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作者:胡一舸南遊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1983年,象崗出土了不少關于南越王趙眜的墓中文物。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這讓當時研究文物的學者大受震動,倒不是說墳墓像秦始皇一樣恢弘,而是其中不少文物都非常精緻奢華,讓人很難想象這是南越國所出産的。

南越國是秦末漢初時期的一個古國,存在時間不長,并且存在感也不大,很容易被人忽略。

要知道,即便是偏安南方的宋朝,南越國範圍内的嶺南一帶開發程度也十分低。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人們也認為漢朝時期的廣東一帶,不會有很發達的經濟文化水準,而南越國出土的文物着實颠覆了這一觀念。

南越國第二代君主趙眜,墓中所出土的文物令人乍舌:墓室中音樂器物就有138件,僅次于馬王堆漢墓和曾候乙墓,其精美程度,讓人震驚。

專家還發現了金縷玉衣,該衣物共有2300片玉片,總體長達1.73米。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這可要比中山王規制還要大,墓中還出土了金印章,比當時皇上的還要大一圈。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還有銅虎節:老虎身上的斑紋,由60片金箔組成,堪稱藝術典範。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墓中的随葬品不僅多,而且極其精美,拿随葬帶鈎舉來說,就能管中窺豹,瞥見當時南越王的奢靡。

帶鈎相當于今天的皮帶扣子,是古人用來扣腰帶,以及在腰帶上懸挂裝飾品的物事。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類似皮帶扣與鑰匙扣的結合,而趙眜墓中的帶鈎一件比一件精緻。

舉個例子:這一件嵌寶石銮金銀帶鈎,和唐宋盛世的文物相比,無論藝術品味和雕琢技術,都毫不遜色。

這個帶鈎通體鎏金,雕刻着龍和帶翅膀的老虎,還鑲嵌着寶石,這說明本以為落後的南越國已經掌握了不少發達的制造技術。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除了各種各樣的帶鈎,最讓人啧啧稱奇的是:墓中出土的銅姜礤,這是用來摩擦生姜收集姜汁的廚具。

要知道,這個物事,在今天也是精緻生活的展現。

嶺南潮濕,姜這種調味料今天也是驅寒祛濕的調味料,而南越國出土這件東西,說明那會兒的先民已經熟練使用生姜去濕氣了。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墓葬中還發現了燒烤工具、廚具、精美漆器,所有證據表明,南越國絕對不是一個落後閉塞的國家。

相反,他擁有着可以和中原王朝媲美的科技制造水準。

但這麼一個發達的國家為什麼沒有存在感?這個神秘的南越國來龍去脈到底如何?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南越國第一任國王——趙佗,原本是秦朝的将軍。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了向南方開疆拓土,徹底平定南方邊患,便發動50萬大軍。

當時兵分五路,讨伐百越,主将屠睢、副将趙佗,這也是第一場百越戰争。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這裡的百越,不是統一的國家,而是南方各種少數民族建立的割據政權,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地帶。

在江蘇的被稱為吳越和揚越;在浙江的被稱為瓯越;在福建的被稱為閩越。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雖然這些南方割據政權硬碰硬不是秦國的對手,但是靠着地利人和,百越軍民開始遊擊騷擾,對秦朝軍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再加上當時的嶺南瘴氣彌漫,秦朝軍士水土不服,後勤交通不便,五十萬大軍很快折損過半,連主将屠睢也被毒箭殺死。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痛定思痛的秦始皇,開始花大力氣改善後勤、修建靈渠,打通廣西漓江與湖南湘江。

這讓他可以從長江發兵到達廣西,秦始皇見時機成熟,發動了第二次百越戰争。

這次秦始皇增兵10萬,加上之前剩下的二十萬軍士,三十萬大軍勢如破竹,将兩廣地區納入版圖,并且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210年,秦始皇發動第三次百越戰争,派任嚣和趙佗讨伐越南北部。

這時秦朝疆域已經擴充到越南,為了鞏固戰争成果,秦始皇指令二人留守邊疆。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然而,秦始皇并沒有親自看到他的南方疆土,同年,始皇去世,胡亥繼位。

次年,陳勝吳廣起義,原本無比強大的秦朝在随後三年内分崩離析。

遠離中原戰火的南征部隊,并沒有回京救主的意思,任嚣、趙佗聽說中原烽火連綿,馬上封鎖了嶺南通往中原的道路,割據一方。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當時的南征軍其實很強大,除了上文提到的三十萬強軍,還有幾十萬強征的民夫。

但是趙佗自知,即便回去救主也路途遙遠、勝算渺茫,還不如割據一方。

公元前206年,任嚣病死,趙佗大權獨攬,将不服從自己的部将消滅後,趙佗在公元前204年稱王,比漢王朝建立還早兩年。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南越國建立之初,中原無暇顧及南方。

當劉邦穩住局勢後,雖然不承認南越國的主權地位,将南越國認定為漢朝長沙王的藩屬國,但南越國事實獨立。

後來劉邦逝世,漢朝與南越國一度關系惡化,發生戰争,奈何南越國地處偏遠,漢朝鞭長莫及,無法征服南越國。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漢文帝時,漢朝改變政策,采取懷柔政策,修繕趙佗在中原祖先的陵墓,而趙佗也象征性地臣服漢朝。

