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考系統架構師倒計時第3天

軟考系統架構師倒計時第3天

2019年系統架構師考試科目三: 論文一

1.論負載均衡技術在Web系統中的應用

負載均衡技術是提升Web系統性能的重要方法。利用負載均衡技術,可将負載(工作任務)進行平衡、分攤到多個操作單元上執行,進而協同完成工作任務,達到提升 Web系統性能的目的。

請圍繞“負載均衡技術Web系統中的應用”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1.概要叙述你參與管理和開發的軟體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擔的主要工作。

2.詳細闡述常見的三種負載均衡算法,說明算法的基本原理。

3.詳細說明你所參與的軟體開發項目中,如何基于負載均衡算法實作 Web應用系統的負載均衡。

【解析】

一、簡要叙述所參與管理和開發的軟體項目,需要明确指出在其中承擔的主要任務和開展的主要工作。

二、現有的負載均衡算法主要分為靜态和動态兩類。靜态負載均衡算法以固定的機率配置設定任務,不考慮伺服器的狀态資訊,如輪轉算法、随機法等:動态負載均衡算法以伺服器的實時負載狀态資訊來決定任務的配置設定,如最小連接配接法等。

1輪詢法。輪詢法就是将使用者的請求輪流配置設定給伺服器,就像是挨個數數,輪流配置設定。這種算法比較簡單,具有絕對均衡的優點,但是也正是因為絕對均衡,它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例如它無法保證配置設定任務的合理性,無法根據伺服器承受能力來配置設定任務。

(2)随機法。随機法是随機選擇一台伺服器來配置設定任務。它保證了請求的分散性達到了均衡的目的。同時它是沒有狀态的,不需要維持上次的選擇狀态和均衡因子。但是随着任務量的

增大,它的效果趨向輪詢後也會具有輪詢法的部分缺點。

(3)最小連接配接法。

最小連接配接法将任務配置設定給此時具有最小連接配接數的節點,是以它是動态負載均衡算法。一個結點收到一個任務後連接配接數就會加1,當結點發生故障時就将結點權值設定0,不再給結點配置設定任務。最小連接配接法适用于各個結點處理的性能相似的情形。任務分發單元會将任務平滑配置設定給伺服器。但當伺服器性能差距較大時,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此時連接配接數并不能準确表明處理能力,連接配接數小而自身性能很差的伺服器可能不及連接配接數大而自身性能極好的伺服器。是以在這個時候就會導緻任務無法準确地配置設定到剩餘處理能力強的機器上。三、論文中需要結合項目實際工作,詳細論述在項目中是如何基于負載均衡算法實作 Web

系統負載均衡的。

2019年系統架構師考試科目三: 論文二

2.論資料湖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級應用面臨的資料規模不斷增大,資料類型異常複雜。針對這一問題,業界提出“資料湖(DataLake)”這一新型的企業資料管理技術。資料湖是一個存儲企業各種原始資料的大型倉庫,支援對任意規模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進行集中式存儲,資料按照原有結構進行存儲,無須進行結構化處理;資料湖中的資料可供存取、處理、分析及傳輸,支撐大資料處理、實時分析、機器學習、資料可視化等多種應用,最終支援企業的智能決策過程。

請圍繞“資料湖技術及其應用”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概要叙述你所參與管理或開發的軟體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擔的主要工作。

2.詳細闡述資料湖技術,并從主要資料來源、資料模式(Schema)轉換時機、資料存儲成本、資料品質、面對使用者和主要支撐應用類型等5個方面詳細論述資料湖技術與資料倉庫技術的差異。

3.詳細說明你所參與的軟體開發項目中,如何采用資料湖技術進行企業資料管理,并說明具體實施過程以及應用效果。

【解析】

一、概要叙述你所參與管理或開發的軟體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擔的主要工作。二、資料倉庫是一個優化的資料庫,用于分析來自事務系統和業務線應用程式的關系資料。資料倉庫技術需要事先定義資料結構和資料模式(Schema)以優化快速SQL查詢,其中結果通常用于操作報告和分析。資料經過了清理、豐富和轉換,是以可以充當使用者可信任的“單一資訊源”。與資料倉庫不同,資料湖能夠同時存儲來自業務線應用程式的關系資料,以及來自移動應用程式、物聯網裝置和社交媒體的非關系資料。在進行資料捕獲時,無須定義資料結構或資料模式(Schema)。資料湖支援使用者對資料使用不同類型的分析(如SOL查詢、大資料分析、全文搜尋、實時分析和機器學習等),為企業智能決策提供支撐。

下面從主要資料來源、資料模式轉換時機、資料存儲成本、資料品質、面對使用者和主要支撐應用類型等六個方面對資料湖技術和資料倉庫技術進行比較:

軟考系統架構師倒計時第3天
軟考系統架構師倒計時第3天

三、考生需結合自身參與項目的實際狀況,指出其參與管理和開發的項目是如何采用資料湖技術進行資料管理的,詳細說明所采用的資料湖架構、主要的資料來源和品質、資料模式轉換方式和時機、資料存儲基礎設施、系統主要使用者和支撐的上層應用等,并對實際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2019年系統架構師考試科目三: 論文三

3.軟體系統架構評估及其應用

對于軟體系統,尤其是大規模複雜軟體系統而言,軟體系統架構對于確定最終系統的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系統架構設計結束後,為保證架構設計的合理性、完整性和針對性,保證系統品質,降低成本及投資風險,需要對設計好的系統架構進行評估。架構評估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請圍繞“軟體系統架構評估及其應用”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1.概要叙述你所參與管理或開發的軟體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擔的主要工作。2詳細閘述有哪些不同的軟體系統架構評估方法,并從評估目标、品質屬性和評估活動等方面論述其差別。

3.詳細說明你所參與的軟體開發項目中,使用了哪種評估方法,具體實施過程和效果如何。

【解析】

一、概要叙述你所參與管理或開發的軟體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擔的主要工作。

二、詳細闡述有哪些不同的軟體系統架構評估方法,并從評估目标、品質屬性和評估活動等方面論述其差別。常見的系統體系架構分析方法有SAAM和 ATAM。

SAAM(Scenarios-basedArchitectureAnalysisMethod)是一種非功能品質屬性的體系架構分析方法,最初用于比較不同的體系架構,分析架構的可修改性,後來也用于其他的品質屬性,如可移植性、可擴充性等。

(1)特定目标:對描述應用程式屬性的文檔,驗證基本體系結構假設和原則。SAAM不僅能夠評估體系結構對于特定系統需求的适用能力,也能被用來比較不同的體系結構。

(2)評估活動:SAAM的過程包括五個步要,即場景開發、體系結構描述。單個場景評估、場景互動和總體評估。

ATAM(ArchitectureTradeoffAnalysisMethod)是在SAAM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針對性能、實用性、安全性和可修改性,在系統開發之前,對這些品質屬性進行評價和折中。(1)特定目标:在考慮多個互相影響的品質屬性的情況下,從原則上提供一種了解軟體體系結構的能力的方法,使用該方法确定在多個品質屬性之間折中的必要性。

(2)評估活動:分為四個主要的活動領域,分别是場景和需求收集、體系結構視圖和場景實作、屬性模型構造和分析、折中。

三、針對作者實際參與的軟體系統架構評估工作,說明所采用的評估方法,并描述其具體實施過程和效果。

2019年系統架構師考試科目三: 論文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