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空》變大了:新洩露、細節和星系探索

作者:黑巫帽
《星空》變大了:新洩露、細節和星系探索

嘿,夥計們,我是黑巫帽,歡迎回來。

再過兩個月《星空》就要正式釋出了,如果它和我們在《星空》直播中看到的一樣好,9月份我們就能大快朵頤了。毫無疑問,這将會是一個大作,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星空》又變得更大了,你會怎麼想?

對你來說夠幸運的,大量的重要細節和秘密已經被披露出來了,從全新的洩露的遊戲截圖到遊戲内星系探索和星際旅行是如何工作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将探索圍繞《星空》的各種謎題。比如地球發生了什麼?以及《星空》是否會有高等智能生命。

檢視視訊章節以優化你的體驗。系緊安全帶,讓我們開始吧。

距離《星空》全球釋出還有大約兩個月,會有大量的洩露,假洩露,離奇的傳聞等等出現。我認為現在暫時還不到需藏躲的時候,但是要做好準備,因為故事劇透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出現。

最近我們得到了第一張洩露的遊戲截圖,而且根據其他創作者的說法,這是更大的遊戲視訊的一部分。我本人并沒有擁有它,但是這種東西存在是有道理的,特别是考慮到有大量的品質保證測試人員在玩并確定《星空》準備好釋出。

如果我們看看洩露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細節。例如,《星空》将會有太空AK步槍。在官方截圖和視訊中看到AK步槍并不新鮮,但這确實增加了截圖真實性的證明。

這把武器看起來是某種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槍,很難确定它的具體類型,它看起來更像AK-100,但目前我們隻叫它太空AK。現在在右下角顯示這把步槍有30發彈匣和244發備用彈。

如果我們看左邊的小地圖,玩家在傑米森星球上,在玩家後面的小地圖右下角是聯合殖民地的新亞特蘭蒂斯首都。小地圖上還有大約五個其他圖示,我猜是任務目标以及玩家之前掃描的各種地标和資源。

如果我們看螢幕頂部,它寫着“直接從任務菜單中快速旅行”,你可以通過按Tab鍵來做到這一點,這是一個很酷的提示。希望我們能在設定中開啟和關閉它。

現在,如果你看看地面上的字元,那是一個聯合殖民地安保人員,如果你看看庫存裡的東西,有33發7.77毫米無殼彈,這和Eon手槍以及Grendel PDW所用的彈藥是一樣的。

我們還可以指出,UC安保的盔甲目前似乎不能被拾取,是以也許這些截圖來自遊戲的早期版本,或者可拾取的盔甲是随機的。可能會有一些天賦或東西可以增加拾取盔甲的幾率,很難說,但我希望不是所有東西都是随機的,隻有時間才能證明。

我們可以指出的另一件事是後面的武器掉落,那是Grendel PDW。你可以看到武器的屬性,它有30點實體傷害,30點能量傷害,34點電磁傷害,并且造成10點熱效應狀态傷害和20點輻射傷害。氧氣過濾器也有-25氧氣消耗量。

現在Grendel PDW的價值是935,乍一看似乎很正常,但它實際上證明了關于整個遊戲經濟的一些事情。在以前的貝塞斯達遊戲中,商人能持有的金錢數額較少,但是在《星空》中,經濟似乎得到了提升,因為如果你可以以953信用點的價格賣出一件稀有物品,以及2萬信用點的太空服,想象一下一些商人會擁有多少錢?

我們知道,後期遊戲将需要大量的信用點來建立前哨站和自定義星艦,是以貌似過去不得不快速旅行到多個商人那裡才能賣出所有需要賣的東西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這帶我們來到第二張洩露的截圖,顯示了一個加載界面,左下角有名為Dustin的角色以及2級。在玩家名稱下面有一個提示說“瞄準技能提高了不經瞄準随意開槍時的精度和範圍”,是以這兩張截圖沒有什麼太瘋狂的,但無論Dustin是誰?祝他一路順風。

