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作者:風月侃言

這幾年,華為的壓力有點大,面對疫情的壓力與美國的制裁,華為舉步維艱。

2022年的淨利潤為356億元,看似每天能賺接近一億元,是個不小的數字,然而比起華為上一年的淨利潤,竟然下滑了68.7%,不僅如此,現金流也同比下降了70.2%。

雖然如此,華為仍舊具有戰勝困苦的決心。

在2023年4月份擔任輪值董事長的孟晚舟曾表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那麼,華為這兩年淨利潤的差距為何如此顯著?對于未來的信心在哪裡?

孟晚舟事件

孟晚舟雖然是“華為公主”,但是她的經曆卻并不是那麼平順如願的。

她出生于1972年,小的時候由于父母拼事業,她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着,12歲時一家人才團聚,可是15歲時,任正非已經和孟晚舟的母親離婚了。

在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的事業已經有了成就,但是她沒有靠着自己的身份進入華為工作,反而是先去一家銀行就職。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一年後,因為銀行的業務整合,孟晚舟失業了,在這種情況下,她才進入了華為。

然而,她并不是空降到上司崗位,仍舊是從基層做起,幹着列印檔案、轉接電話這一類雜活,平日裡,她也沒有什麼大小姐的架子。

2007年,孟晚舟和劉曉棕結婚了,劉曉棕原本也是華為的普通員工,靠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一步一步升到了經理的位置,後來為了避嫌,離開了華為,在教育行業大展拳腳。

原本,孟晚舟愛情事業雙豐收,應該是十分幸福的,可是在2018年底,在溫哥華機場,孟晚舟卻被當地的警方帶走了。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在加拿大,孟晚舟被非法扣押,且受到了不太友善的對待,即便是因為自身的高血壓問題身體不适,加拿大警方也不願意通融一下。

孟晚舟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大陸的外交部也出面抗議,要求加拿大立即釋放大陸的公民,加拿大這種行為是霸淩。

被捕10天後,在多方努力下,孟晚舟被法院準許保釋,卻也仍舊被迫帶着電子腳鐐,沒有辦法傳回祖國。

很明顯,這一次美國對于孟晚舟的莫名指控,原本就是出于政治打壓的目的。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美國打響了貿易戰,想要打擊中國的企業,便想着通過控制華為的高層,來進一步阻撓華為公司的正常運轉。

然而,這次華為的應對之策讓美國發現,自己是打錯算盤了。

一方面,華為極力澄清美方司法部門對于孟晚舟的指控,孟晚舟并沒有做過什麼非法的事情,另一方面,華為并沒有因為孟晚舟被捕而讓生意受到影響。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華為不可能因為孟晚舟被抓而衰落,即便是當時的任正非被捕,華為也仍舊能夠正常運作,不會衰落,因為華為的運作靠着是完善的程式與規章制度,而不是單單指望着一個人。

孟晚舟并沒有在這段時間停止前進的腳步,反而學習了很多知識,打算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順便考個博士讀一讀。

2021年9月,被迫呆在加拿大,無法自由行動的孟晚舟終于回到了深圳,這一次劫難,曆時1028天,雙方進行了無數次“厮殺”,最終孟晚舟以清白的名聲回來了,且沒有被罰款。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原本按照衆人的期待,中美關系可能因為此事而逐漸緩和,可是事實上,美國并沒有放棄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其對于華為的制裁也仍在繼續。

華為能夠成為美國重點打壓對象,除了其是中國企業的因素外,還有華為比較優秀的原因。

華為在5G領域、作業系統等技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已經對美國相關企業構成了競争威脅,美國還擔心華為的資訊技術過于高端,偷偷從事間諜活動來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然而華為作為非上市公司,又不在美國資本的操縱範圍内,便選擇了由美國政府出面的全面制裁。

具體的措施包括:晶片方面的限制出口,軟體方面的禁止更新,上下遊海外市場的打壓,呼籲歐洲國家不要和華為合作,不要購買華為的産品,诽謗華為的名譽,多次提起訴訟,不許華為參與5G建設等等。

華為的财政依舊穩健

面對美國的瘋狂打壓,華為并沒有屈服,沒有為了暫時的利益而讓美國示好服軟。

2018年,任正非就斬釘截鐵的表示過,自己絕對不會“貪生怕死”。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首先,是最為關鍵的晶片問題,這是“卡脖子”的技術,中國的晶片行業起步晚,技術和能力存在不足,若是美國的那幾個公司不賣給高端晶片,确實會對華為造成不小的打擊。

對此,華為早有未雨綢缪之心,早在自己企業設定了相應的研發部門,增加了科研創新方面的投入。

即便是在疫情困難以及美國打壓造成的銷量下滑之際,也沒有放棄自主研發。

如今,華為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晶片以及作業系統,在和國内廠商合作的前提下,14nm的晶片已經達到了可以量産的情況。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當然,因為沒有先進的晶片,便無法繼續生産5G産品,自然會對華為的競争力造成不小的損害,然而美國到目前為止,仍舊沒有解禁高端晶片出口中國企業的意思。

不過技術一直在進步,相信隻要中國的企業團結一心,努力研發,不遠的将來,5G晶片也不再是個難題。

關于市場業務領域,華為盡量打入國際市場,擺脫美國的控制,如今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美國并不能憑借一己之力逆轉,華為的産業化布局仍舊在發展。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關于美國指責華為竊取商業機密等訴訟,華為也組織了專業的律師團隊商讨應對之策,并不是坐以待斃,任由美國打壓華為的名譽,進一步損害華為的商業信譽。

華為的企業管理,有其獨到的高明之處,因為任正非懂得民主的重要性,不希望僅僅靠着一個人的獨斷專行來決定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

