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作者:未央史默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蘇拉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願,通過一系列改革結束了羅馬政局一盤散沙的局面。共和政體的大廈重新被他建立起來。元老院以比往日多出一倍的人數再次被蘇拉擡到了國家統治集團的首要位置。鞏固元老院是蘇拉修複共和體制的關鍵措施,也是人們對蘇拉改革最為肯定的成就。

“在蘇拉的葬禮上展示了個面具,他們是蘇拉改革的人元老院被放大倍的象征”,人們認為蘇拉對于元老院的改革是他最輝煌的成就,因為他把國家統治的方向盤又重新置于元老院手中,恢複了羅馬的貴族共和統治。是以,“蘇拉的葬禮就如同是羅馬共和體制的新生,他重新确立了元老院在龐大的羅馬國家中的卓越地位”。過去威脅到元老院統治的因素都受到了蘇拉的限制。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保民官的勢力遭到了徹底地打壓。蘇拉不僅免去了保民官的一些公權力,斷絕了他們的仕途晉升道路。過去那些寄心于“面包與娛樂”的流民無産者如今被免去了廉價糧食的配給,他們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出賣政治。就這一點,綜觀馬略、蘇拉、惜撒到屋大維的改革措施,蘇拉的革新精神最足。“在古羅馬史上,隻有他一個人,也是最後一個人敢于全部取消糧食的無償配給。惜撒恢複了十萬份配給,到屋大維時,又增加到三十萬份”。這充分展現了蘇拉鞏固元老院的堅定信念。

在蘇拉重新确立的共和體制架構之下,他進一步釆取了經濟手段試圖解決威脅城邦共和政制的土地問題。“馬略開創了吸引失業者入伍,并為退伍老兵配置設定土地的辦法來解決農民失地的問題。而真正将這種辦法廣泛運用于羅馬國家的卻是蘇拉”。蘇拉在整個意大利地區安置退伍老兵,大規模地培養中小土地所有制也是為了部分恢複小農經濟,以此來鞏固城邦共和體制。蘇拉結束了長達六年的羅馬内戰。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兵荒馬亂、惶恐不安的羅馬國家在蘇拉的專制統治下恢複了平靜。蘇過一系列的改革把國家機器中已經扭曲不堪的部分恢複到原來的位置,社會秩序得到穩定,生産力得到發展。蘇拉的憲政改革就如同給病入膏肓的羅馬共和國注入了一劑“止痛藥”,為共和國換來了一段平靜穩定的時光。是以格律恩認為,蘇拉之後,羅馬共和國仍舊充滿活力,甚至在惜撒和龐培的内戰爆發之前,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運作仍舊大體正常。第二節開創了個人獨裁的先例

然而,蘇拉的憲政改革根本無法解決羅馬共和末期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在他死後,共和國的形勢更加惡劣,“在羅馬,正義不再有保證;在意大利,以髙昂代價獲得的公民權不再安全;在行省,不再有對臣民和同盟者的考慮。蘇拉恢複了上層階級的特權,卻沒有恢複他們的聲譽。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由于隻利用了羅馬的腐敗因素,而且訴之于肮髒的激情,他身後留下的,是一個無力的寡頭政體和徹底失望的人民。”蘇拉的“共和主義”根本無法在國家統治範圍日益擴大的共和國完全複活。伴随着曆史條件的變化,蘇拉的改革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已經為共和國探索到了治愈的良方,為帝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在國家領土不斷擴張,奴隸制經濟持續發展的上升時期,社會劇變來了尖銳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在蘇拉的改革下得到暫時的緩解。但亟需改變的現狀是調整适應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蘇拉通過軍事獨裁手段推行的改革實際上探索出了羅馬從共和向帝制發展的道路。

這主要展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蘇拉的改革行為與改革措施催生了帝制産生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伴随着帝制形成客觀條件逐漸的成熟,蘇拉建構了無限的個人權威。在擊敗了所有對手之後,“他奪取了羅馬城内的一切,以适合他自己的利益,再沒有使用法律、選舉或抽簽的必要了,……他作執政官或續任執政官時所做的一切都被追認和準許了。”這種做法在羅馬曆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蘇拉獨裁期間對羅馬政治制度的改革,其根本原因也許是要維持元老貴族的統治地位,但他所開創的以軍隊進攻羅馬和自為無限期獨裁官的做法,給後來的将領們無疑樹立了惡劣的榜樣。他任獨裁官期間的作為,同樣也踐踏了共和國的基本原則,正如古羅馬史家狄奧尼修斯所說的那樣,“蘇拉是個過分追求光榮的人,給羅馬留下了内戰的遺産”,敲響了共和國的喪鐘。

蘇拉的憲政改革催生了帝制形成的條件。首先,适應帝制規模的統治集團應運而生。蘇拉承認了整個意大利的羅馬公民權,調整了整個統治集團的規模。他擴大了統治階層的來源,把意大利、各行省的奴隸主代表吸收到統治集團中來,這符合國家統治基礎擴大的事實。他對統治集團的規模作出了調整。