如你所知,《星空》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答。例如,你能探索星際空間嗎?會有高等智能生命嗎?我稍後會講述我對此的理論。但就目前而言,我想讨論一下我們最近了解的一些新細節,比如系統内探索和登陸行星是如何工作的。

根據最近的發現,當你接近一個行星時,你可以在可玩行星周圍飛行,然後選擇你的登陸目的地。如果你看看Reddit使用者Vinkitsun的這張截圖,你可以看到新亞特蘭蒂斯在螢幕上是可見的,但在截圖發生之前,當玩家接近傑米森行星時它是不可見的。新亞特蘭蒂斯城出現了。

他們說這告訴我,我們可能能夠在星系内自由旅行,而不用從飛行控制器起來,去星圖上選擇目的地。當你探索一個新的或去過一次的行星時,當你足夠接近,它會顯示各種着陸點。

現在我大概猜到我們能夠自由探索星系,這很明顯,但這對星際空間旅行有影響。我希望的是,當你在行星周圍飛行時,你可以設定一個航點或在地圖上标記你想要降落的位置,這會啟動着陸序列。

這帶我們來到下一個發現,那就是行星的比例會和現實生活中的準确相符。我們看到的《星空》的一個關注點是一些行星看起來被縮放了,給人它們比實際更大的感覺。

根據Reddit使用者Nimbulin的說法,情況并非如此。在文章中他們說:“我們實際上有一些證據。根據NASA友善的太陽系模拟器工具,它可以準确顯示木衛一的表面會看起來有多大?是以,把它和《星空》直播中的同樣景象的截圖進行比較。”

他們說“我的模拟器圖像設定為90度視野,而遊戲畫面應該略低一些,确切的值目前不清楚,這讓木星在比例上看起來略大一些。”是以如果我們比較這兩張圖檔,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大小基本吻合。這告訴我們行星的規模會很大。目前還難說我們是否能完全自由探索每個行星,因為我确信會有一些區域無法探索,比如廣袤的海洋、緻命的深坑等等。現在我還沒有完全相信行星的比例,但如果它們确實和現實中相似,對我來說這改變了一切。《星空》真的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大,但最好保持期望合理。我懷疑并非每個行星都會巨大。

既然我們在讨論木星,這引出了我對探索氣态巨行星的一個重要疑問。對于一個像木星這樣充滿氫和氦,核心還是未知數的行星。NASA還不清楚木星是否有固态核心,或者隻是一個非常稠密的物質湯,溫度高達9萬華氏度。是以能探索這樣一個行星的想法看起來很瘋狂。

也許我們可以把儀器或無人機,可能是Vasco(人名),放下去探索這些行星,但很難說。也許我們的宇航服可以承受壓強和高溫,但我非常懷疑。也許會有一些氣态巨行星可以探索,而其他的就不可以,這會降低可探索行星的總數,但隻有時間才能證明。

《星空》有大量的奧秘,特别是圍繞太空探索如何工作。我們可以肯定,就像前面讨論的,系統内探索是可能的,但是星際探索呢?我們是否可以探索星際空間,并具有自主駕駛功能來自由探索星際空間,或者我們隻能在星系之間跳躍?

答案似乎很明顯,但在沒有官方澄清之前,這很難說。是以我很想能使用我的星艦引力驅動,在我想停的時候随意停下,讓我的星艦穿越廣袤的太空,在船内行走,與機組成員交談,整理我的庫存,計劃我的下一次航行。

這給我們帶來了下一個資訊,那就是《星空》将具有自動駕駛功能,你甚至可以指定機組成員來駕駛你的星艦。如果你看看《星空》宣傳片的這一部分,看起來各個機組成員都會有一個叫做駕駛的技能,這直接證明了自動駕駛功能。

就我們現在知道的,Sam Coe(人名)将能駕駛你的星艦,我相信Vasca也可以,是以我們可能需要在故事中達到一個節點才能使用自動駕駛功能。這是我在遊戲中非常期待的一個方面。我們不僅要自定義我們的星艦和前哨站,而且還要建立聯系和指派機組成員進行維護和完成任務。這一切都非常激動人心,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接下來我想讨論一下《星空》的故事背景,地球究竟發生了什麼?各個派系對故事有何影響,我們是否會在遊戲中發現高等智能生命?正如我們聽到托德·霍華德的一些評論,這導緻我相信關于外星人的理論可能是正确的。

