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是不是開發中國家,不由美國說了算

作者:光明網

作者:王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發展合作學院院長、教授)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日前表決通過所謂的“結束中國開發中國家地位法案”。早在今年3月27日,該法的立法草案便在美國衆議院以415票支援、0票反對的結果一緻通過。美國《國會山報》稱,該法案旨在督促美國國務卿采取措施在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中取消中國目前的開發中國家地位,将其修改為“中高收入國家”甚至“發達國家”,同時授權美國國務卿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機構實作這一目标。該法案還提出,除國務卿以外的美國外交人員也應盡一切可能防止中國在任何國際組織或國際條約中憑借開發中國家地位獲得優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想把發達國家的帽子強加給中國,不是出于對中國發展成就的贊賞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剝奪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作為遏制中國發展的一張牌。”“美方散布各種虛假論調,試圖否定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其真實意圖無外乎是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空間,讓中國背包袱、扛責任,挑撥中國與開發中國家友好關系,幹擾、遲滞開發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勢頭。但中國和廣大開發中國家不會上美國的當。中方将堅定維護自身開發中國家地位,大力深化同開發中國家團結合作,堅定不移緻力于提高開發中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堅定捍衛開發中國家的正當合法權益。”

美國在中國開發中國家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并非什麼新鮮事。2019年起,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就多次要求世界貿易組織取消中國的開發中國家身份。2020年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釋出公告宣布取消25個經濟體在世貿組織中的“開發中國家”優惠待遇,其中就包括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2022年9月2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一項氣候條約修正案,承諾減少用于制冷劑的化學物質的使用以減緩氣候變化。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丹·沙利文和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李的推動下,該法案特地加入了一項條款,要求美國國務院向聯合國提議結束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以避免中國在氫氟碳化合物減排的問題上采取開發中國家标準,進而延長達标期限。

中國屬不屬于開發中國家,不由美國說了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開發中國家的地位,既有充分的事實依據,也有堅實的國際法依據,不是美國國會的一紙法案就能一筆勾銷的。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享有的合法權利,也不是美國國會山上的政客們動動嘴皮就能取消的。

“開發中國家”這一概念最早于1964年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通過的“修訂關貿總協定(GATT)以接納第四部分‘貿易和發展’議定書”中提出,但當時并未對其進行清晰具體的界定。在修訂後的關貿總協定中,也隻是籠統地将開發中國家定義為“低生活标準及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國家。被公認為拉動當今世界經濟“三駕馬車”的世貿組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于開發中國家的認定标準也各不相同。世貿組織中的開發中國家成員的劃定主要以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NP)為标準,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均GNP低于765美元)、人均GNP低于1000美元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成員”。其中“其他開發中國家成員”的範圍相對寬泛,如2019年前的南韓雖然人均GNP超過1萬美元,但仍保留着開發中國家身份。世界銀行則主要根據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将世界主要經濟體分為高收入經濟體、中等收入經濟體和低收入經濟體。按照世界銀行2022年的最新标準,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為人均GNI超過1.3205萬美元,而中國2021年人均GNI約為1.21萬美元,仍有一段距離。相比前兩者,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采用的量化名額較複雜,主要依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内生産總值(GDP)、貨物及服務出口總額和人口等名額進行綜合判定。根據2018年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評估結果,中國被歸為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此外,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HDI),中國2021年的HDI排名為世界第79位。這些資料表明,無論采用何種标準,中國的開發中國家身份都是無可置疑的。美國在這一問題上三番五次找碴,純屬無理取鬧。

事實上,由于各國際組織沒有形成統一的開發中國家界定标準,在國際交往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自我認定、他國承認”的開發中國家劃定方法。一個國家以什麼樣的身份加入國際組織,首先是該國根據國家利益獨立行使主權的結果,其次是該國與各相關國家進行入約談判互相妥協的産物。中國的開發中國家身份,是中國的發展現狀決定的,也是在入約談判階段經包括美國在内的簽約國家一緻同意的。而現在,美國粗暴幹涉中國的主權行使,棄國際規則和慣例于不顧,對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采取雙重标準,妄圖遏制中國,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足見美國的蠻橫與霸道。

美國絞盡腦汁要将中國“重新定義”為“發達國家”,為此不惜大行抹黑之能事,拿出“中國利用開發中國家地位逃避國際責任”這樣蹩腳的借口。事實是,中國沒有将開發中國家地位當作逃避國際責任的“擋箭牌”或是擷取特殊優待的“敲門磚”,而是積極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中國貢獻。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8.6%,高于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總和。中國率先實作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并已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在世貿組織中,中國目前實際享受的特殊與差别待遇條款遠低于開發中國家的平均水準。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始終以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理想,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自身發展帶動世界其他國家發展。反觀美國,打着“美國優先”的旗号随意“退群”逃避義務,阻礙國際政治經濟的正常合作,毫無作為大國的自覺擔當。美國在苛責别國之前,不如多檢討自身。

美國罔顧事實,一再炒作中國的開發中國家身份問題,本質上是要剝奪中國發展的合理合法權利,阻斷中國的發展之路。目前,中美關系處于建交以來最低谷,症結在于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戰略認知,自以為是地以其奉行的“國強必霸”的理念強行對照中國,固守“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将中國視為“挑戰者”甚至“威脅”。然而,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依托既有國際制度,走出了一條不擴張稱霸、不封閉保守、不損人利己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究竟是誰在傳播沖突與戰亂,誰在助力世界的繁榮與穩定,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無論美國再怎樣耍手段、使絆子,都挑撥不了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深厚友誼,掩蓋不了中國對世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改變不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對和平與發展的向往。

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曆史抛棄。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是時代潮流。單極霸權不得人心,集團對抗沒有前途,“小院高牆”封閉退步,“脫鈎斷鍊”損人害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與其沉迷于指鹿為馬的文字遊戲,不如切實承擔應盡的責任,在全球經濟、安全、環境等領域加強與開發中國家的合作。搞陣營對抗,把世界強行拖入“新冷戰”,最終隻會自食惡果。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3日08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