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筆記軟體的哲學——flomo的時序性

作者:阿文書房
筆記軟體的哲學——flomo的時序性

這或許是個冷門的話題,習慣于長期記筆記的人畢竟是少數。但這又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因為哲學這種東西,就像價值觀一樣,往往是隐藏在表象背後的。探索事物的哲學和價值觀,就像是解開它害羞的面紗一樣,有種别樣的神秘感和成就感。

我作為一個長期記錄筆記的人,對筆記軟體的選擇,自然是挑剔的。網上各類筆記軟體對比測評文章,讀過不少。各種主流筆記軟體,也體驗過很多。

比如傳統筆記類的: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比如電子文檔類的:飛書文檔,語雀文檔;比如插件定制類的:Obsidian,Joplin;比如塊編輯類的:Notion;再比如,不容易歸類的flomo。

經過那麼多次比較和取舍,我最終把自己幾乎所有的筆記停留在flomo上,至今已經兩年多了。

筆記軟體的哲學——flomo的時序性

粗看這個很奇怪的決策,flomo的功能相對于其他競品來說,非但不豐富,簡直是少得可憐。flomo的營運方是個隻有兩三個人的小創業公司,相較于那些行業大佬公司來說,能支撐多久都不好說。為什麼會選它呢?

而且不隻是我,很多知名大佬,也對flomo稱贊有加。甚至羅胖去年的跨年演講中,還專門提到過flomo。

flomo到底有什麼特别?或許是:它的哲學與其他競品不同。

幾乎所有的筆記軟體,基本都遵循相同的筆記組織方式:樹狀結構。

無論是傳統的印象筆記們,文檔類的飛書語雀們,支援插件的Obsidian們,還是推崇塊操作的Notion們。無一例外,都采用樹狀結構來組織筆記。

所謂樹狀結構,大家都非常熟悉。無非是一系列的檔案夾,二級檔案夾,三級檔案夾……在各級檔案夾中存放着相應的筆記文檔。如果筆記作者屬于那種整理控的性格,會把這個目錄結構編輯序号,排好順序,分門别類,一絲不苟的排列整齊。看上去爽心悅目。

坦白說,我以前用印象筆記那會兒,就差不多是這樣的……

但是,flomo不一樣,它組織筆記的方式不是樹狀結構,而是:時間流結構。

所謂時間流結構,就是所有的筆記根據建立時間倒序排列。你看到的不是一棵精心修剪的樹,而是一條記錄時間的溪流。

你說這算啥哲學?這算啥創新?我用某某筆記軟體,也可以設定筆記清單的排序方式,讓它按照建立時間倒序排列就得了。

我想說,内在的哲學不同,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産品的方方面面。

舉幾個例子:

  1. flomo沒有”筆記更新時間“的概念。系統隻會記錄筆記的建立時間,代表着這條筆記的出生。其後筆記是否修改、何時修改,根本不關心。
  1. flomo沒有”檔案夾/筆記本"之類的概念。所有的筆記都放在一起,嚴格按照時間流的順序排列。最後建立的筆記排在最前面,最早建立的筆記排在最後面。
  1. flomo沒有"筆記标題"的概念。一篇筆記裡所有的文字元号具有同等地位。雖然你可以把某幾個字加粗放在筆記最前面,看起來和筆記标題似的,但沒人要求你一定這麼做。這讓你無需對”特定标題“的筆記精雕細琢,修改幾十遍。過去的筆記,記錄過去那個時間點你的想法,現在你想法變了,你完全可以再寫一篇新筆記。你還可以給兩篇筆記加上相同的标簽,或者雙向的連結,友善查詢到。flomo用時間流的方式,忠實記錄你想法的變遷。
  1. flomo沒有筆記版本的概念。如前面所述,時間流本身就可以很好的承載想法的變遷,無需版本的存在。
  1. flomo采用筆記内容時間流的布局方式,而不是筆記标題清單的方式。這種布局非常像微網誌,隻不過是寫給自己的微網誌。由于flomo根本沒有筆記标題,時間流的布局方式是最好的呈現。你如果願意,可以一直下滑,從最新的一條筆記,一直下滑到最早的第一條筆記。
  1. flomo采用點陣圖的方式辨別過去3個月每一天的筆記數量。當天寫得筆記多,對應點就顔色深一點;當天寫得筆記少,對應點就顔色淺一點。你可以點選任意一個點,快速過濾出當天的那幾條筆記上。回顧時間流中的曆史記錄,變得非常的友善。

你應該可以看出來,其他筆記軟體,當然可以通過調整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這種時間流的布局方式。但由于筆記軟體自身的哲學和價值觀不同,自然很難像flomo這樣完美的展現筆記系統的時序性。

維護這個筆記系統的時序性,有什麼好處呢?

不知道你是否能體會,年歲越大,記錄的筆記越多,追溯曆史時間片段中自己的想法,就變得越來越有趣。

這就像是,你去翻看之前拍攝的老照片一樣。你拿着老照片回憶過去的時候,自然希望清晰的捕捉到曆史中那個片段,什麼人,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一頭霧水的在不靠譜的記憶中摸索。

筆記時間流的價值,隻有在真正記錄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慢慢呈現。并且,記錄的越多,價值越大。

而一棵精心修剪的筆記樹狀結構,隻能呈現現狀,無法呈現曆史。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樹狀結構并不是資訊組織的最好方式,網狀結構才是。

對于筆記來說,建構網狀結構,目前最有效的方式隻有兩種:标簽和雙向連結。

前面列舉的那麼多主流筆記軟體,對這兩個功能的支援卻是參差不齊。而flomo對這兩個功能的支援都非常好。這可以讓你在享受時間流秩序的基礎上,搭建屬于自己的網狀結構,成為外置的第二大腦。

當一款筆記軟體,既具備了時間流,又具備了網狀結構。那比起一棵簡單的樹狀結構,不知道高出幾個身位。

如果你還沒試過flomo,趕快嘗試一下是個不錯的選擇:flomo

下一篇: #東方明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