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作者:上觀新聞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些如今幾乎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老物件,都出現在了航頭鎮的鄉愁記憶館裡。一個個老物件既是流淌的鄉愁,也記錄了時代的變遷。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暑假的到來,讓鄉愁記憶館的人氣旺了起來。入口處手繪的老式宅門和二八大杠自行車,将人們的記憶瞬間拉回到上世紀。走入館内,早到上世紀五六十年的木質馬桶、竹制碗櫃,再到年代稍晚一點的海鷗相機、音樂卡帶等應有盡有。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侬看,疊隻學步車是你們爸爸媽媽小辰光用額”。57歲的陳梅芳正在給孩子們講述着老物件的用處。

航頭鄉愁記憶館位于長達佳苑長達居民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内,面積約250平方米,展出了500多件老物件。“這裡是按時間脈絡來陳展的,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直延續到2000年左右,其中大部分展品是本地居民捐贈的。”航頭鎮長達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嚴耀軍介紹。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在一處老竈頭前,大學生秦施豪長時間駐足,熟悉的場景勾起了他兒時與爺爺奶奶相處時的美好回憶。“那時候爺爺奶奶在竈頭上燒飯,我就在後面添柴,可是我太皮了,一直往竈頭裡放柴火,結果火太旺了,就把菜燒壞了。”小秦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現在想想那時候還是很開心的。”

近年來,航頭鎮立足于“鹽”“鶴”“家”三大文化命題的挖掘和傳承,啟動“六個一”鄉愁文化工程,具體為編寫一本航頭故事,編撰一套村志,推出一館展示,尋育一批文化能人,保護一批老建築、老樹木和古橋,編撰一本鄉愁校本課程。鄉愁記憶館就是其中之一,旨在通過保護傳統建築、農業遺迹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曆史文脈,留住鄉愁記憶,推進鄉村振興。

三五牌台鐘、煤球爐、黑白電視機……這個擁有滿屏回憶的地方,你去過嗎?

“現在科技發展,生活比以前友善了很多,但是年輕一代也要學習老一輩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秦施豪說道。

“不要讓年輕人忘記祖輩經曆過的苦,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要更加努力學習。”嚴耀軍表示。

TIPS:

預約電話:20935020

責任編輯 鄧清元

文字 徐少巍

攝影 李力

來源 浦東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