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作者:趙從心不慫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文 |趙從心不慫

編輯 | 趙從心不慫

引言

17世紀荷蘭共和國,是一個以商業繁榮和藝術創作聞名于世的時期,在這個時代,男性肖像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當時社會中權力和身份的象征。

這些肖像作為一種視覺語言,不僅凸顯了當時荷蘭社會的價值觀和審美趨勢,同時也記錄了荷蘭共和國在政治、商業和文化方面的巅峰時刻。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儀式與象征

盡管十七世紀的荷蘭肖像畫看起來非常逼真,但它們并不是旨在忠實地呈現現實,通過大量的學術研究,逐漸認識到這些肖像繪畫中所描繪的各種屬性,如手套、手帕、頭骨、蠟燭、書籍、地球儀、劍、錢包和禮服,背後潛藏着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些研究使人們對肖像主人的姿态,和手勢傳達的可能意義變得更加敏感,所有這些學術研究,都受到了帕諾夫斯基,關于圖像學和圖表學方法的貢獻的啟發和推動。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在帕諾夫斯基的《圖示學研究》這本書中,他以一個熟人在街上見面時,舉帽問候的例子開篇,通過這個例子展示了解讀藝術作品時,可以尋找到的各種意義類型。

盡管這本書标志着一種,在藝術史上極具影響力的方法論的開端,但是關于繪畫中帽子本身所代表的意義,卻受到了非常有限的關注。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實際上,在17世紀的荷蘭肖像畫中,帽子并沒有成為圖像學或圖示學研究的主要課題,如果有讨論到帽子,通常是因為人們認為它們的特征被真實地描繪出來,帽子的時尚風格可以用來确定肖像畫的年代,或者通過帽子的款式或品質,來顯示肖像主人的社會經濟地位。

似乎大多數肖像畫家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帽子主要是為了增加畫面的生動感,然而,随着深入的闡述,将明顯看到,在17世紀的荷蘭肖像畫中,帽子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語言,具有儀式的内涵和自由帽所代表的象征意義。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機構群像中的帽子

在17世紀荷蘭的機構團體肖像畫中,帽子被用來表達不同肖像主人之間的社會地位差異,這一現象引起了藝術史學家裡格爾的興趣。

在裡格爾的著作《荷蘭團體肖像畫》中,他對一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即藝術家如何通過視覺手段,将低級别的肖像主人降低到他們上級的形象。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在裡格爾看來,帽子是實作這一目标的多種方式之一,他最早觀察到帽子在肖像畫中的意義,是通過範德福特的作品《老人和婦女收容所的監督》,而範德福特是一位來自安特衛普的阿姆斯特丹藝術家。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這幅作品是新興的執事畫類型中最早的三幅之一,繪制時間可能在1617年之前,據米德爾科普懷疑,收容所的監督肖像,可能是這三幅畫中首先開始創作的,而這幅肖像的早期草圖幸存至今。

在這個草圖中,四位監督之一的帽子并未戴在他的頭上,而是放在桌子上,與此同時,仆人在向監督緻敬時脫下了帽子,最終,範德福特決定放棄了這種動态構圖,可能是因為監督們提出了反對意見,他選擇了一種更加靜态的替代方案。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為了避免混淆肖像中的主人角色,範德福特選擇讓所有的監督都戴上帽子,而仆人的帽子則在畫中消失了,通過戴帽子與主人不戴帽子的方式,他巧妙地表達了他們之間的地位差異,這一政策也被應用在範德福特,在1617年開始創作的其他兩幅監督肖像畫中。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通過這種方式,範德福特為這種團體肖像畫設立了标準,在整個17世紀,慈善機構的監督和行會董事會成員,在肖像畫中始終保持着戴帽子的形象,即使在後來的作品中,他們有時會省略與之對比的仆人或客戶的形象。

範德福特雖然發明了執事畫,但并不是第一個在機構團體肖像畫中,使用帽子來表達等級差異的藝術家,在早于執事畫的16世紀的市民衛兵肖像畫中,帽子并不總是具有特殊意義。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在阿姆斯特丹的市民衛兵肖像畫中,一般來說,所有的肖像主人都會戴上帽子,但在倫納茨的《迪爾克·雅各布斯·羅斯克蘭斯和盧伊特南·呂伊斯的公司》這幅畫中,情況發生了變化。

這幅畫中有26位肖像主人,其中有12位戴着帽子,似乎這是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的安排,而在巴倫茨的《埃格伯特·皮特爾斯·芬克的公司》中,有32位肖像主人,但隻有3位戴着帽子。其中一位是隊長芬克,他是上司官員。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芬克的帽子是唯一帶羽毛的,而其他兩位戴帽子的肖像主人似乎并沒有特殊地位,根據記錄,第一個明确使用帽子來表達等級差異的市民,衛兵肖像畫家是皮特爾斯,在他于1604年的肖像畫中,據說描繪了隊長卡雷爾和中斯赫裡耶弗的一支隊伍,隻有卡雷爾被描繪戴着帽子。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大約四年後,巴登斯畫了一幅描繪羅滕休斯和克洛克的肖像畫,給隊長和中尉戴上了帽子,但其他肖像主人卻沒有。

