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2023年春晚,我們沒有等來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
春晚播出前,央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張澤群就在社交平台上告訴大家。
李谷一老師因剛剛病愈,身體正在恢複中,她不能出現在春晚的舞台上,為大家唱響那一曲熟悉的《難忘今宵》了。
回顧過往,李谷一老師曾28次在央視的春晚上演唱了《難忘今宵》。
即使2021年,李谷一的老伴肖卓能在春節前幾個月離世,她依然帶着晚年喪偶的悲痛登上春晚舞台為大家獻唱,可見老藝術家情操之高尚。
晚年喪偶,孩子稱母親為“李老師”
2021年,牛年的春晚即将結束之際,李谷一老師面帶笑容,深情地為大家演繹了春晚結束曲——《難忘今宵》。
很多人不知道,彼時,她依然沉浸在痛失老伴的悲傷中。
雖然李谷一與丈夫相伴到老,但丈夫離世後,她的心裡卻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李谷一曾在多次在公開場合,提起自己對家庭的“不負責”。
80年代初,李谷一是家喻戶曉的歌唱家,她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事業中;她的丈夫個軍人,很少有空在家。夫妻倆結婚後,聚少離多。
李谷一和丈夫的孩子名叫肖一。
肖一從小跟着奶奶長大,父母在她的成長道路上一直缺席。對此,李谷一感到無比愧疚。
2017年,李谷一參加了一檔節目,節目中,她滿眼自責地說道:“我不是一個賢妻良母。”
李谷一還曾向外透露,肖一因怨恨自己沒有給過她足夠的陪伴,竟然拒絕叫自己媽媽,而是用“李老師”三個字來代替。
對于孩子的任性,李谷一不但沒有任何責怪,反而感到愧疚與心痛。
别人家的孩子每天都有父母陪在身邊,肖一常常幾個月才能見到媽媽一次。
肖一最盼望的事竟然是生病,因為生病的時候,媽媽會回家陪伴她。
有一次,肖一病了,她立刻給媽媽打電話,本以為媽媽會和往常一樣盡快趕回家。
然而,那天李谷一有一個重要的晚會要參加,她認為女兒感冒了,讓爺爺奶奶帶着去看病就行了,可是,那一次,肖一在醫院昏迷了兩天兩夜。
李谷一得知消息後吓壞了,但她仍然沒有抽出時間回家,隻是給丈夫打了個電話,讓丈夫把女兒帶到海軍總醫院看病。
丈夫能了解妻子,也十分支援她的工作,并沒有責怪她不顧家庭,反而一次次“縱容”她為了事業,抛下家庭在外奔波。
李谷一在另一檔節目中說道:“我沒有盡到一個做妻子的這種責任,溫馨、溫柔、甜蜜、親愛、甜蜜都沒有。”
2020年,丈夫因病去世,李谷一倍受打擊。
回顧過往,她這才發現自己丈夫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
經曆了傷痛,自責,李谷一才終于重新振作了起來。
耿直的藝術家
她孩子對李谷一的評價十分精準。
雖然李谷一的歌唱事業非常成功,但她的職業生涯并非一帆風順,若不是堅強勇敢,她恐怕不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1980年,李谷一為《三峽傳說》演唱了插曲《鄉戀》,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她運用了“輕聲唱法”。
然而全新的演唱方式并沒有得到業内人士的認可,有人說,《鄉戀》是靡靡之音,是“流氓音樂”,“廁所音樂”。
李谷一之是以沒有選擇當時特别流行的“氣聲唱法”,是因為她認為,音樂是需要創新的。如果所有的歌曲都采用“高、響、硬”的腔調演繹,根本無法唱出歌曲的情感。
《鄉戀》這首歌重點在于抒發情感,是以必須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
李谷一(左)
李谷一的堅持為《鄉戀》招來争議,最終,這首歌被禁唱了。相關部門多次批評李谷一,并要求她寫檢查。
1983年,央視舉辦了首屆春晚。當時李谷一還沉浸在《鄉戀》的“失敗”中,總導黃一鶴卻要求李谷一去參加春晚。
春晚的現場,央視開通了電話熱線,鼓勵觀衆打電話點播節目,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觀衆都通過熱線電話,要求李谷一演唱《鄉戀》。
當時的廣播電視部部長吳冷西犯了難,《鄉戀》可是一首禁歌呀,他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讓李谷一登台演唱《鄉戀》。
在春晚的舞台上,李谷一堅持用自己的“輕聲唱法”,演繹了《鄉戀》,這首歌解禁了。
《鄉戀》解禁後,很多人才終于有勇氣道出自己的心聲。
有人說,《鄉戀》是新時期大陸的第一首流行音樂;也有人說,這首歌是中國歌壇上的第一批抒情歌曲之一;還有人說,李谷一是抒情歌曲的先驅者之一。
除了《鄉戀》以外,李谷一大膽地接受了作曲家張藜的合作。
1984年,張藜創作了《我和我的祖國》,當時,張藜身份敏感,很多歌手都不敢唱他的歌。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首難得的好作品,張藜希望這首歌能被大衆認可,他找到了李谷一,試探着問:“你敢不敢唱我創作的這首歌?”
