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屆年輕人,抛棄了“新中式烘焙”

作者:燃次元
這屆年輕人,抛棄了“新中式烘焙”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文 | 馮曉亭

編 | 饒霞飛

同樣是做年輕人生意,新式茶飲和新中式烘焙這兩大新消費品類,在當下卻有着不一樣的處境。

對于新式茶飲賽道而言,新一輪軍備競賽的發令槍已經打響。

前有喜茶、樂樂茶、奈雪等昔日“高端茶飲”品牌相繼探索加盟模式;後有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等新式茶飲品牌要“追趕”奈雪的步伐,朝着IPO目标發起沖擊。

7月24日,财聯社消息稱,“滬上阿姨”拟赴港IPO,預計今年年底遞交招股書,此前,便有消息稱古茗和蜜雪冰城有意赴港上市,而近期宣布完成近180億元天使輪融資的茶百道,同樣也是奔着IPO去的。

在可預見的将來,會有數個新式茶飲品牌湧向二級市場。

但曾經同樣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新中式烘焙賽道,卻沒有這麼幸運。

一方面,論資本熱捧和品牌跑馬圈地所持續的時間,“新中式烘焙”都要遠遠短于新式茶飲賽道。與新式茶飲品牌争先IPO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中式烘焙”這股伴随消費更新理念而刮起的風,迄今不到3年時間,就停了。

另一方面,新中式烘焙所吸引的人氣也大不如前。自2023年以來,燃次元曾在周末節假日、工作日晚上等多個時間點,去過墨茉點心局位于北京東直門來福士和西單店,很少能看到墨茉點心局入京之初的“排隊盛況”,無論是線下點單還是線上下單自提,大多時候不需要等待即可取單。

多名在北京、上海、長沙和廣州等地生活的90後年輕人,也向燃次元表示對新中中式烘焙的态度,“好久沒排隊買新中式烘焙”“路過不排隊會買,排隊不買”“不用排隊也不買”……與此同時,沒有消費者向燃次元表示“每周都會買”。

而這群對新中式烘焙索然無味的年輕消費群體,在過去都曾為了購買某新中式烘焙品牌而排過長隊,“對于網紅産品,肯定會有去嘗鮮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式烘焙的目标客群,實際上與新式茶飲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上述向燃次元直言“不會排隊買新中式烘焙”的年輕人,其中不乏新式茶飲的擁趸。每周中有一天或幾天,點上一杯奶茶外賣當下午茶,是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

這群年輕消費群體,仍将消費熱情放在新式茶飲上,卻将新中式烘焙早早丢于了腦後。

新中式烘焙新貴的代表性品牌,墨茉點心局和虎頭局,都在過去一年進行了戰略收縮。墨茉點心局門店僅存于湖南和北京,虎頭局則隻保有武漢地區的7家門店。

不得不承認,網紅品牌快速崛起,讓新中式烘焙成為繼2016年新式茶飲出圈後,新消費領域又一現象級行業動态,但成為網紅容易,想要長紅卻很難。

在新中式烘焙這個年輕化賽道上,當資本的熱潮退去、消費者新鮮感過勁後,“新中式烘焙”能否成為下一個新消費領域的“新式茶飲”,還是後話,當下首要目标,是留住年輕人。

01

消失的門店和長隊

新中式烘培門店,如今很難再見到2021年“所到之處皆排隊”的景象。

2021年基本每月在泸溪河消費4次以上的95後姑娘陽陽,已經想不起來最近一次購買新中式點心的時間,但她卻是位名副其實的新中式烘焙“擁趸”。

“泸溪河、墨茉點心局、虎頭局、點金獅、詹記桃酥……這幾年凡是有點名氣的新中式烘焙品牌我都買過,各家的招牌産品我都嘗過,特别是2021年初在我家附近新開的泸溪河,憑着地理優勢,泸溪河店内全線産品我都買過。”陽陽回憶表示,為此她曾付出的最大“代價”,便是墨茉點心局在京業的第一周時,她在門店排了兩個半小時的長隊,盡管最後總開銷才五十多元。

這屆年輕人,抛棄了“新中式烘焙”

圖/周末的墨茉點心局

來源/2023年1月7日周六中午

燃次元拍攝于北京來福士B1層

過去,為了嘗到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探店部落客所推薦的“網紅點心”,陽陽往往會在周末抽空,前往離家數公裡開外的新中式烘焙店,不惜花時間排長隊,也隻為滿足自己好奇心。

“很多離我生活圈較遠的店,基本我就去過幾次。像我最近才知道,我在2022年初常去的點金獅,在北京的兩家門店都已經停業了。之前我去過的墨茉點心局崇文門店也關了。”陽陽說。

