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作者:太尉史記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2002年7月7日下午四點多,一位挖掘機司機在連雲港西南城郊挖掘山路時,突然挖掘出一個古墓。

可當考古人員打開棺材時,女屍卻突然歎了一口氣,把在場的從業人員吓得不輕。

明明是去世千年的女屍,為何會突然歎息?這具女屍最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一、西漢濕屍淩惠平

2008年,連雲港市博物館專門推出淩惠平專題,向市民展現千年之前的古人,與女屍淩惠平一同展出的,還有其墓穴出土的衆多文物。

與其他女屍不同的是,淩惠平是一具儲存良好的西漢時期的濕屍。

衆所周知,屍體被埋在地下時,會經曆腐爛、風幹等過程,内髒和毛發也無法有限儲存,尤其在經曆千年的洗禮後,大都隻剩下一堆白骨。

但濕屍卻與普通古屍大不相同,這類屍體被埋葬在封閉良好的棺材中,不會因為接觸到空氣而變質,且地下陰冷的環境能夠有效抑制細菌的繁衍。

更重要的是,濕屍的棺材中還存在許多不知名的液體,而且具有極強的防腐功能,這樣一來,濕屍就能盡可能儲存完整。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尤其是這位名叫淩惠平的女屍,出土時皮膚還極具彈性,能夠看清屍體的面貌,眼皮上甚至還挂着幾根睫毛。

經專家鑒定,淩惠平是西漢時期的貴族人士,這場跨越千年的碰面,給曆史研究者提供了無限可能。

從業人員激動又小心地秘密将古屍運回,浸泡在特制的防腐溶液中,最大程度上儲存淩惠平的原有樣貌。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淩惠平,連雲港市博物館緊鑼密鼓為她建造了專門的展廳,但在工程沒結束之前,隻能委屈淩惠平暫住在地下室中。

與此同時,從業人員還對淩惠平棺材中的溶液進行檢驗,以确定它與淩惠平屍身不腐是否有關。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結果發現棺液呈弱堿性,與大陸出土的其他濕屍棺液截然不同。它到底能不能幫助淩惠平永葆青春,科學家們也沒有定論。

而且古人還不懂制造防腐液的技術,是以淩惠平棺材内的液體很可能不是入葬時人為澆灌。

可淩惠平的棺木又是封閉的,周圍也沒有距離較近的化工廠,是以又排除了後期滲入的可能。

雖然棺液研究陷入了僵局,可對淩惠平的研究卻并未停止。

從業人員先是給淩惠平做了全身的CT,又對她進行解剖,觀察她身體發生的一系列變化。

解剖工作結束後,專家們小心地對屍體進行縫合,帶着實驗結果傳回工作室,向千年前未解的古人生活發起挑戰。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西漢陵墓中的淩惠平

沒過多久,淩惠平的生活再次恢複平靜,但她的傳說卻一直在外流傳。

尤其在連雲港市博物館釋出了即将開展的通知後,淩惠平死後能歎息的傳聞,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

二、歎息的女屍

2002年7月7日,連雲港市警方,以及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從業人員,在同一時間内接到電話,聲稱在石棚山上發現了一口棺材,看樣子很可能是古代的棺木。

得知這一消息,從業人員用最快的速度趕往現場,果然發現一具放在地上的古代棺材。

“誰第一個發現的,詳細說一說。”

警察話音剛落,一位叫做姜茂東的師傅站了出來:

“警察同志,這個棺材是我挖出來的。”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姜茂東是一位挖掘機師傅,正在按照施工方的要求挖掘土路上的泥土。沒想到在下午時,突然間壓到一個堅硬的物體。

姜茂東小心翼翼地向下挖去,待露出全貌後,用抓鬥将整個棺材挖出,輕輕放到地上。

在姜茂東講述着事情經過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人,已經圍着棺材仔細觀察。

待姜茂東講述完畢,從業人員肯定地告訴警察,

“是古代的棺材,這下面很有可能是一個古墓。”

得到肯定答案,警察立刻将這裡保護起來,并立刻通知考古部門的從業人員進行後續的工作。

考慮到天色已晚,項劍雲(考古主任)才按耐住激動的心,等到第二天天亮,才火急火燎地達到現場。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看來這是一個夫妻合葬的墓穴呀!”

