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作者:趣味科技秀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華為擁有強大的5G通信技術實力,不僅持有全球最多的5G專利,而且研發的5G通信裝置也是最好的。不過5G并不是華為的終點,5G之後還有5.5G,華為官宣要在2024年釋出端到端5.5G商用産品。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也對5.5G有很高的推崇,直言5.5G是必經之路。但是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并沒有對5.5G表露太濃厚的興趣,外媒:變相拒絕。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目前,全球各國都在競相部署5G網絡。作為中國的領先企業,華為布局5G網絡可以提升中國在全球通信領域的競争力,加強中國在技術和标準制定上的話語權。

而且5G網絡将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包括物聯網、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華為布局5G網絡可以為其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拓展市場佔有率,增強公司的競争力。

華為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未雨綢缪,開展5G技術的研發,每年的研發投入是愛立信,諾基亞的兩倍,這也是為什麼華為能實作5G領先的重要原因。而華為再次未雨綢缪,面向未來的5.5G已經有了深入的布局。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什麼是5.5G?所謂的5.5G其實就是通過在技術上增強了三個标準場景,并擴充了三個新場景,将5G場景的定義從三角形變成了六邊形,在5G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演進。

各行各業将在5.5G技術的支援下,擁有更高的感覺能力,價值水準。估計很多人覺得,5G之後就是6G,畢竟在過去的網絡時代中,都是整體的階層跨越,而到了5G之後,卻延伸出5.5G的分支,其帶來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5.5G的延伸将促進通信、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推動産業更新和轉型更新。它将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多的創新和商機,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提高産業競争力和創新能力。

華為已經官宣在2024年推出端到端5.5G商用産業,為各行各業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網絡服務和應用場景。

按理說如此重要的通信技術更新,應該得到營運商們的鼎力支援。且不說華為本就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通信裝置供應商,就5.5G的發展前景而言,的确有必要未雨綢缪,提前開展布局。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但三大營運商集體表态,稱5G網絡的價值還要進一步發揮,現在并沒有現象級的5G應用。有外媒表示,這相當于變相拒絕了。其實營運商對5.5G不感興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5G網絡的建設和推廣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營運商可能認為,在目前階段,5G網絡的發展和應用還不夠成熟,對于投資回報的預期可能相對較低。是以,他們可能更傾向于繼續推廣和發展現有的4G網絡,以保持穩定的收入。

其次,目前尚未出現明顯的5G應用場景。雖然5G技術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遲,但實際上還沒有出現像4G時代的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行業變革的現象級應用。缺乏這種應用場景可能會使營運商對5G的發展持觀望态度。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5G尚且如此,更别說5.5G了,如果沒有全面進入5G時代,那麼提前布局5.5G并不能給營運商帶來多大的效益。

但華為則不同,華為站在技術研發的角度,必須搶先競争對手進行布局,否則别的廠商取得了5.5G核心技術突破,積累了大量專利,華為再想參與競争就難了。營運商未必就是完全拒絕了5.5G,隻是時機未到。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營運商需要考慮商業部署,在5.5G沒有成為主流技術應用之前,營運商隻會靜觀其變,順其自然。華為和營運商都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做,華為負責研發技術,營運商負責建設5G基站,推廣5G網絡。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消息,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建成的5G基站已經超過了293萬個。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年底之前突破300萬座5G基站不是問題。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多的5G基站,擁有世界第一的5G行動電話使用者,數量達戶6.76億戶。

華為官宣5.5G後,移動、聯通、電信集體表态,外媒:變相拒絕

這樣的成績背後離不開營運商的支援,隻有營運商保障5G網絡覆寫,才能更好地推廣5G應用,對各行各業實作賦能。

中國5G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準,有華為的努力和營運商們的推廣,相信中國在未來的通信行業中會越來越好。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