這種隻讓上司者戴帽子的慣例,在另一種團體肖像畫的子類型中延續了下來,那就是解剖學課堂肖像,實際上,解剖學課堂肖像,是描繪外科醫生協會的團體畫像,展示了主講教授正在給一群外科醫生上解剖學課。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大多數肖像畫似乎都是為了紀念主講教授,在職期間而畫的,是以主講教授在委托繪制肖像畫的過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老的已知解剖學課堂肖像畫是《塞巴斯蒂安·埃格貝爾茲醫生的骨骼學課》,描繪了主講教授弗雷,他是阿姆斯特丹的雅典伊利斯特大學的教授。

在這幅團體肖像畫中,繪于1619年,并被歸功于皮肯諾伊和瓦納爾克特,主講教授戴着帽子,而外科醫生則保持光頭。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這種慣例在後來的解剖學課堂肖像畫中重複出現,如皮肯諾伊在1625-1626年的作品,以及倫勃朗特在《尼古拉斯·圖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中,以及在17世紀下半葉巴克爾的作品和内克的作品。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頭盔

自從16世紀初歐洲的國家肖像畫開始流行以來,頭飾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元素,在早期的肖像畫中,君主和貴族常常被描繪戴着帽子,但到了這個世紀的第二季度,肖像畫中的頭飾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肖像主人旁邊的平面上。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最早采用這種慣例的一個例子是描繪全副武裝的肖像主人,他們戴着的是頭盔這類頭飾,其中一個例子是布龍齊諾繪制的吉多巴爾多二世羅韋雷的肖像,畫于1531–32年。

在這幅肖像畫中,吉多巴爾多的手放在頭盔上,這種構圖突出了肖像主人的軍事力量,而這種力量通常通過铠甲來展現。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1546年,布龍齊諾還畫了科西莫一世美第奇,和他的中将科隆納的铠甲肖像,在這幅畫中,他們也采取了手放在頭盔上的動作。

與吉多巴爾多不同,科西莫和科隆納被描繪戴着封閉式頭盔,這種頭盔後來成為铠甲肖像的标準,由于這種頭盔的特點,肖像主人戴帽子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會使他無法被辨認出來。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與布龍齊諾同時活躍的蒂齊安,也畫了兩幅查理五世的铠甲肖像,但可惜的是這兩幅畫如今已經失傳了,第一幅肖像通常被認為是在1530年繪制的,而第二幅則似乎是在1548年繪制的,根據後來的複制品,得知這兩幅肖像畫中都包含了頭盔。

盡管頭盔最初是作為铠甲套裝的一部分描繪的,但很快它在一些不描繪肖像主人穿铠甲的肖像中,獲得了象征軍事力量的能力。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莫爾繪制了一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肖像畫,畫中馬克西米利安身穿皮夾克,戴着帽子,桌子上還放着一個戰鬥頭盔,象征着他的軍事權力。

在1555年,莫爾還為年輕的奧蘭治親王威廉繪制了肖像畫,當時威廉是布魯塞爾宮廷的一名官員,威廉穿着全副武裝,一隻手放在頭盔上,另一隻手握着節棍,就像蒂齊安繪制的查理五世的肖像一樣,這兩個特點,尤其是頭盔,在之後成為奧蘭治王室成員肖像畫的标準特征。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大約在1579年,威廉堅持要在克波昂的肖像畫中加入一套铠甲,因為它似乎被擠進了畫中,大約在同一時期,克波昂還畫了威廉十幾歲的兒子,橘子莫裡斯戴着頭盔的肖像。

大約十年後,當莫裡斯已經擔任荷蘭,和澤蘭省的州長和軍事指揮官時,克波昂再次為他繪制肖像,這次他戴着頭盔和節棍。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米耶維爾特繼承了克波昂成為奧蘭治王室的宮廷畫家,他延續了相同的傳統來繪制國家肖像畫,他在1607年繪制的莫裡斯的肖像,成為他的工作室後來衆多複制品的模闆,而米耶維爾特的工作室,還繪制了奧蘭治-拿騷王室其他成員的國家肖像。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到了17世紀晚期,這個王室的所有成員都被描繪戴着頭盔,比如亨利和威廉三世,而頭盔不僅出現在橘子親王個人的肖像畫中,還出現在家庭肖像中。

在1647年,威廉繼承父親亨利成為州長時,洪斯特繪制了一幅威廉二世,和他的妻子斯圖爾特的雙人肖像,在畫的右上角,兩個小天使正在給威廉戴上頭盔。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這些頭盔上有一個由多個“s”字母組成的三角形,象征着威廉剛剛接任父親的州長職位。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共和國,頭盔逐漸成為州長擔任軍事指揮官的象征,而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象征,是以,頭盔通常保留給奧蘭治-拿騷王室成員使用,但偶爾也會在其他家族的軍事指揮官,和貴族的肖像畫中出現。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戴帽子公約