陽陽作為消費者所察覺的門店倒閉事件,隻是新中式烘焙在過去一年時間來,頻頻出現的撤退潮中的案例之一。

天眼查資料顯示,點金獅成立于2021年,且在成立當年就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兩輪融資,盡管投資金額未披露,參投的機構也大多是專注早期投資階段的VC機構,但成立當年就收獲兩輪融資,還是能看出資本的寄望。

點金獅首家門店于2022年元旦當天在北京開業。此後,點金獅還走出北京在鄭州開店,但迄今為止,點金獅的門店數量所剩無幾,在北京的兩家門店均歇業關閉,位于鄭州的三家門店中則僅存一家還對外營業。

近乎“全軍覆沒”的點金獅,由于門店數量少、覆寫地區少等原因,在業内知名度不高,停業所引起的關注,自然不及業内明星品牌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

和點金獅相比,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受資本青睐程度隻增不減,在資本助力下,步子邁得也大,但過去一年也“摔”了一跤。

2022年11月,虎頭局在關閉北京等多地多家門店之際,發文表示,“經過認真思考,認為效益遠比規模更加重要,将暫時退出部分區域市場,未來将以華東、華南區域為基點,并輻射周邊城市。”同年12月,虎頭局釋出“事業合夥人”全國招募公告,開放加盟。

2022年年底,虎頭局官方披露的資料顯示,盡管北京等地門店已關停,但全國尚有44家門店經營,并表示“閉店是公司對市場的戰略調整和布局優化,未來會有更多門店開張”。

2023年1月,深陷風波中的虎頭局宣布獲得數千萬元融資,由老股東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參投,但這筆融資并沒能虎頭局的處境發生逆轉。市場頻頻傳出與之相關的負面消息。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甚至倒閉傳聞甚嚣塵上。

進入到2023年下半年以來,和虎頭局有關的消息更是越來越少。去年虎頭局所憧憬的“未來會有更多門店開張”,并未實作。

燃次元原計劃通過虎頭局的官方小程式的門店資訊,查詢虎頭局的經營情況。但在小程式中,無論定位在哪所城市,均顯示“附近沒有門店”。

在美團APP中對虎頭局過去布局的地域進行檢索,發現除武漢外,其餘如長沙、上海、廣州等多地的門店,均顯示“歇業關閉”。

墨茉點心局也是這起新中式烘焙撤退潮的一員。繼今年2月份在北京關停崇文門店、富力廣場店後,今年6月,墨茉點心局關閉了位于武漢的15家門店,全面退出了武漢市場。對此,墨茉點心局方面的回應為,今年的戰略是聚焦湖南,重點在加強店員、店長以及背景管理層的教育訓練體系。

燃次元通過查詢墨茉點心局的門店經營情況,可知湖南是墨茉點心局的大陣營。在過去墨茉點心局進軍的7座城市中,湖南城市有4座,其中長沙市共有門店33家,其餘常德、衡陽、株洲三地的門店數均為一兩家。

此外,墨茉點心局在杭州和武漢均已全面撤退。換言之,現存6家門店的北京地區,是墨茉點心局除湖南大學營外,唯一還有布局的地區。

02

隊排有多長,涼得有多快

新中式烘焙這股風,實際在2021年才吹起來。

助推這股風登上高點的,有“風投女王”徐新的加持,也有單店達億元的超高估值。

2021年,成立僅一年的墨茉點心局此前就完成了來自清流資本、元璟資本、番茄資本在内的多輪融資。2021年6月,墨茉點心局更是一舉拿下徐新掌舵的今日資本的投資,彼時,墨茉點心局的估值躍升至10億元,而與此同時,墨茉點心局在長沙開店數量不過十餘家,換言之,一家門店估值達億元。

同在2021年6月,新消費領域還有一起令人振奮的投資事件。這時,Manner在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28億美元,按當時Manner在全國門店還不到200家的數量來看,同樣換算為一家店估值達人民币一個億。

當時走俏的兩個品牌,盡管在當時,單門店估值均為一個億,但過去兩年的發展卻大相徑庭。

品牌覆寫區域來看,Manner品牌在全國一二線城市中均有布局,墨茉點心局則撤退至僅在湖南省和北京地區;門店數量來看,紅餐大資料顯示,Manner門店數量為666家,而墨茉點心局數量隻有44家。

盡管墨茉點心局如今發展遇阻,但在當時,一個隻有10家門店的新中式烘焙店身價過10億元,足以讓人為之震撼。

多方加持下,也讓新中式烘焙這個賽道重新火熱了起來。其中,據紅餐大資料不完全統計,2021年,新中式烘焙共有9個品牌獲得融資,不乏如墨茉點心局、虎頭局、點金獅等品牌,獲得兩輪以上多次投資。

在新中式烘焙風頭正盛的2021年,資本助力下的墨茉點心局和虎頭局,都提到了“百店目标”。

2021年9月,墨茉點心局在完成B輪融資後,創始人王瑜霄曾表示,預計至2021年底在長沙開店至50家,未來達到100家。

這屆年輕人,抛棄了“新中式烘焙”