沒想到,李谷一看了看曲譜,立刻大方答應下來:“唱!有什麼不敢唱的!”
有了李谷一的演繹,《我和我的祖國》成為了流傳多年的經典,這首歌名揚中外,可以說,所有的華人都對這首歌懷有特殊的情愫。
至今,許多海外遊子聽到這首歌,仍會熱淚盈眶。
事實上,就連我們最為熟悉的《難忘今宵》也是因為李谷一的堅持和勇敢才存留下來的。
1984年,央視春晚的總導演黃一鶴找到詞作家喬羽,希望他能寫一首适合在春晚結尾時演唱的歌曲。
黃一鶴提出,歌詞要有家人團聚,祖國團圓,以及對未來報以美好希望的内容。
喬羽按照黃一鶴的要求,在歌詞裡展現出了主題思想。黃一鶴又找到作曲家王酩,讓他為這首歌譜曲。
王酩寫好了曲子後,導演組内部有人提出,這首曲子太抒情了,不适合在央視的春晚上演唱。
盡管前一年的春晚,李谷一的《鄉戀》赢得了大衆的喜愛,但導演組還是認為正式的場合應該演唱“高、響、硬”的歌曲,曲調一定要宏偉大氣。
李谷一依然堅持歌曲要抒情的理念,不顧導演組的聲音,堅持錄下了王酩譜曲的《難忘今宵》。
之後,幾乎每年的春晚上,我們都能聽到李谷一深情演繹的《難忘今宵》。
一嫁恩師,二嫁粉絲
在事業上,李谷一堅持自己的理念,對藝術報以執着的追求,而她的執着卻并沒有得到第一任丈夫的了解。
學習聲樂前,李谷一一直從事表演專業。
1967年,23歲的李谷一遇到了27歲的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
二人初次見面,金鐵霖決心要收李谷一為徒,他認為李谷一的嗓音非常獨特,隻要自己悉心培養,她一定能夠成為出色的歌手。
當時,金鐵霖并沒有得意門生,他曾說:“我是金氏教育法第一人,如果沒有李谷一這個學生,金氏教育法不會成功。”
金鐵霖沒有看錯李谷一,在他的耐心培養下,李谷一的唱歌功力越來越強,她成為了第一個能夠诠釋“金氏唱法”的歌手。
二人也在相處的過程中,産生了男女之間的感情,這對師生變成了戀人,最後結為夫妻。
結婚後,李谷一因為《鄉戀》這首歌,遭遇了事業上的沉痛打擊。就在負面評論鋪天蓋地之時,金鐵霖卻沒有挺身而出,為妻子說上一句話。
李谷一并沒有責怪金鐵霖,她認為,婚後彼此的感情疏離是因為自己忙于事業,如果兩人能要一個孩子,感情一定會回溫。
可是,聚少離多的二人經過努力,卻依然沒能等來愛情結晶。
金鐵霖并沒有安慰妻子,反而說:“咱倆就沒有要孩子的命,你另謀高就好了。”
李谷一聽到這句話,明白了金鐵霖的意思,盡管她不想離婚,但丈夫已經鐵了心要跟她分道揚镳,最終,二人的婚姻還是走到了盡頭。
離婚後,李谷一隻能把心思寄托在事業上,她一年四季都在各地奔波,忙于演出。
這時候,李谷一的第二任丈夫出現了。
他是李谷一的粉絲,幾乎李谷一每一次演出,他都會出現。雖然李谷一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卻總是手捧鮮花,在台下為李谷一喝彩。
感情就是這樣,時間久了慢慢就會走到一起。
二人結婚一年後,就有了女兒肖一。
盡管李谷一得償所願,有了美滿的家庭,但她還是不忘事業,丈夫也始終支援着她,二人獨處的時光雖不多,卻成為了相伴一生的愛侶。
如今,李谷一已79歲了。去年有網友拍到她在機場的照片。
照片中的李谷一身穿花襖,頭戴棗紅色帽子,看上去十分精神。
網友注意到年近80的李谷一還穿着高跟鞋,不由贊歎,老藝術家的衣品時髦亮眼。
還記得年初,張澤群在社交平台上談到李谷一剛剛病愈,身體虛弱,是以才缺席春晚。并表示期盼來年春晚李谷一能登台表演。
張澤群道出了大家的心聲,相信大家也和他一樣,無比期待再次在春晚的舞台上聽到李谷一老師的那首經典歌曲《難忘今宵》。
希望李谷一老師将來健康幸福,為我們帶來動聽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