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作者:UniDesignLab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不愛桦途

#BG

2014-2015大學大一:某南方985老八校-某工科專業

2015-2020大學:某南方985老八校-轉專業到建築學,輔修金融學

#實習

大學期間:設計院做模3個月,地産投資拓展2個月

碩士畢業:瑪氏箭牌商業分析3個月

#工作

2020.07-2020.12:某地産總部-戰略投資

2023-至今:某金融機構交易系統産品經理

2021年我通過DIY申請到了美國跨專業項目讀碩士,畢業回國之後即使遇到了2022年慘淡的校招季,依然獲得了包括快消、新能源、網際網路、通信、金融、物流、制造業等行業的各種機會。這段留學經曆徹底改變了我的道路,是以将當時搜尋來的轉專業友好(不需作品集)的留學項目選校清單分享給現在最需要它的朋友們。正文講述的經曆比較個人化,選校資料分享請直接拉至文末領取。

轉專業到建築學

初進大學,就讀于某冷門工科,我心有不甘,努力将績點刷到專業第一,轉入校内最好的專業——建築學。不在乎重新從大一開始,不在乎六年的大學,不在乎熬夜,不在乎抽象的教學,不在乎方案一次次被駁回卻無從改起……努力兩年半,終于認清自己不适合建築學。作業中期,迷失在“細化”“空間”裡,毫無思緒;趕圖期,對着僅渲染的效果圖和膠糊掉窗的手工模,漸漸暴躁。

建築學不是數學題,建築學不是字段句。原因可以部分解釋設計,卻無法完整導出設計。面對無法了解的藝術,我熱情不再。隻想按時睡覺,隻想問題有答案,隻想規矩地做個努力的學生而成績回報我的努力。又一次帶着滿心對自己的失望和對學業的無助回家過年,我決定放過自己,再次轉行。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一些江景

張開探索的蛛網

隻知要逃,卻不知向哪逃。但如今看來,當時看似無用的嘗試,都變作未來的伏筆。

大二:我曾因畫圖過于苦悶而主動參加數學競賽,所獲獎項後來卻變作留學申請時數學能力的證明;

大三:我決定輔修金融學,課程極大地開拓了我的視野,改變了我的世界觀。比較優勢理論更是帶來了沖擊——把自己有限的資源,投入在最擅長的事上,可以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大四:我進行了城市設計相關的一系列調研,從老城區到商業街,CBD到公園。然而我的能力止步于城市分析與政策研究,玩不轉空間設計;

大四暑假:我在房地産的投資拓展崗實習;

大五:我面前的路被簡單地歸為三條:保研,留學,工作。國内讀研沒想好什麼方向,索性出國換個專業。然而疫情打亂了一切,于是GAP一年先工作。同時被畢設與春招緊逼,春招優先。哪怕答辯老師激烈地表達失望,内心也無悔。設計,該說再見了。

踏上未知的道路

GAP年疫情,我在一家房地産做戰略投資。遇到組織架構調整,管理混亂,這不算很好的成長環境。前三個月的一線輪崗更讓我明白,房地産市場的剛需早已不複當年。随着三道紅線的政策的推出,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襲。最初的想法本就是留學,但邊工作邊申請讓人倍感壓力。于是入職五個月時我果斷辭職。大五時找中介做了跨專業的留學申請,中介推薦了商業分析給我,沒有更好的選擇我接受了。雖然最後也申到了一些學校,心底卻總是有個聲音,不夠,還不夠。于是第二次申請,我選擇DIY。其實申請就是依照學校對應項目的官網介紹,檢視自己是否合适,梳理、陳述自己以符合它的要求。

第一步選校選項目:我的要求其實比較模糊,一是與設計、畫圖無關,不需作品集,二是最好與原先背景有一點融合,三是就業不太困難。花了兩周,定位QS排名前列的大學(國内就業HR看排名),一所一所地去官網周遊全部的研究所學生項目,快速檢視是否符合期望,再挑可能符合的進一步檢視課程設定、申請條件、過往學生作業等。懷着試一試的心情,最後還真的發現了一個非常細分的交叉領域,即城市科學+資訊技術(機器學習、GIS、大資料、其他前沿技術)。這份我自行總結的選校表,不但指導着我之後的申請,而且由于細分賽道不卷,為我赢得了不小的申請優勢。這份表格可在文末領取。

這個細分領域最初源于政府用更先進、更科學的手段來管理和營運城市的期望,以及學者們将新技術應用于城市領域的研究。一些城市例如紐約市,更是專門與大學合作開設了若幹城市科學研究中心,彙聚了任何在城市相關、科技相關或兩者融合相關領域的學者與工業界人士,促進在這一交叉領域的溝通與研究。

比如,我所在項目的研究中心就有城市管理、政策研究、計算機技術、機器學習、大資料管理、地理資訊、圖像識别、機器人、AI、車輛工程、交通、土木工程、防洪防災、金融等等各方面的專家。發展到後來,這些研究中心也開始招生教學。項目一般為一到兩年,選課較自由,通常來說中國學生選偏技術的課程友善就業。課程設定上,有的學校項目偏重于機器學習、大資料,有的側重于計算機程式設計、算法設計,有的則是偏重于GIS、空間分析等。除課程之外,有些學校也會安排實踐項目,與商業公司或教授課題合作。