如果你看看這個關于我們的太陽系的截圖,你可以看到一個荒蕪的行星,那就是地球。現在,如果你還記得《星空》宣傳片和其他一些預告片,我們知道地球的景象和大氣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有聖路易斯拱門的鏡頭,肯尼迪航天中心的NASA發射台。但是地球發生了什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是像電影《星際穿越》中行星被某種瘟疫摧毀,或者隻是一種全球性的農業疾病?或者更像是核戰争的後果,或者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

我們知道遊戲開始于火星的索洛系統,塞多尼亞城的大型礦場,是以我猜我們會很快得知我們的家園行星發生了什麼?

來到貝塞斯達每款偉大遊戲的核心要素之一,各個派系。我經常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否會被鎖定隻能加入一個派系,或者我們可以加入多個派系。根據首席任務設計師Will Shen的說法,《星空》早期的目标是讓他們希望每個派系的任務線都是獨立的,玩家将通過主線任務體驗到每個派系。

主線任務會給我們每個派系和主要人物的概覽,但他們制作這個遊戲的目标是讓故事更加個人化,影響各派系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強迫你選擇效忠對象。然而,你的選擇會對那個派系的性質和關注的事物産生深遠的影響,是以在你的遊戲過程中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當我想到《星空》的故事會帶領我們到哪裡時,這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有大量的暗示和線索顯示故事會涉及外星人,或者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會有某種高等智能生命。我的意思是,看看《星空》預告片結尾的這個截圖,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外星人,可能是一個高等智能外星人。

當然,它也可能是字元背包上的一隻馴養生物或者類似的東西,或者甚至是章魚博士的機械手臂,但我更傾向于它是一個智能外星人。在與萊克斯·弗裡德曼的一個播客中,托德·霍華德被問到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問題。他說:“這幾乎是我的夢想,就像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内我們發現另一個行星上的生命。”萊克斯插話說:“特别是如果是智能生命,我料想到處都有生命存在”。對此,托德說:“從科學依據來看,确實如此。如果人類在另一個行星上發現智能生命,那就是托德·霍華德的夢想。”

他有完美的機會通過《星空》的故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實作這個夢想。當我對《星空》非常激動的同時,這個遊戲也存在一些擔憂。毫無疑問,《星空》會有各種各樣的漏洞和故障,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些它就不是貝塞斯達遊戲了。

根據托德·霍華德的說法,《星空》的遊戲測試進展順利,它将比之前的遊戲有更少的漏洞,這聽起來不錯,但一旦成百上千萬的玩家上手,一定會出現一些問題。隻要沒有破壞遊戲沉浸感并導緻不斷閃退的嚴重bug,它應該還不錯。

它釋出時我就會親自安裝非官方的《星空》更新檔,這通常可以解決大部分貝塞斯達的問題,但保持謹慎是最好的。我的另一個擔憂是《星空》的整體遊戲循環。遊戲會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于探索和資源收集而不是故事和派系任務?

我希望這兩者能很好地兼顧,但據說《星空》的主線任務隻有30到40個小時,這意味着如果你像我一樣在貝塞斯達遊戲上花費數百個小時,我們在遊戲上的大部分時間将用于探索銀河、勘測行星、建立前哨站進行自動資源開采,最終目标是自定義夢想星艦和将我們的遊戲角色培養到最進階别。

讓我們希望主線任務内容豐富充實,因為後期遊戲似乎從科幻史詩轉向了類似我的世界或無人深空的遊戲方式,别誤會,我确實喜歡這種方式。我隻是希望這些系統足夠上瘾,能像在我的世界中開啟新世界并建立起自己一樣帶來再玩願望。這種方式在我的世界和無人深空中行之有效的一個原因是它們有多人遊戲模式,而《星空》當然不會有。

這段視訊就說到這裡。請在評論中告訴我你的想法。如果你喜歡我對《星空》的報道,請給個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