“看這花紋,很像西漢後期的風格。”

“大家都小心點,盡量保持屍體的完整性。”

話音一落,項劍雲一馬當先進入坑内,對這座古老的墓穴進行排查,除了被挖上來的那一口棺材外,還有另外兩個棺材,初步判定為一男兩女。

最先發現的那口棺材,被項劍雲命名為3号棺材,裡面裝的是一具女屍。

7月9日,在清理完其他口棺木後,項劍雲帶人用力撬開棺蓋,結果卻發現棺材内部被密封住。

繼續用力撬開一條裂縫後,項劍雲看到一節白色“蓮藕”。棺材内部怎麼會有蓮藕呢?

帶着這個疑惑,項劍雲将手緩緩向“蓮藕”伸去,突然間,不知哪個從業人員大喊一聲,

“快看,裡面有腿。”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項劍雲猛地縮回手,仔細觀察這節“蓮藕”,果然發現“蓮藕”是一條腿。

看到如此完好的屍體,項劍雲欣喜的同時立刻叫停工作,進行緊急保護後,這才繼續撬動棺材。

徹底打開棺木後,一具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出現在衆人面前。根據棺内青銅印章上的“淩氏惠平”幾個字,确定女屍的名字叫做“淩惠平”。

突然間,已經死去多年的女屍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吓得衆人當場愣在原地,膽小的人已經被吓得汗毛直立。

再配合女屍與活人沒有太大差異的樣貌,大家甚至開始懷疑這具女屍會不會直接活過來。

難道這聲歎息真的是女屍複活的前兆嗎?

當然不是,這隻是一個科學現象。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三、請求援助,淩惠平搬家

淩惠平的那聲“歎息”,并非什麼靈異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壓強差産生的震動。

淩惠平的屍體被封千年,棺内氣壓和外界大氣壓存在差異。

當淩惠平接觸空氣後,外界壓強将空氣擠入呼吸道,是以産生了類似于“歎息”的聲音。

但沒過多久,因為“歎息”産生的恐懼,就被驚喜所取代。

截止目前,中國一共出土了兩具儲存完好的濕屍。一具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女屍,一具是湖北荊州出土的男屍。

很顯然,淩惠平是中國出土的第三具濕屍。

除了上文提到的刻有名字的印象,從業人員又發現了刀、劍、木梳、銅鏡、彩繪等陪葬品。

很顯然,淩惠平是西漢時期極具社會地位的女人。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棺中物品

尤其在那個男性的棺木内,從業人員發現了“東公(古代德高望重的人)”二字,更證明了淩惠平的貴族身份。

其中的木牍上,更記載了許多太守前來參加葬禮的情景。由此可以推測出,男主人多的地位可以媲美于地區專員。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三具屍體隻有淩惠平被完美地儲存下來,其他兩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在沒有先進技術的古代,經過上千年的風霜洗禮,淩惠平的完好程度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也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淩惠平的屍體儲存下來,讓普通百姓也能看到古人的樣貌,走進古人的生活?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想到這裡,連雲港市博物館決定專門為淩惠平建造一個展廳,專門陳列淩惠平的屍體,以及關于她生活環境相關的文物。

刨除展覽效果外,最重要的是解決淩惠平屍體的儲存問題。

上文提到過,在淩惠平出土之前,長沙馬王堆已經出土了一具女性濕屍——辛追夫人。

當時湖南省博物館與相關醫院聯手,為辛追夫人布置了一個可以永久儲存的新家,同時滿足了陳列展覽的需求。

是以在陳列廳建設之初,連雲港博物館就找來相關資料,并積極向湖南省博物館學習經驗,又根據陳列的計劃,終于确定了淩惠平屍體的儲存方式。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首先千年古屍并不适合近距離觀看,更不能讓觀衆觸碰,以免沾染到有害液體發生意外。

是以淩惠平的展覽館被設計成雙層亞克力透明闆的結構,讓觀衆在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女屍的樣貌。