這個方向非常符合我的期待。由于是跨學科項目,也會歡迎非理工科學生申請——建築學拿到的建築學學位,普遍被認為不具備數學及程式設計基礎,在跨專業申請上處于劣勢。之前對于城市課題的興趣,也可以進行更廣泛的探索。畢業後想轉行到計算機領域還是繼續從事城市相關,就業還是讀博,回國還是留美(3年STEM),從往屆來看也都可行。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紐約天際線

申請材料需要語言成績,文書,以及數學和程式設計能力的證明。文書寫作方式内網外網都有,寫完找線上網站付費由外國人修改。理工專業的國際學生文書不需進階華麗的辭藻,更需要文章的整體架構清晰、經曆整合輸出、官網要求要點有說服力的表述。至于數學和程式設計能力,不同項目有不同的要求,大多隻要求線代、機率論、統計學。不足的部分可去Coursera等網站上學習拿證,可在校輔修或通選,可參加相關競賽,可做相關的項目等。若沒達到所有要求,依然可嘗試申請,每年情況不一,隻要不是競争極為激烈,依然有機會。

尤記得咨詢之前的留學顧問,對方認為我的理工背景不足以申請這種項目。但我選擇相信官網上學校接納跨專業同學的陳述,沒有退卻。最終,我拿到了大部分申請項目的offer。由于當時英語不夠好,有面試的項目就遺憾錯失了。不但如此,2022年我還幫一位工作兩年後繼續讀研的大學同學也申請到了我所在的項目,這次熟練許多,不到一周我們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證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這個朋友沒有學過所有要求的課程,文書也沒來得及交由線上網站修改,僅是叙事通順、要點清楚,唯一特别的材料是在校做的一個校園資料分析項目報告。申請其實并不複雜,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學校官網,以及參閱留學生論壇。

重新擁有千萬種可能

我最後選擇去的是紐約大學城市科學與資訊學項目。我這屆遺憾還是一年制,課業過于緊張,畢業後學校就改成了兩年制。兩年制基礎更牢固,上升空間大,還有機會在美國實習。

我畢業後即回國就業。如像一些同學繼續深造城市科學、程式設計開發、機器學習或量化等方向,可以入學就加入導師的實驗室或研究項目,畢業時大體有機會發表論文或完成小的科研項目,借由導師幫助申博也更順利。如選擇留美,對口的工作機會多一些,但要早早融入當地的社交生活,便于尋找工作機會。為了補充與建築行業無關的實習經曆,我在畢業日期前的兩個月回國,火速找了一份在快消的資料分析實習,它也是後來的面試中被問起最多的。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在紐約夜晚獨自回家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回國

回來後經曆了一段邊實習邊秋招的日子,這時我有三個漏洞。一是專業名稱太怪——其實拿到畢業證可申請留學生認證複核,我的項目可認應用統計,其他有的項目可認計算機科學等;二是在校實踐項目沒有考慮過對口哪個行業就業的問題,面試時用不上;三是就業形勢太差,本就不多的城市與技術融合類崗位無招聘,而我也沒提前針對其他行業深入準備。

我一開始的求職目标是資料分析、資料開發或産品經理崗位。但這一年,競争非常激烈——計算機同學會向下相容做資料分析,投産品經理的同學很多都具備若幹段實習。好在即使如此,最後依然獲得了包括快消、新能源、網際網路、通信、金融、物流、制造業等行業的面試或offer。通過面試的雙向了解,排除了不感興趣的行業,最終選擇一家金融機構做交易系統産品經理。它不是薪資最高的,但是按時下班;它不是目前的大熱門,但是于我可以長線發展。終于,我完成了從建築行業,到多種可能,再回歸到一個細分賽道的旅程。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在瑪氏箭牌實習

瞬息萬變的時代

結束了幾年的不安、不甘、焦慮、内卷,目前我每天工作生活都還兼顧,作息規律,對未來抱有希望。回顧前路,生活與職業屢屢受到挑戰,每每站在分岔路口,千萬種聲音撕扯過。人在迷茫的時候想求神拜佛,想相信權威,想随渚大流,想跟随領路人。但事實是,在時代的洪流面前,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将自己的命運傳遞出去将是輕率的,隻有自己才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以怎樣的方式去追尋,是以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并為之承擔相應的責任。

現在的生活很平穩,但我已不再相信這種平穩。或許若幹年後,時代又将迎來新的變化,行業又面臨新的洗牌,不同的人群生活又将被颠覆。大概隻有變化才是真正的常态。随機應變,順勢而為,重新出發,将是永遠的必修課。

依靠DIY申請交叉領域完成轉變的金融打勞工

圖 / 我總結的選校表,擷取方式見評論區

- END -

撰稿:不愛桦途

編輯:小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