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分鐘被騙430萬!AI詐騙怎麼防?

作者:西青區人民檢察院
10分鐘被騙430萬!AI詐騙怎麼防?

随着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各類詐騙模式層出不窮,但最新的AI詐騙,你了解嗎?

近日,標頭警方通報一起利用AI實施詐騙的案件,福州市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鐘内被騙430萬元。據通報,騙子通過AI換臉和拟聲技術,佯裝熟人實施詐騙。

這起案件讓AI詐騙的新型騙局一舉沖上熱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詐騙分子利用AI技術僞造各種資訊,通過仿冒身份、聲音、視訊等多種方式實施詐騙,給公衆帶來了巨大的财産和安全威脅。

AI詐騙手法多樣,你會被親友的臉騙到嗎?

在AI技術的“加持”下,詐騙的成功率竟接近100%。AI技術如何介入新騙局?有哪些新的詐騙方式呢?

聲音合成。詐騙分子通過騷擾電話錄音等來提取某人聲音,擷取素材後進行聲音合成,進而可以用僞造的聲音騙過對方。

10分鐘被騙430萬!AI詐騙怎麼防?

央視新聞相關報道

AI換臉。人臉效果更易取得對方信任,詐騙分子用AI技術換臉,可以僞裝成任何人,再通過視訊方式進行資訊确認,令人防不勝防。詐騙分子首先分析公衆釋出在網上的各類資訊,根據所要實施的騙術,通過AI技術篩選目标人群。在視訊通話中利用AI換臉,騙取信任。

轉發微信語音。詐騙分子在盜取微信号後,便向其好友“借錢”,為取得對方信任,他們會轉發之前的語音,進而騙取錢款。盡管微信沒有語音轉發功能,但他們通過提取語音檔案或安裝非官方版本(插件),可實作語音轉發。

AI篩選受騙人群。詐騙分子利用AI來分析公衆釋出在網上的各類資訊,根據所要實施的騙術對人群進行篩選,在短時間内便可生産出定制化的詐騙腳本,進而實施精準詐騙。例如,詐騙分子實施情感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釋出感情類資訊的人群;實施金融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搜尋投資理财資訊的人群。

10分鐘被騙430萬!AI詐騙怎麼防?

認清AI詐騙陷阱,這些防騙要點請牢記

AI技術的不斷發展,讓防範詐騙的難度提升,導緻眼見不一定為真,耳聽也不一定為實。但AI詐騙并非完全“防不勝防”。

面對如此“狡猾”的詐騙形式,應該如何防範掉入他人精心設計的“陷阱”呢?

首先,加強個人資訊保護,拒絕誘惑。AI詐騙是隐私資訊洩露與詐騙陷阱的結合,是以,要加強對個人隐私的保護,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資訊給他人,不過度公開或分享動圖、視訊等。不管是在網際網路還是社交軟體上,盡量避免過多地洩露自己的資訊,以免被騙子“精準圍獵”。

10分鐘被騙430萬!AI詐騙怎麼防?

其次,提高網絡安全意識,確定各類賬号安全。避免在不可信的網絡平台上下載下傳未知來源的應用程式,不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附件,不點陌生連結,不随便添加陌生好友,防止手機、電腦中病毒,以及微信、QQ等被盜号。

再次,多重驗證,确認身份,避免和防範騙局發生。在涉及金錢、财産等重要事項時,可要求對方提供更多證據,進行更多交流,尤其涉及“朋友”“上司”等熟人要求轉賬、彙款的,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确認,不要未經核實随意轉賬彙款。

轉自:保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