透明棺内部裝上福爾馬林防腐液,将女屍浸泡在其中,以免屍體長時間接觸空氣而變質,再配合上下方的制冷裝置,就可以達到儲存女屍的要求。

淩惠平的屍體上覆寫着白色紗布,尊重古人的同時減少參觀者的不适。

再加上柔和的燈光,以及雕刻在亞克力棺上極具西漢特點的彩繪,仿佛将觀衆帶到了淩惠平生活的年代。

陳列廳布置完成後,來自湖南博物館的專家,與連雲港市博物館從業人員一同行動。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他們将淩惠平進行清洗後,輕輕放置在為她特制的亞克力棺材中,倒入福爾馬林防腐液,打開了底部的制冷開關。

從這之後,淩惠平一直躺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新家中,無聲地向千年後的人講述着自己的生活。

四、淩惠平展廳,跨越千年的相遇

2008年,淩惠平展廳正式開放,每天參觀人數上限為600人,且展區實行免票制度,如果想要預約團體講解,隻需要另付50元講解費即可。

更重要的是,相關人員對淩惠平進行了技術掃描,完美還原了淩惠平年輕時期的相貌。

看到如此貌美的古人,觀衆一定更想知道她身上發生的故事,了解她生活的那個年代是怎樣的,我們又是如何發展的淩惠平。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按照這個展覽思路,淩惠平展廳的主體一部分以她本身為主,另一部分則展示了西漢中後期貴族的生活場景。

走進淩惠平陳列廳,首先來到的是序廳。

為了突出展廳的主題,序廳仿照西漢墓室風格,将青灰色城牆與石材地台相結合,既給觀衆一種凝重的感覺,又能讓觀衆更好地進入狀态。

走過序廳,就來到了淩惠平的主要展示區。

這裡陳列着從墓地出土的各種文物,又配上紅木展示櫃,以及淺灰色亞麻布背闆,讓文物融合進這特殊的環境,卻又不顯得突兀。

通過觀看這些文物,觀衆可以直覺體會到淩惠平的生活場景。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也正是在這個展示區内,懸挂着淩惠平複原後的畫像。為了讓觀衆獲得更直覺的體驗,展廳還複原了淩惠平制作女紅的蠟像。

蠟像旁邊,就是上面提到的為淩惠平特制的亞克力透明棺。

經過了序廳和場景複原區域的鋪墊,觀衆已經對淩惠平有了直覺且深刻的印象,再看到躺在棺材中的女屍,觀衆心中的震撼達到了頂峰。

從三十幾歲做女紅的年輕人,到如今躺在棺中的女屍,觀衆仿佛見證了淩惠平從生到死的過程,又穿過千年的時空隧道,現在展廳與淩惠平進行精神上的交流。

在淩惠平的透明棺前,則是展廳複原的墓室場景。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就連方位、泥土、周圍的環境,都是按照真實的現場布置,将觀衆直接帶回淩惠平出土現場,也解答了淩惠平如何被發現的問題。

在展廳的最後,就是淩惠平生活的制度和風土人情。

這個展區中,博物館制作了縮小版的漢代家具,并按照史料記載複原了西漢的衣食住行,許多其他墓地出土的漢代文物,都被安放在這裡進行展覽。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展廳裡的柱子,都被博物館裝修成西漢的風格,極大程度上烘托了展區的氛圍。

到此為止,淩惠平展廳就算告一段落,但展廳給觀衆帶來的震撼與回味,卻還沒有停止。

從邁進陳列廳開始,觀衆就置身于西漢場景之中。

勞工施工挖到西漢古墓,棺中女屍突然“歎氣”,讓人背脊發涼!

淩惠平到複原的墓室,再到縮小版的西漢家居,在了解淩惠平生活場景時,觀衆也對西漢時期的人文風情有了更多了解。

兩千多年前的人,相對完好地出現在現代社會,不僅是中國考古界的重大發現,同樣證明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結語:

淩惠平的出現,讓現代社會的人對古代有了更具體的印象,更讓國人對沒經曆過的曆史有了真實的情感。

這場跨越千年的直視,無形之中讓國人産生了濃重的文化自信。

或許随着科學的發展,淩惠平的故事将會更多地浮現在衆人面前。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您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