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制作自定義的RPM包的實際操作的了解

這裡先寫一版,以後有更多資訊,再來添加。

現在知道了原理的要點:

1。 自定義RPM包的目的與困難:

我們自定義RPM包,目的不僅是增加自己需要的部分,更可能需要裁剪自己不需要的。

增加的部分,現在我還沒有學到。

2。 裁剪是有一定困難的,這裡有一個技巧是這樣操作:

(1)安裝的時候,選擇minimal

這裡是一個疑問點。我還不清楚,是不是先擇minimal模式,就不會從ISO中自帶的Packages中,自動安裝任何一個RPM包呢?

不過這一項,應該是可以驗證的。

一方面,自己做出裁剪的ISO後可以證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RPM指令來得到目前已安裝的RPM包。

驗證: rpm -qa > minimal.rpm.txt

wc -l ./minimal.rpm.txt

有321行。

也就是,顯然,minimal模式,也要裝300多個rpm包。

說明,原來的文章,還有漏看了什麼。

定制自己的CentOS,制作ISO鏡像檔案

(2)然後準備一個空目錄

rm -f /root/iso/CentOS7.4-evglow/Packages/*

2。 取并集:

rpm -qa >> /root/install.log

這個集合裡包含了原有的清單,和自己新裝的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