這種和平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率兵讨伐南越國,次年南越國徹底滅亡。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南越國總共存在93年,這可不是短暫的時間。

要知道,從漢武帝滅南越到王莽篡漢,西漢其後的國祚也就119年。

南越國是中國曆史上奇特地存在,他生發于中原王朝,但是生長于南越。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這讓他不僅有中原王朝的文化特點,還有南方越族的地方特色。

南越國的居民一部分是當年50萬軍士,再一部分是強征來的罪犯,還有一部分是當地歸順的百越人。

軍士一部分帶着妻眷,一部分和當地越人通婚,直到現在,龍川的四大姓氏:趙,韋,官,任,就是秦朝征百越後軍士和土著雜居形成的家族。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趙佗是一個很神奇的君王,古往今來獨一份,高壽一百零三歲。

他熬死了秦始皇、漢高祖、漢景帝,還熬死了自己的兒子,秦皇漢祖壽數加起來也沒他長。

是以,很多傳說都說趙佗發現了長生不老的仙藥,曾在趙眜墓中也發現大量五石散,這也讓趙佗這個人物充滿了神秘感。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趙佗稱帝的時候已經61歲,按道理說已經接近古稀之年,但是誰也沒想到,趙佗不僅在當時的蠻荒南越紮了根,還當了四十二年的皇上。

一方面是他的養生之道起作用,另一方面是他的政治手腕和外交政策,這都是他能穩坐皇位的重要原因。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上台後的趙佗,一改秦朝野蠻殘忍的行事風格。

面對衆多的民族部落和複雜的社會關系,他沒有選擇強行“同化”,而是推行“和揖百越”、“漢越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

在漢人聚集和交通要道,趙佗多推行秦制。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在越人聚集地區,則遵從越人習俗,以羁縻為宗旨。

對于周邊獨立性較強的小國,則直接采取贈送财物的方式加以籠絡,以換取他們的臣服。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他自稱“蠻夷大長老“,不以中原人自居,将大量百越先民吸收到精英階層,很多百越族人,在朝廷裡擔當重臣、将軍。

這中間最有名的當屬南越呂氏,在朝堂當官的人數高達70多人,其中呂嘉輔佐三任南越王。

趙佗還以身作則,讓自己的兒女與百越人通婚,越人呂嘉也鼓勵自己的後代與中原人通婚。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當取得當地人信任後,趙佗開始大力推廣中原文明。

他教授越人漢字,将儒家的道德禮儀教授給越人。

他還大力推廣銅鐵制成的農具和耕牛,代替落後的刀耕火種,發動手下的軍隊鑿井修渠,發展水稻種植。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從此,嶺南從蠻荒之地變為魚米之鄉。

可以看到趙佗前瞻性的政令,還有他大力支援的航海業,南越國當時已經可以制作巨型船隻,一次就可以搭乘3000人。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在南越王墓中發現了産自非洲的香料,而非洲東海岸也發現西漢時期的瓷器碎片。

專家推測南越國那時的船隻已經可以到達非洲海岸,如果猜測屬實的話,南越國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時間要比史書記載的早很多。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南越國的深海捕撈業也非常發達,從當年史書中記載的南越國朝貢物品可以發現,南越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打撈技術,比如海底珊瑚、珍珠貝、紫貝都能打撈到。

在趙佗的不懈經營下,南越國實力強盛,這讓他有了和中原王朝叫闆的實力。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劉邦在平定中原後,派陸賈勸降趙佗,趙佗一身越人打扮,自稱蠻夷大長老。

最開始的陸賈非常驕橫,以中原正統自稱,威脅趙佗:“如果不稱臣,就倔毀你的墳墓,殺了你中原的親屬,再派十萬大軍剿滅南越。”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對自己實力非常的自信趙佗回答道:“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意思就是我隻不過沒有參與中原逐鹿,如果參與,也未必輸給你們漢朝。

言下之意就是:南越國已經有與漢朝平起平坐的實力。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但是趙佗是實用主義者,他不願意與漢朝敵對。

最後他形式上向漢朝稱臣,并給劉邦進獻“白璧一雙、翠鳥千、貝五百、桂蠧一器、生翠四十雙”,與漢朝進行經貿往來。

繼任者呂後不滿名義上的臣服關系,對南越進行經濟封鎖,還扣押南越國使者。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可趙佗的表現,完全可以看出他對自己實力的自信:他自稱南越武帝,攻打漢朝長沙王,打敗漢軍,中原勢力止步南嶺。

漢文帝看硬來不行,就采取懷柔政策,派人修繕趙佗在河北的祖墳,派使者陸賈講和,趙佗也很識趣,第二次向漢朝稱臣。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當然,這次稱臣和之前一樣也是形式上的,對内還是繼續稱帝。

趙佗靠着實用而且靈活的外交政治手段,不亢不卑,維持了南越國的主權。

将一片蠻荒之地,改造成文明開化的王朝已經非常不易,維持與強大中央王朝的平等外交關系也是很厲害。

這個武将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結語

是以,他被兩廣越南人稱作“嶺南始祖”,确實名至實歸。

神秘的南越國,其實被嚴重低估了。

但随着越來越多的文物發掘與史料發現,相信越來越多的南越文明碎片會重見天日,向後人評說當年先祖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