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日本福岡7月18日(記者周欣 嶽晨星 李嘉)對中國花樣遊泳隊來說,“臨陣磨槍”不是貶義詞,而是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代名詞。17日晚,中國隊憑借臨時增加難度的“生命之光”閃耀福岡,在遊泳世錦賽集體技巧自選決賽中創造曆史,一舉登上最高領獎台。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7月17日,中國隊在得知成績後慶祝。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那一刻,運動員們笑靥如花,中國隊主教練張曉歡淚流成河。“我們總算拿下了這塊分量最重的金牌!”

張曉歡之是以動容,是為了運動員的頑強拼搏,一天之内迅速掌握新難度的動作編排,在比賽中全力以赴,更為巴黎奧運會備戰路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而欣慰。“新規則之下我們能夠獲得新項目的世界冠軍,意義非凡。”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7月17日,中國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技巧自選是8個人參賽的集體項目,原名叫托舉,隻“存在”于2019年和2022年兩屆世錦賽,烏克蘭隊包攬冠軍,中國隊此前從未參賽。2023年花遊實行新規則後有很多新變化,難度更高,風險更大,尤其對運動員“不友好”,任何一個小瑕疵,都會導緻該組動作的難度分值降到基準分0.5分,并殃及整套動作的完成分,成績一下子天壤之别。

更名為技巧自選後,“玩法”從原來的4個托舉技巧動作更新為7個,從全部是女性運動員到每隊最多允許兩名男選手上場。各隊最初都以為金牌是烏克蘭隊的“囊中之物”,其在今年三站世界杯比賽中獲得兩站冠軍并鎖定總決賽金牌。中國隊則在世界杯和總決賽中兩次不敵烏克蘭隊,最接近的一次差距隻有0.5801分,這讓張曉歡耿耿于懷。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2022年6月25日,在2022年世界遊泳錦标賽花樣遊泳集體托舉決賽中,烏克蘭隊獲得金牌。圖為烏克蘭隊在本場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原來,中國隊從去年8月集訓至今,除了增強運動員的個人能力、提高教練員團隊水準,還得到了“跨界支援”:國家跳水隊教練劉峰特别訓練尖子隊員,拉保護帶,強化翻騰、支撐和平衡能力;體能教練趙丹彤發動家人設計和手工制作出适合花遊動作的訓練器材,并針對每一個位置的隊員“量身定制”練習動作;西班牙外教安娜提供國際視角和專家意見;此外還有來自舞蹈、體操、藝術體操、服裝、化妝等不同行業老師的支援。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7月17日,中國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實力大漲的中國隊抵達福岡後,意外發現對手不僅僅是烏克蘭隊,美國隊竟然“異軍突起”:填報的高難度代碼前所未聞,其他各隊也都表示詫異,賽前兩天大家才收到世界泳聯的技術确認通知。

張曉歡介紹,每一個托舉動作訓練都需要精雕細琢和反複磨合,正常情況下不會有隊伍臨時調整。難度第一高的美國隊難度方面比中國隊多出1.15分,預賽成績也僅以2.14分的微小差距略遜于中國隊,決賽一旦“零失誤”發揮就無人能敵。

“我們果斷決定臨時提高決賽動作難度,挑戰不可能:在7個托舉的最後一個托舉中更換底座的結構變化,從6個人托2個人,改為5個人托3個人,這個造型變化可以幫助我們提高0.6的分值,縮小和美國隊的難度分差。賽前我們沒有太多時間磨合,隻能靠運動員的默契配合和在比賽中拼盡全力。我讓他們把決賽當做一場表演,盡情表現,享受過程。他們的表現完美,100分!”張曉歡說。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7月17日,中國隊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據悉,巴黎奧運會花樣遊泳集體項目将由集體技術自選、集體自由自選和集體技巧自選三部分組成,以往隻有技術和自由自選兩項。

“在巴黎奧運新周期裡,我作為主教練,有責任帶領中國隊在新規則下搶占高起點。同時我們也要向美國隊學習,他們對新規則的了解非常充分,在動作設計和難度方面比較讨巧。我們要通過一次次的比賽不斷研究對手,尋找新規則的走向,最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戰術安排和動作編排。”張曉歡說。

“臨陣磨槍”挑戰不可能——揭秘中國花遊實作世錦賽新突破的背後

7月17日,中國隊在比賽中入場。新華社記者夏一方攝

中國花樣遊泳隊還将沖擊世錦賽女雙自由自選、混雙自由自選、集體技術自選以及自由自選四個項目的最高峰。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