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江禮且綜述】 随着加拿大央行連番加息,加上房價逐年上漲,對于許多加拿大人來說,房屋和住房可負擔程度變得愈來愈遙不可及。是以也出現了一批想要或已經離開加拿大的人們。
其中來自安省漢密爾頓的Roland Cameron和他的妻子就剛在7月10日落地巴貝多,并計劃在那裡“永居”。在定居在巴貝多之前,這對夫婦也考慮過在其他國家生活,Cameron父親的家人也住在巴貝多。了解到在當地生活能降低生活成本。有了前人的例子,這對夫婦也認為離開加拿大去到巴貝多,能讓錢“更值錢”。
Cameron原本在加拿大是一位企業主,年僅 48歲的他原本并不願意在加拿大以外定居,但随着生活成本攀升,用他的話說,對于加拿大的生活,他真真“受夠了”。
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顯示,雖然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比離開的人多,但每天都有像Cameron這樣的離開并定居海外的加拿大人,而且是大約每20分鐘就有一名移民離開加拿大。
就拿Cameron的例子來說,高昂的住房成本是Cameron夫婦決定離開加拿大的關鍵原因。Cameron透露,他在安省的四卧室兩衛房子,每月就要還貸5500加元。但到了巴貝多,他在聖菲利普租了一套三室三衛的房子,每月租金才略高于3000加元,而且房屋面積約有2300平方英尺(約4800平方米),甚至有一個不錯的遊泳池。
Roland Cameron和妻子決定搬到加勒比海國家巴貝多(Barbados)的聖菲利普(Saint Philip)後,租下了一套三室三衛的房子。(圖自:CTV News)
據資料庫Numbeo資料顯示,巴貝多的牛奶、面包和雞蛋等食品價格比加拿大貴。不過水電和瓦斯費用就較低。比如Cameron一家每月水電暖隻要約250加元,而在漢密爾頓每月就要付593加元,就是雙倍還不止。
另外,Cameron和妻子在加拿大生活期間推遲了要孩子的計劃,但現在他們住在巴貝多,可以很快地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
除了Cameron夫婦,來自渥太華的Steve Thurrott也在2020年3月離開加拿大,原因也是無奈生活成本太高。他和妻子也曾在阿省生活,現在兩人已經準備定居高棉。
Thurrott 在受訪時表示,“我在班夫,湖邊一家小餐館的熱狗要賣17刀!我就是不明白這裡的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這位45歲的榮民在2020年從加拿大武裝部隊因病離退後,一直拿着軍事和殘疾養老金。但他說,這筆錢幾乎不足以支撐他在加拿大生活的每月開支。在對比墨西哥、菲律賓和阿省的生活後,他和妻子計劃搬到高棉,因為那裡的生活成本比加拿大“低太多”。
從今年8月開始,他就能和妻子住在一套帶遊泳池的三卧室三浴室的房子裡,每月租金隻要300加元。而眼下的加拿大,根據Rentals.ca的最新報告,一房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平均租金要1837加元。
在高棉生活期間,Steve Thurrott和妻子将住在一套帶遊泳池的三卧三衛房子裡,月租隻要300加元。(圖自:CTV News)
根據Numbeo的資料,高棉的食品和交通費用通常比加拿大低廉。在高棉一家不貴的餐館吃一頓飯的價格可能低至每人3刀。與此同時,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通脹資料顯示,加拿大食品雜貨價格同比上漲9.1%。
加拿大華人老人太孤單:不懂英文沒朋友,看病靠子女!
這邊有人永久離開加拿大,另一邊廂仍有大批亞裔移民不斷湧入加國,包括咱們華人移民。
(圖自:CTV News 2023年7月19日報道)
不過,據加通社記者Camille Bains報道,許多從中國移民來加拿大的老人比本地人更為孤獨。其中就有在2016年2月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卡爾加裡的Liu先生。而他經曆想必引起了不少人共鳴。
抵達卡城的Liu先生先是經曆了一個嚴酷的寒冬,但在春天的陽光取代冬雪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仍感到與社會隔絕。
一開始,他常留在家裡,一是因為害怕在結冰的人行道上摔倒,二是在這個第二故鄉沒有任何朋友,後者也是他每天感到孤獨的重要原因。天氣暖和些後,他開始冒險出門,不斷嘗試和其他說國語的長者建立聯系。隻不過,過程并沒有他想象的舒适。
加拿大統計局周三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成年後移民到加拿大的老年人,比本地出生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獨。報告稱,孤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影響到健康,包括殘疾和虛弱,以及心理健康問題。
這項對近3.9萬名6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有110萬老年人感到孤獨。女性和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人的孤獨感更高。
72歲的Liu先生和太太從繁忙的港口城市天津搬到卡爾加裡跟他們的兒子和兒媳一起生活。在他的經曆中,他覺得他的太太适應加拿大的生活相對容易一些。
但夫婦二人仍然希望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在一起,是以他們去了卡爾加裡的唐人街,卻發現來回要坐一小時的公車真是太累了。Liu 先生在受訪時表示,“我在中國有很多朋友,但現在我們不能見面了。”
當地的老年公民協會也幫Liu先生結交了一些朋友,讓他有機會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跳舞和唱歌,現在他一周可以去四次。但他說,英語差是最大的障礙,而他已經通過加拿大政府資助的加拿大新移民語言教學項目(LINC)上過了一些課。
他還記得,因為不會說英語,一位店員對他的歧視令他感到痛苦。他回憶道,“很沮喪,我明白那個從業人員為什麼會生氣,因為我隻會說國語,而她聽不懂我的話。”另外,無法和醫生說明他的病史,包括高血壓和失眠,也給他帶來了壓力,還好他後來找到了一位會說國語的醫生。“但是去看專科醫生的時候又難了,我需要帶上兒子。如果他不能陪我,我就得找個翻譯。”
卡爾加裡華人老年公民協會的執行董事陳女士Liza Chan說,部分來自中國的老年移民都會依賴他們在加拿大的子女。“他們沒有很多錢,而且會感到孤獨。我們可以安排一名志願者去看望他們,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他們不需要為此付費。”
不過,一些老年人變得抑郁,就可能需要協會社工的幫助,社工可以把他們介紹給咨詢師,或者聯系一個支援小組。協會還從家中接送老年人參加活動,特别是那些身體虛弱的人行動不便。
BC省移民服務協會首席營運官Chris Friesen則指出,沒有家人的新移民最容易感到孤獨。“他們在這個國家重建生活時,文化适應是重要的一步”。因為他們要适應新的生活,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沒有購得住房是許多普通人面臨的大問題。
Friesen 解釋,“大家在找到固定住房之前,無法紮根。他們不能讓孩子上學,也不能開始找工作。他們需要一個固定的位址,這在加拿大的某些地區變得越來越難了。”
另外,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加拿大很少有關于孤獨感的研究是按性别和加拿大老年人的亞群體分開的,尤其是面向移民的研究。
今年6月發表在《英國醫學委員會老年病學》(BMC Geriatric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安省968名移民和1703名在加拿大出生的成年人進行的調查發現,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以及收入較低,是移民感到孤獨的一些因素。而對于出生在加拿大的人來說,與孤獨相關的問題包括獨居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研究還指出,未來對孤獨的研究應關注移民人口的多樣性,他們在加拿大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面面臨着各種系統性問題。
不得不說,關于移民加拿大的得與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