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boot boot ags

本篇主要講 uboot bootargs變量 中的 鍵值對
bootargs 不一定要是鍵值對
這些 bootargs 最終被核心校驗,被核心解析.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AMA0,115200 root=/dev/mtdblock2 rootfstype=jffs2 mtdparts=hi_sfc:192k(boot),2048k(kernel),5952k(rootfs)'

mem
	mem=xxM 指定核心可管理記憶體的大小,不是必須的 .核心實際可管理記憶體(給驅動,應用,及其他核心子產品用的)要比這個小
console
	console=tty  使用虛拟序列槽終端裝置.
	console=ttyS[,options] 使用特定的序列槽,options可以是這樣的形式bbbbpnx,這裡bbbb是指序列槽的波特率,p是奇偶位(從來沒有看過使用過),n是指的bits。
	//這裡一般用序列槽0,因為bootrom從 序列槽0 拉資料來燒寫 uboot
root
	用來指定rootfs的位置

    root=/dev/ram rw   
    root=/dev/ram0 rw
    root=/dev/mtd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31:0x
    
    root=/dev/nfs
    
rootfstype
	根檔案系統是ext2的話,不用寫入該選項.
	根檔案系統不是ext2的話,寫入該選項.
	檔案系統類型有jffs2/squashfs.
mtdparts			
	要想這個參數起作用,核心中的mtd驅動必須要支援
	即核心配置時需要選上
		Device Drivers  
			--->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 (MTD) support  
				---> Command line partition table parsing	
    mtdparts的格式如下:
      mtdparts=[;
        := :[,]
        := [@offset][][ro]
         := unique id used in mapping driver/device
          := standard linux memsize OR "-" to denote all remaining space
          := (NAME)
      是以你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按照下面的格式來設定:
      mtdparts=mtd-id:@(),@()
      這裡面有幾個必須要注意的:
      a.  mtd-id 必須要跟你目前平台的flash的mtd-id一緻,不然整個mtdparts會失效
      b.  size在設定的時候可以為實際的size(xxM,xxk,xx),也可以為'-'這表示剩餘的所有空間。
      舉例:
      假設flash 的mtd-id是sa1100,那麼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來設定:
      mtdparts=sa1100:-     →  隻有一個分區
      mtdparts=sa1100:256k(ARMboot)ro,-(root)  →  有兩個分區
      可以檢視drivers/mtd/cmdlinepart.c中的注釋找到相關描述。
      mtdparts=fc000000.nor_flash:1920k(linux),128k(fdt),20M(ramdisk),4M(jffs2),38272k(user),256k(env),384k(uboot)
-------------------------------------------------------------------------------
其他:
initrd, noinitrd
	當你沒有使用ramdisk啟動系統的時候,你需要使用noinitrd這個參數,但是如果使用了的話,就需要指定initrd=r_addr,size, r_addr表示initrd在記憶體中的位置,size表示initrd的大小。
init
	init指定的是核心啟起來後,進入系統中運作的第一個腳本,一般init=/linuxrc, 或者init=/etc/preinit,preinit的内容一般是建立console,null裝置節點,運作init程式,挂載一些檔案系統等等操作。請注意,很多初學者以為init=/linuxrc是固定寫法,其實不然,/linuxrc指的是/目錄下面的linuxrc腳本,一般是一個連接配接罷了。


------------------------------------------------------------------------------
經常用的bootargs選項

1). 假設檔案系統是ramdisk(image-initrd),且直接就在記憶體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initrd=0x32000000,0xa00000 root=/dev/ram0 console=ttySAC0 mem=64M init=/linuxrc’

2). 假設檔案系統是ramdisk,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ram rw init=/linuxrc’
注意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要在bootm指令中指定ramdisk在flash中的位址,如bootm kernel_addr ramdisk_addr (fdt_addr)

3). 假設檔案系統是jffs2類型的,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 具體是 mtdblock2 還是 mtdblock1 ,看 第幾個分區 有 rootfs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rw rootfstype=jffs2 init=/linuxrc’

4). 假設檔案系統是基于nfs的,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3:/nfs ip=192.168.0.5:192.168.0.3:192.168.0.3:255.255.255.0::eth0:off’
或者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3:/nfs ip=192.1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