荷蘭共和國的社會被認為具有金字塔結構,貴族階層位于頂部,雖然市民們努力争取成為貴族,但作為私人市民也擁有令人稱羨的榮譽。

早期荷蘭共和國的榮譽觀念,受到了西塞羅在《職務論》中,所講述的斯多兒學倫理學的影響,這本書在早現代時期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古典著作。

在庫恩赫特的荷蘭翻譯中,《職務論》進行了四次版本修訂,時間跨度為1561年至1614年。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盡管西塞羅認為政治家和哲學家,是社會中最重要的成員,但他同樣贊賞那些過着普通生活的私人市民,他們不以不正當手段增加财富,也不阻止親人享用财富,相反,在需要時願意與朋友和國家分享。

這些财富必須通過正當手段擷取,不能使用欺騙手法,而财富應該通過智慧、勤奮和節儉來增加,它應該惠及更多人,并為慷慨和仁愛服務,而不是放縱和奢侈,如果遵循這些準則,一個人可以過上富裕、受人尊敬和獨立的生活,并且始終保持榮譽、真誠和友善。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脫帽公約

早期荷蘭的私人市民和貴族之間存在對立,這兩個社會階層在城市中都被視為必要的,也都是令人尊敬的,但正如西塞羅在《職務論》中承認的那樣,那些緻力于治理國家和從事偉大事業的人對人類更有益,也對自己的偉大和聲譽作出更多貢獻。

是以,如果私人市民在肖像畫中展示他們的政治身份,貴族也會這樣做,這并不令人意外,在鄉村地區,行政機關被稱為玺印,而這些玺印既可以由個人擁有,也可以由城市擁有。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在17世紀初,大部分玺印都屬于真正的貴族,也就是住在鄉村地區的男爵和公爵,但随着财産的出售和繼承,越來越多的玺印落入了富有的城市市民手中,這些市民将管理自己的财産交給他人。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曆史影響

帽子語言的存在,告訴人們一些關于17世紀荷蘭精英階層社會政治結構的資訊,首先,它明确了人們對哪些市民被認為是貴族階級,以及哪些城市社會成員,被稱為私人市民有着清晰的認知,而市政府成員以及他們的兄弟、兒子和女婿被認可為貴族。

研究還發現,那些擁有領地頭銜的人,被象征性地與市政府成員并列,這表明他們也被接受為貴族階級的一部分。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市民們積極地争取獲得領地頭銜,對于一些人來說,這是進入貴族階級的途徑,對于那些已經在市政府擔任職位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備用選項,以防止政治運勢下滑。

許多荷蘭共和國的城市市民,也從外國統治者那裡獲得了貴族頭銜,但顯然這并沒有被視為進入貴族階級的資格,因為持有這種頭銜的人在肖像畫中并沒有戴帽子,如果有的話,他們可能會選擇戴上頭盔,來表現出貴族的尊貴,就像荷蘭舊貴族成員一樣。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許多持有外國貴族頭銜的人是荷蘭天主教徒,讓他們聲稱在貴族階級中有地位,将是突破界限的。

帽子語言并不是對藝術挑戰的回應,正如裡格爾認為的,帽子語言是解決從屬關系問題的一種方式,尤其适用于機構群體肖像畫,它是對捕捉社會政治差異的回應,因為傳統的階級秩序在這個社會中已經不再适用。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結語

在群體肖像畫中,帽子語言遵循了社會差異的規則,也就是說脫帽表示尊重,但在個人肖像畫中,情況就不同了,帽子的使用更具有政治性質。

在城市公民社會中,私人市民是自治的個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不受任何權威支配,是以,在畫他們的肖像時,可以選擇保留戴着帽子的形象。

與之相比,貴族成員把他們的生活奉獻給城市或領地的社群,作為共和國的仆人,他們脫帽是恰當的,然而,實際上,并不是所有擁有領地頭銜的人,都完全遵守這種觀念,因為并非所有的領地都伴随着政府職責。

17世紀荷蘭共和國中的男性肖像、權力和身份

參考文獻

1.Montias, J. M. (1982). "Art at Auction in 17th Century Amsterda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Schmidt, W. (2001). "The Rembrandt House: A Catalogue of Rembrandt's Etchings." Amsterdam: Uitgeverij Bert Bakker.

3.Loughman, J. & Montias, J. M. (1995).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Works of Art in Seventeenth-Century Dutch Houses." Zwolle: Waanders Publishers.

4.Westermann, M. (2002). "A Worldly Art: The Dutch Republic, 1585-1718."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5.Perry, A. (2017). "The Self-Portrait in Early Modern Art." London: Reaktion Book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