是以,華為設定了員工持股和董事長輪值制度。

員工持股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對公司的歸屬感,而董事長輪值制度可以避免因為權力長期集中在一人手中所導緻的公司制度僵化、組織腐敗。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如此一來,員工可以暢所欲言,而不同顧忌上司打壓自己,最高層之間也有一個平衡利益的過程,哪個高管最有能力,就用其擔任輪值董事長期間的政策和公司業績說話,這才是最實在、最具體的。

不得不說,任正非的這個做法,是非常具有大局觀的,很多公司也開始效仿華為的輪值制度。

在2022年的年終總結會上,孟晚舟上台發表過演講,在演講中,她對上一年的華為公司情況進行了總結。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原來,華為的2022年銷售收入為6423億元,相比于2021年,已經增加了0.9%,從這可以看出,在美國的層層制裁下,以及疫情等不可控的因素影響下,華為仍舊沒有交出差的答卷。

至于淨利潤嚴重下滑,同比下降68.7%,達到了曆史低點,表面上看确實令人憂心忡忡。

其實,早在2021年的年度總結中,華為就已經出現了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8.6%的情況。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除了美國制裁和疫情外,還有5G建設面臨飽和的趨勢。

然而2021年淨利潤卻大幅增加,同比增長了75.9%。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造成這種不同尋常現狀的因素,主要在于華為“割肉”賣了兩家公司,一個是榮耀手機,另一個是生産X86伺服器的公司。

榮耀的名氣原本就很大,華為賣掉了榮耀,至少可以獲得千億資金。

這一做法,或許是為錢,或許是因為美國限制晶片,華為為了榮耀的發展,不得不“壯士斷腕”,這樣才能集中資源幹大事。

不過很明顯,這樣的利潤并不是可持續的,這也導緻了2022年财政總結時,華為發現淨利潤下滑嚴重。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孟晚舟認為,2022年淨利潤下滑的因素除了終端營收下降外,還有研發投入的增加。

關于研發費用,2021年就已經加大投入,2022年達到了1615億元,這是華為曆史上最高的年投入資金,研發占比達到四分之一。

研發的投入大,這是個長遠的規劃,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投入都可以化為産出,轉化為非凡的成果。

由于華為的客戶、商業上的合作對象依舊對華為保持信心,願意購買華為的産品,與華為合作,是以華為的财政狀況依舊穩健。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截止到2022年末,華為的淨現金還有1763億元,這仍舊可以確定華為2023年公司的正常運作,以及完成商業計劃的資金投入。

從當初進入華為工作,到2023年,孟晚舟已經在華為度過了30年。

她在公司組織、服務、管理方面做出了不少貢獻,完善了資料管理體系,變革了稅務管理,促使财報内控,有利于公司的全球化發展。

作為涉及高科技與資訊研發方面的公司,人才不可或缺,孟晚舟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态度。

孟晚舟認為,優秀的員工應該是和崗位适配的員工,有能力又有工匠精神的員工,,華為需要的是一起努力來守住公司的員工,而不是僅僅“唯學曆論”。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華為重視研發,全球的19.5萬名員工中,就有10.7萬是研發人員,這樣充滿了學術氛圍的工作環境,有利于人才的共同進步,一起攻克科研難關。

華為的未來發展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風口,若是把握得當,很可能擁有巨大的收益,很多企業和投資商,已經把目光集中到了這裡。

同樣是手機銷售商的小米,也看中了汽車産業鍊的利潤,以及汽車受到年輕人喜愛的現狀,早早的在汽車領域進行布局。

華為具有給汽車提供智能零部件的服務,關于華為是否造車的傳聞,這幾個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華為的任正非曾經在2020年簽署過“不造車協定”,表明過自己的态度。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然而華為雖然沒有自主造車的能力,卻因為和問界的深度合作關系,被不可避免的卷入了是非。

問界在2023年3月份,利用華為的名聲,進行了一系列騷操作,宣傳出“華為問界”這種稱号。

從宣傳門店到車主,都進行了一番狂熱,有的已經把華為的商标擅自貼到了問界汽車上,汽車擁有者也自稱是華為首任車主。

面對這種的輿論,任正非再次出面确認了“五年不造車”的承諾,并且表示要查處濫用華為品牌的個人以及合作商。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如此一來,負責華為汽車部門的餘承東就有些尴尬了,他想要把汽車做出來,也想要增加汽車銷量,也是為了華為的未來着想。

然而與管理層其他人的意見不同,讓餘承東有了一些落寞的感覺,疑似他的賬号曾經在華為内部的論壇表示“若幹年後,大家會看明白的。”

華為不造整車,因為其投入的資金大,風險也高,蔚來在2016到2023年期間,就虧損了700多億元。

華為自身的晶片研發等需要極大的資金投入,消費者市場又不景氣,這時候下場造車,過于盲目,很可能毀了華為多年的布局。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不過,華為并沒有放棄汽車領域。

與車企合作,制造零部件,亦或者是提供造車方案,華為利用自己在通信技術方面的優勢,發展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經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

另外,華為自己不造車,那些車企才能安心和華為合作,否則在存在競争關系的條件下,如何保障華為為自己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沒有私心呢?

徐直軍是華為公司的另一位輪值董事長,對于華為的狀況,他也發表了意見,他認為,華為的核心命題是持續生存和發展。

2022年華為盈利大幅下滑,孟晚舟: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華為的5G手機所用的晶片,還需要等待美國商務部的準許,至于4G手機,便在增加使用者服務體驗以及照相機分辨率方面進行努力,如今,還是有很多使用者願意購買華為的4G手機,繼續支援華為的。

中國半導體行業仍舊在發展,并不會因為打壓而一蹶不振,反而最終将會涅槃重生。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嚴峻的外部環境與種種壓力,對華為也是另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