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shell介紹​​
  • ​​系統接口使用​​
  • ​​二、shell的制作​​
  • ​​2.1 顯示提示符​​
  • ​​2.2 擷取使用者輸入​​
  • ​​2.3 截取字元串​​
  • ​​2.4 建立子程序執行​​
  • ​​2.5 程式替換​​
  • ​​shell示範​​
  • ​​三、代碼​​
  • ​​頭檔案​​
  • ​​宏定義和全局資料​​
  • ​​主函數​​
  • ​​總結​​

前言

本小節将基于上篇部落格的内容制作一個簡易的shell腳本。大家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先去了解上篇部落格的内容,連結如下​​程序控制!!!​​

​正文開始!!!​

一、shell介紹

我們先來考慮下面這個與shell典型的互動: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根據指令行shell,我們可以發現他就是一個死循環,可以讓我們輸入指令,來進行相應的操作。

系統接口使用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在這次制作中,我建議大家使用這個接口,因為我們寫的指令行參數容易打散為argv(指針數組)類型,友善我們去調用這個系統接口。

二、shell的制作

2.1 顯示提示符

int main()
{
    while(1)
    {
        printf("[曾曾@我的主機名 目前目錄]# ");
        fflush(stdout);
    }
}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先來看看效果,因為我們是死循環,是以會一直列印提示符,接下來讓我們擷取使用者的輸入讓程式停下來!

2.2 擷取使用者輸入

#define NUM 1024
char command_line[NUM];
int main()
{
    while(1)
    {
        printf("[曾曾@我的主機名 目前目錄]# ");
        fflush(stdout);
        memset(command_line,'\0',sizeof(command_line)*sizeof(char));
        fgets(command_line,NUM,stdin);//鍵盤,标準輸入,stdin,擷取到的是C風格的字元串,'\0'
        command_line[strlen(command_line)-1]='\0';
    }
}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現在來看,外觀基本滿足了我們的要求了。

現在對主函數的内部進行封裝。

2.3 截取字元串

現在我們基于要使用的execvp()系統調用接口,将我們輸入的指令打散到指針數組中。

即“ls -a -l”—>“ls” “-a” “-l” 截取字元串

#define SEP " "
#define NUM 1024
#define SIZE 128
char command_line[NUM];
char* command_args[SIZE];
int main()
{
    while(1)
    {
        printf("[曾曾@我的主機名 目前目錄]# ");
        fflush(stdout);
        memset(command_line,'\0',sizeof(command_line)*sizeof(char));
        fgets(command_line,NUM,stdin);//鍵盤,标準輸入,stdin,擷取到的是C風格的字元串,'\0'
        command_line[strlen(command_line)-1]='\0';//清空\n
        int index=1;
        while(command_args[index++]=strtok(NULL,SEP));
        for(int i=0;i<index;i++)
        {   
            printf("%d: %s\n",i,command_args[i]);
        }
    }
}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2.4 建立子程序執行

pid_t id=fork();
        if(id==0)
        {
            //child

        }
        int status=0;
        pid_t ret=waitpid(id,&status,0);
        if(ret>0)
        {
            printf("等待子程序成功:sig:%d,code:%d\n",status&0x7F,(status>>8)&0xFF);
        }      

2.5 程式替換

if(id==0)
        {
            //child
            execvp(command_args[0],command_args);
             exit(1);//執行到這裡,子程序一定替換失敗了
        }      

shell示範

[Linux]下制作簡易myshell

三、代碼

頭檔案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wait.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宏定義和全局資料

#define SEP " "
#define NUM 1024
#define SIZE 128
char command_line[NUM];
char* command_args[SIZE];
char env_buffer[NUM];//for test      

主函數

int main()
{
    //shell本質上就是一個死循環
    while(1)
    {
        //不關心擷取這些屬性的接口,搜尋一下
        //1.顯示提示符
        printf("[曾曾@我的主機名 目前目錄]# ");
        fflush(stdout);
        //2.擷取使用者輸入
        memset(command_line,'\0',sizeof(command_line)*sizeof(char));
        fgets(command_line,NUM,stdin);//鍵盤,标準輸入,stdin,擷取到的是C風格的字元串,'\0'
    
        command_line[strlen(command_line)-1]='\0';
        //3.“ls -a -l”--->"ls" "-a" "-l" 截取字元串
        command_args[0]=strtok(command_line,SEP);
        
        int index=1;
        while(command_args[index++]=strtok(NULL,SEP));
       
        //5.建立程序,執行
        pid_t id=fork();
        if(id==0)
        {
            //child
            execvp(command_args[0],command_args);
             exit(1);//執行到這裡,子程序一定替換失敗了
        }
        int status=0;
        pid_t ret=waitpid(id,&status,0);
        if(ret>0)
        {
            printf("等待子程序成功:sig:%d,code:%d\n",status&0x7F,(status>>8)&0xFF);
        }//end while
   }
       return 0;
}      

總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