來源/視覺中國

虎頭局也不遑多讓。創始人胡亭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表示,接下來一年将在一線核心區域開出100家直營門店,同時,在沒開滿600家直營門店前,不考慮加盟。

然而,這種擴張的勢頭,現已消磨殆盡。與之相伴的,還有資本熱情的消退。紅餐大資料顯示,進入2022 年以來,由于入局者衆多, 産品創新乏力、同質化嚴重,新中式烘焙的融資事件數明顯減少。

新中式烘焙賽道雖仍有投資事件發生,如龍門局渣打點心和酥品局均在該年完成天使輪融資。但分别500萬和5000萬元的融資額,與2021年能夠累積獲得過億融資的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相比,宛若天壤之别。

此外,在2021年連續多番獲得融資的新中式烘焙品牌,今年鮮有新融資消息披露。虎頭局在今年年初倒是獲得了老股東新注入的千萬融資,但這筆投資還沒捂熱,虎頭局就深陷倒閉噓聲中,如今門店數量隻有個位數的虎頭局,并沒發揮好這筆融資款的作用。

自2021年站上風口,吸盡眼球,再到如今在資本市場遇冷。不少新中式烘焙品牌,見證這一曆程隻用了不到3年時間。

03

何至如此?

2021年走俏的新中式烘焙,得到投資人青睐的最關鍵一點是,投資人想從中找到烘焙界的“奈雪”。

且不論新式茶飲如今内卷程度有多深,賺錢有多艱難。但奈雪卻成功登陸港交所,早期投資人更是從中獲得了數十倍,如今更是有多家新式茶飲品牌,劍指IPO。

“效仿”新式茶飲,也是新中式烘焙新貴們的起家手段。除了産品上新快、開店迅速等相似點外,新中式烘焙在2021年正處風口期之時,受歡迎程度和2016年的新式茶飲,毫不遜色。

“每三家茶顔悅色,就有一家墨茉點心局”,這是墨茉點心局創始人王瑜霄廣為流傳的“flag”。墨茉點心局創立之初,也的确有這般魔力。無數“墨茉”的擁趸,正如當初湧向喜茶們那般,湧向墨茉點心局。

但可惜的是,新中式烘焙品牌沒能和新式茶飲持續走紅,并迎來屬于自己的高速發展時期,卻僅用3年,早早收獲了一個棄子結局。

新中式烘焙為什麼既接不了新式茶飲的熱度,也成為不了新式茶飲?

美團釋出的《2022烘焙品類發展報告》顯示,盡管新中式烘焙和新式茶飲一樣,都具有網紅屬性,而烘焙的消費粘性明顯不足。美團資料顯示,2021年人均交易頻次僅1次的,烘焙遠高于茶飲;而高于5次的,烘焙品類全部落後茶飲。

再加上,當代年輕人沒有“味蕾忠誠”可言,嘗鮮過後就“遺忘”。大多數網紅品牌都存在同質化問題,芝士蛋糕、髒髒包等火遍全網後,逐漸被人遺忘,即便是還沒走出消費者“遺忘曲線”的鮑師傅肉松小貝,聲量也已經大不如從前,取而代之的是現烤麻薯、芝士脆、桃酥等新中式點心......

這屆年輕人,抛棄了“新中式烘焙”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個爆品“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背後,新舊品牌上演着“海水與火焰”的洗牌更替。借鑒新式茶飲賽道早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的模式在觸頂後,新中式烘焙在慣用流量方法論之餘,需要思考更多品牌增量。不然一貫借用流量模式,便注定了,一旦流量褪去,将不複存在。

盡管近幾年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XX局”新中式烘焙品牌,在資本市場發展遇冷、消費市場熱情散褪下,新中式烘焙行業撤退潮正在進行中,但這不能代表整個新中式烘焙行業的沒落。

今年2月,新中式烘焙代表品牌“泸溪河”宣布獲得首次戰略融資,融資金額達數億元,由百聯摯高資本與龍柏資本聯合領投。據悉,本次融資資金将主要用于供應鍊建設和數字化更新等方面。

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過去曾說過,“烘培行業有一個怪理論,5年洗一次牌,一成不變的,就會被洗出去。”

成立于2013年的泸溪河和成立于2004年的鮑師傅,盡管在2021年不是最受資本矚目的新中式烘焙界新貴,但在3年時間的大浪淘沙中,依舊存活于這一賽道。

如墨茉點心局創始人所言“修煉内功”。新中式烘焙這一賽道,依舊極具發展前景,但需要品牌探索出健康的經營模式。

過去追捧流量、燒錢換增長的模式,顯然不是一條正确經營之道,新中式烘焙歸根到底,最終依舊要從流量回歸零售本質。

*題圖及部分内文配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文中陽陽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