。

Linux 中磁盤概念與 Windows 不一樣。第一塊硬碟記 sda ,多塊硬碟依次記 sda sdb sdc … 。第一塊硬碟的第一個分區記 sda1 ,多個分區依次記 sda1 sda2 sda3 …。

虛拟機安裝時,之前建立的是一塊空硬碟,是以還需要設定分區表。如果在真機上安裝時,允許全盤格式化硬碟,也可以重新設定分區表。

分區表有兩種,MBR 和 GPT 。對應不同的主機闆模式。建議 BIOS + MBR ,UEFI + GPT 。換種組合,可能導緻,無法正确進入系統,尤其是雙系統安裝的場景。

# 以下是修改硬碟分區時涉及到的指令,不一定需要全部執行。
fdisk -l # 檢視硬碟及分區情況
parted /dev/sda # 修改硬碟分區表,隻有新硬碟需執行
    mktable     # 設定分區表
        gpt     # GPT 分區表
        msdos   # MBR 分區表
    quit        # 退出 parted
cfdisk /dev/sda # 對硬碟進行分區。可以隻操作硬碟中的一個分區。
           

cfdisk 指令彈出可互動式指令終端。真機安裝時,希望隻在其中一個硬碟分區中安裝 Arch ,直接通過方向鍵選中待安裝的分區,如,sda4 ,選擇 Delete 删除分區資訊。 New 建立分區,輸入待分區大小。選擇 Type 設定分區類型,主要有三個 :EFI System,Linux swap Linux filesystem 。選擇 Write 寫入分區資訊。選擇 Quit ,退出分區程式。分區示例,如下。

Arch安裝并不難

分區建議

BIOS+MBR

  1. 交換空間,4G。挂載點,(可選)。
  2. 根分區,40G,挂載點 / 。
  3. 使用者分區,剩餘可用空間,挂載點 /home (可選)。

UEFI+GPT

  1. EFI 系統分區,300M,挂載點 /boot/efi。
  2. 交換空間,4G。挂載點,(可選)。
  3. 根分區,40G,挂載點 / 。
  4. 使用者分區,剩餘可用空間,挂載點 /home (可選)。
  • 真機安裝時,如果記憶體夠大,如8G,則無須使用交換空間。
  • 使用者分區非必須。若重裝系統時,根分區需要格式化,使用者分區則不需要。相當于 windows下 C 盤和 D 盤的差別。

格式化分區

mkfs.ext4 /dev/sda3 # 格式化根分區,Linux filesystem類型
mkfs.ext4 /dev/sda4 # 格式化使用者分區
mkfs.vfat /dev/sda1 # 格式化EFI系統分區,EFI System類型
mkswap /dev/sda2    # 格式化交換空間,Linux swap 類型
           

挂載分區

mount /dev/sda3 /mnt         # 挂載根分區到 /mnt 目錄
mkdir home                   # 建立使用者分區目錄
mount /dev/sda4 /mnt/home    # 挂載使用者分區到 /mnt/home 目錄
mkdir /mnt/boot
mkdir /mnt/boot/efi          # 建議efi分區目錄
mount /dev/sda1 /mnt/boot/efi # 挂載 EFI系統分區到 /mnt/boot/efi
swapon /dev/sda2             # 挂載交換空間
           

以上指令根據實際分區情況執行。

修改安裝源

安裝過程,需要下載下傳大量的系統檔案,配置國内的安裝源,有利于加快安裝速度。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 編輯安裝源清單檔案
# 以下是對 vim 的一些操作方式
    /China # 搜尋 China 字元串
        回車 # 執行搜尋
        n   # 搜尋下一個
    2dd    #     看Server,找到 ustc 的位址,剪切兩行
    gg     # 回到第一行
    p      # 移動光标到适當位置,粘貼
    esc    # 退出編輯狀态
    !wq    # 儲存并退出 vim 

# 正确修改安裝源之後,更新源
pacman -Syy 
           
Arch安裝并不難

安裝系統檔案

# 下載下傳 arch 基礎元件和 linux 核心,後面過程,全部回車
pacstrap -i /mnt base linux 
           
Arch安裝并不難
# 生成 fstab 檔案,用于啟動時挂載硬碟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cat /mnt/etc/fstab # 檢視剛剛生成的檔案
           
Arch安裝并不難

配置系統

arch-chroot /mnt         # 進入安裝的系統
passwd root              # 設定 root 賬戶密碼
pacman -S dhcpcd         # 下載下傳 dhcp 服務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 啟用 dhcp 服務
systemctl start dhcpcd   # 啟動 dhcp 服務
           
pacamn -S grub               # 安裝 grub 引導程式
pacman -S efibootmgr         # 安裝 efi 啟動程式,可選
# 雙系統需要安裝讀 ntfs 分區和檢測windows系統程式
pacman -S os-prober ntfs-3g  

# 安裝 BIOS+MBR 的引導程式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a
# 安裝 UEFI+GPT 的引導程式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Arch
# 生成引導檔案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Arch安裝并不難
exit # 退出系統
reboot # 重新開機虛拟機或電腦
           

重新啟動後,輸入密碼如圖示:

Arch安裝并不難

設定時區

# 設定時區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設定線上同步時間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 檢視時間資訊 UTC,格林威治時間,CST 中原標準時間。差8個時區
tiemdatectl status
           
Arch安裝并不難

添加使用者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zkf #使用者名,做開發 首字母
passwd zkf # 設定 zkf 使用者密碼 ,需要輸入兩次 
# 提權操作,預設的 zkf 賬戶,無法擷取 root 權限
pacman -S vi sudo # 安裝必備程式
visudo            # 編輯提權檔案
# 同 vim 的操作,删除 %wheel ALL=(ALL) ALL 或其下面一行之前的井号。下面使用 sudo 指令不需要密碼
    /wheel        
    :wq 
           

本地化

pacman -S vim # 安裝 vim,之前可以用 vim 是安裝包附帶的,新系統需要重新安裝
vim /etc/locale.gen # 修改本地化配置檔案
# 打開 en_US.UTF-8 ,zh_CN.UTF-8前的井号
locale-gen # 生成配置
           

至此,Arch 系統即安裝配置完成。後續還會有圖形化系統安裝和桌面美化。

下次開機時,即可登入剛建立的 zkf 賬戶。或者輸入 exit 退出 root ,直接登入 zkf 也可以。

最後兩個指令:

poweroff # 關機 
restart  # 重新開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