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10項最有前途新興技術

作者: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道《西班牙人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為《2023年最有前途的新興技術》的文章,作者涉是帕科·布雷,文章編譯如下:

“如果新技術的研發、完善和部署都是負責任的,那麼它們就具有颠覆産業、發展經濟、改善生活和保護地球的力量。”這是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蔣睿傑在最近一份關于2023年最有前途的新興技術報告提出的見解。

世界經濟論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與一家傳媒機構合作釋出的這份新報告,從95項候選技術中選出了10項2023年最有前途的新興技術。這一評選是基于以下名額的水準:(1)新穎性,即該技術尚未被廣泛使用,而是新興的并處于早期發展階段。(2)适用性,即該技術有可能在未來被使用并對社會和經濟有益。(3)深度,即該技術正在被一家以上的公司同時開發,激發了越來越大的投資興趣,在專家中引發了讨論熱情,并可能在未來3-5年内産生重大影響。(4)颠覆性,即該技術有可能颠覆既有的模式和行業。

在這些技術的影響方面,使用了另外五個名額。第一個是人,重點是安全和生存尊嚴,如食品安全,獲得清潔用水,改善醫療保健等;第二個是地球,重點是保護和恢複地球,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控制浪費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第三個是繁榮,重點是人們的生活品質,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增加休閑時間;第四個是産業,重點是颠覆現有産業和創造新市場;第五個是公平,關注醫療、能源、物資、網際網路等方面服務的民主化。2023年最有前途的十大新興技術是:

1.柔性電池

從2022年到2027年,柔性電池行業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将為22.79%,2027年的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2.4億美元。

它們将被應用于柔性顯示屏、醫療可穿戴裝置、生物醫學傳感器、智能手表等領域。柔性電池電極可以塗覆或印刷在柔性基材上,包括石墨烯、碳纖維或織物等材料。它們可以被整合到夾克、襯衫或其他衣服的面料中。緻力于這項技術的公司包括LG化學、三星SDI、蘋果、諾基亞等。

2.生成式人工智能

據彭博社報道,從2022年到203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業的複合年增長率将為42%,2032年的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1.32萬億美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學習資料中隐藏的模式,并使用受人腦啟發的複雜算法和學習方法來建立新的原創内容。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仍主要專注于文本制作、計算機程式設計、圖像和聲音的生成,但它也可以應用于藥物和藥品研發、建築和工程等領域。

3.可持續航空燃料

航空業産生的排放占每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至3%。由生物資源(例如生物質)和非生物資源(例如二氧化碳)制成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被認為是一種很理想的替代品,因為可以避免對現有裝置和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

4.工程噬菌體

工程噬菌體可以通過選擇性地影響特定細菌來實作極有針對性的治療。微生物組工程的進步正在使人類福祉和農業生産力受益。該工程的關鍵是噬菌體,即選擇性感染某些類型細菌的病毒。通過生物工程噬菌體,科學家可以改變細菌的功能,使其産生治療性分子或對某種藥物變得敏感。

5.元宇宙

針對心理健康危機,産品開發者們正在着手建構共享虛拟空間以改善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遊戲平台正在被用于心理健康治療。例如,一些企業專門開發了視訊遊戲來治療抑郁和焦慮。Xbox的遊戲開發工作室“忍者理論”已經将心理健康意識融入到暢銷遊戲中。

6.可穿戴植物傳感器

可穿戴植物傳感器将徹底改變農業資料的收集。據估計,全球糧食産量将需要增加70%,才能保證到2050年仍能養活全球人口。來自各種形式監測(如衛星、無人機和拖拉機)的資料,現在可以用人工智能進行處理。最新的技術是使用可穿戴植物傳感器進行監測,以控制濕度、溫度和養分水準。

7.空間組學

空間組學可以讓科學家在細胞内的分子水準上“繪制”生物過程。人體由數十萬億個細胞組成,它們共同努力維持我們的生命和健康。空間組學将先進的成像技術與DNA測序的特異性相結合,有助于在分子水準上“繪制”生物過程的圖譜。空間組學使我們能夠觀察以前無法進行分析的生物事件,并可以幫助我們開發與健康有關的應用。

8.柔性神經電子學

柔性神經電子學有助于研發更理想的電路,以用于與神經系統連接配接。腦機接口使大腦産生的電信号能夠被硬體傳感器捕獲,然後由算法将這些電信号解碼為計算機可以了解和執行的指令。類似的系統已經被用于治療癫痫患者和開發神經義肢。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開發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腦機接口,這些材料柔軟且有彈性,可以适應大腦結構,減少疤痕和傳感器偏離。這些新的解決方案将有助于加深我們對癡呆症和自閉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了解。

9.可持續計算

通過設計和部署淨零能耗資料中心可以實作可持續計算。據估計,資料中心消耗了全世界生産的電力的大約1%。淨零能耗資料中心是一個可實作的現實,它內建了多個要素。首先,正在研究解決熱管理問題的方案。其次,人工智能被用于即時分析和優化能源使用情況,在不影響效能的情況下提高效率。第三,支援淨零能耗資料中心的技術基礎設施正變得更加子產品化和基于需求。

10.人工智能輔助醫療

采用新技術的人工智能輔助醫療可提高醫療保健系統的效率。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政府和學術團隊近年來一直緻力于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整合到醫療保健系統中,以預測流行病并幫助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也将能夠幫助解決許多患者通過衛生系統獲得醫療服務時面臨的長期延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