一個龐大的統治集團應運而生,元老院成員由人上升至人;财務官由名增加到名;法務官由名增加到名。事實證明,這種調整符合曆史發展的規律。惜撒繼承了這一措施,他統治下的元老院的人數進一步增加到人;财務官由名增加到了名;法務官由人增加到了人。國家統治機器的擴大适應了國家領土擴大的現實。

從地域上看,蘇拉重新确立了羅馬國家的疆界。從經濟意義上看,蘇拉在意大利地區的建設促進了羅馬與意大利的融合。蘇拉的貢獻就在于他使得城邦國家的形态已經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以意大利為中心向外擴散的帝國形态。“此後,羅馬從一個城邦國家發展為一個帝國已經成為不争的事實,無法再引起争端”。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其次,蘇拉限制保民官權利的舉措,旨在限制民主發展,加強中央集權,這是走向帝制的先兆。當羅馬公民逐漸失去了城邦時代的政治覺悟,他們便逐漸地走入帝國專制統治的牢籠。尤其是公民權在意大利地區的廣泛授予,這直接扼殺了共和體制中的民主因素。公民大會實行的直接投票表決制度遭到破壞。

一個住在意大利偏遠地區的羅馬公民并不願意去羅馬參加他漠不關心的政治投票。現實情況是喪失了經濟基礎的羅馬人民成為了出賣政治的烏合之衆。“對他們來說,元老院統治還是君主統治都已經無關緊要,誰能提供給他們面包與娛樂’才是最重要的”。

元老院成為了蘇拉獨裁統治的強有力工具,這實際上表現出了“帝制”的雛形。後來的惜撒、屋大維都将元老院當作自己的統治工具。蘇拉憲政改革之後的元老院形式上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數量上得到了提升。但是,改革後的元老院從性質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蘇拉改革的元老院,已經肅清了所有的反對派。這個元老院是忠于蘇拉的。在蘇拉獨裁期間,它充當的角色是蘇拉獨栽工具的角色。蘇拉改革後的元老院是元老院貴族與騎士的共同集體,在利益協調上面,兩者始終存在分歧,不可能在短時間内趨于一緻。他們唯一能夠團結一緻的原因隻是共同服務于獨裁官蘇拉。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一旦蘇拉死去,元老院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态。如此看來,蘇拉重點保護元老的措施更像是給獨裁者尋找一個支援集團。後來的借撒就繼承并發展了這一點。他安插親信進入元老院,讓整個元老院都聽命于他,實質上他就等同于一個“君主”。屋大維更是憑借假裝向元老院獻媚而俘獲了整個元老院作為他的統治支柱。在平民的政治道德逐漸滄喪,過分的民主成為危害社會穩定的因素,城邦體制無法駕奴國家發展的情況下,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曆史發展的必然。在蘇拉的獨裁與改革中我們看到了早期君主的影子。

的确,蘇拉建構了無限的個人權威。他通過建立獨裁統治來進行憲政改革,他逼迫元老院通過《瓦利烏斯法》授予他無限期的獨裁官的權力,這個權力本身就超越了共和體制。蘇拉的獨裁行為更是展現了個人統治的專斷獨行。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蘇拉堅持“先公後私”的原則,但在整個獨裁與改革的過程中,更多地展現出他的個人主義與國家利益的糾纏不清。這種個人權威展現在蘇拉涉及的羅馬政治、軍事以及宗教的各個領域。

蘇拉的“公敵宣告”展現了他無限權威的最高程度。在這次屠殺中,他淩駕于法律之上任意地處罰他的政敵,沒收敵人的财産。“他的第一張公敵名單中有個人,兩天後進一步修改為個人。随後他又宣告大家,名單上的公敵是他目前記得的敵人,還有些他暫時想不起來的人随後将一一出現在黑名單上”。

改革派蘇拉:建立羅馬共和制鞏固元老院地位實作公民自由權

他宣布暗殺這些人者有賞,告密這些人者有獎,隐藏這些人者必受處罰。這種暗殺活動不隻在羅馬出現,整個意大利範圍内都充滿着恐怖的氣氛。“有一次,有一個公民授命在廣場宣讀公敵名單,他帶着好奇的表情逐個地讀出名單上所列的名字,然而他突然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名字也在名單上。

他立即哭着發出哀求:‘不幸的人啊!誰來救救我!’之後,他迅速地逃離廣場,可惜沒走多遠他就被一個流飯殺死在街上。”蘇拉頒布的“公敵宣告”處決的人不下萬名,包括名元老,名騎士,其中執政官以上級别的有人。蘇拉的報複規模并不局限于羅馬,而是擴充到整個意大利。所有曾經與蘇拉作對的個人和城市,都受到了殘酷的處置。蘇拉本人以及他的支援者們在報複行動中大發橫财。

據說,“他的軍隊中的一個叫做路修斯(的百人隊長在暗殺行動中就獲得了價值,,塞斯退斯的地産。”“蘇拉的妻子也成為了知名的有錢人。整個被征收的地産價值達到了近,塞斯退斯。,,衆多的死亡人數和巨額的财富都表明了蘇拉改革方式充滿着暴力和私欲。

參考文獻:英 詹金斯 羅馬的遺産 晏紹祥、吳舒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 斯托巴特 偉大屬于羅馬 王三義譯 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