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1. 取位址運算符&

       取位址運算符&是單目運算符,其結合性為自右至左,其功能是取變量的位址。在scanf函數及前面介紹指針變量指派中,我們已經了解并使用了&運算符。

  2. 取内容運算符*

       取内容運算符是單目運算符,其結合性為自右至左,用來表示指針變量所指的變量。在運算符之後跟的變量必須是指針變量。需要注意的是指針運算符和指針變量說明中的指針說明符 不是一回事。在指針變量說明中,“”是類型說明符,表示其後的變量是指針類型。而表達式中出現的“”則是一個運算符用以表示指針變量所指的變量。

    main(){

    int a=5,*p=&a;

    printf (“%d”,*p);

    }

    ……

    表示指針變量p取得了整型變量a的位址。本語句表示輸出變量a的值。

    3.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4.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5.記憶體管理不同

    大尾:小尾: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6.結構體:

    struct fraction{

    int num;

    int denum;

    };

    fraction pi;

    pi.num=22;

    pi,denum=7;記憶體結構如下: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7.數組:

int array[10];

小定理:

(1) array=&array[0];

(2) array+k=%array[k];

(3) *array=array[0];

(3) *(array+k)=array[k];

8.指針

程式設計範式第三課

int x=7;

int y=117;

swap(&x,&y)

swap(&x,&y){

int temp = *ap;

*ap=*bp;

*bp=temp;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