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休國文教師輔導孫子作業,竟然得了抑郁症!面對“多門不及格”的現實世界,心态失衡了

作者:引力播新聞

奶奶自己就是退休教師,本以為在自家孫子的教育方面,能夠“得天獨厚”給予輔導,但是無奈小男孩的成績實在不理想。今年春季學期剛剛結束,孫子的多門考試不及格,讓這位蘇州奶奶壓力倍增——自己整天陪着輔導作業,辛苦不說,孩子成績依然提升不上來;如今還得到兒媳婦的“冷眼”,家庭沖突再次加劇——讓這位奶奶直接患上了輕度抑郁症。

今天上午,在姑蘇區蘇錦街道社群教育中心的心理輔導室内,這位奶奶委屈得直接哭出了聲。“我就想不通,怎麼就教不好,年輕時候‘優秀教師’‘先進班集體’,我什麼榮譽沒拿過?怎麼到我家‘崽崽’身上就不管用了!”

“我白天要給他們‘買汰燒’,晚上還陪着孫子做作業,其他老太太都是廣場舞、健身操,我自己一點空間都沒有了,兒媳婦還怪我教不好。”

“我現在退休老師群裡都不敢說話,其他老同僚都在‘曬’孫子孫女‘三好學生’,我自己卻培養了個‘留級生’!”

在一聲聲的自責中,奶奶放聲大哭。而一旁的國家二級心理教育訓練師莉瑾老師,輕輕撫摸老人的背,沒有打斷老人的話語,繼續傾聽。

原來,這位奶奶是蘇州某國小退休國文教師,在崗時工作認真,成績突出,如今也是桃李滿天下。“每年都有許多學生來看我,他們中的很多如今都已事業有成,我看着他們的模樣還能想起他們小時候的調皮樣子呢。”在奶奶當老師的那段歲月中,每個調皮的孩子都能夠被奶奶教育,慢慢成長,漸漸熱愛學習,都能收獲不錯的成績,“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教的孩子,成績有高低,但是最差的也沒有不及格的。”

可是如今,面對自己的孫子“崽崽”,她再次泣不成聲,“你要說笨吧,他爸爸媽媽都是大學畢業,基因上也不會太差,你起碼不會不及格吧。”奶奶一邊擦着眼淚,一邊說,“我兒子是工程師,兒媳在銀行上班,兩人工作都不錯,可是這個孩子怎麼就學不好。”

“她數學最差,我就一遍一遍反複教;國文我最擅長的,從詞語默寫到背誦課文,逐一‘過堂’,可是孩子就是‘前教後忘記’。這次期末考試,國文數學都不合格……”

在奶奶的傾訴中,莉瑾老師獲悉,奶奶一家三代,都住在姑蘇區蘇錦街道,因為兒子兒媳平時工作較忙,是以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奶奶負責照料,從生活至學習,奶奶都是無微不至。然而随着這次春季學期結束,馬上升四年級的“崽崽”再次多門考試不合格,直接引爆并更新了家庭沖突。

兒媳嫌棄老教師“教不好”,想要另覓“輔導班”——但是當了一輩子老師的奶奶臉面挂不住,“我自己當老師的,孫子考試不好,還要再花錢去外面教育訓練班?我這臉擱哪去?”

老人也責怪兒子兒媳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顧,“一天到晚外面應酬,還要怪我不會教。”“我一心全撲在家裡,他們兩個不孝兒。”“我現在在家就會心慌,渾身沒力。”“晚上失眠,每天要服用安定才能勉強睡一會兒。”

随着對話的進行,莉瑾老師發現奶奶已經出現輕度抑郁的症狀。當看到奶奶傾訴結束,剩下的言語隻有抱怨後,莉瑾老師打斷了老人的話語,開始安撫。等待奶奶情緒稍微平複後,莉瑾老師又拿出沙盤、OH卡,引導奶奶做深層次放松,并嘗試分析其心理内在失衡原因:過高的期望值,與一時難以實作的現實差距。

“老人一開始就強調自己曾經是‘優秀教師’,之後還有‘優秀學生’來看望,自己的兒子兒媳也是‘事業有成’,再有老同僚孫輩的‘三好學生’,這些都是她内心潛意識投射,希望自己的孫輩也能達到的。”莉瑾老師說,“但是面對‘多門不及格’的現實世界,她的心态失衡了。”

與此同時,家庭因孩子教育問題而産生的婆媳沖突,讓奶奶從原本儒雅的優秀教師,變成了一個吵吵嚷嚷的“惡婆婆”,“這些是她不想看到的,但是又被推動着在發生的。”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家庭關系和心理情緒越來越差,也是以讓老人出現了抑郁的症狀。

在莉瑾老師建議下,奶奶需要多次參與蘇錦街道開設的心理沙龍課程,多參與社交,“我們這邊每周開設一次《情緒釋放與壓力管理》心理沙龍,另外,還有線上直播課,在家也可以和我們心理老師面對面交流,多一些社交,不要過多地圍繞家庭轉,我們老年人盡管退休,但是依然有自己的生活。”

經過此次第一次的心理疏導,奶奶的情緒明顯得到了平複。至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莉瑾老師坦言,“你可以嘗試放手一下,您帶了三年,目前看效果的确不大理想,那麼讓‘崽崽’的爸爸媽媽去想想辦法,我想你們祖孫三代的目标應該是一緻的,那就談不上沖突。”

奶奶表示,回家将開一次家庭會議,樹立共同家庭目标。而莉瑾老師也表示,可以提供“視訊支援”,“你們可以随時打我微信視訊電話,我們用科學的方法,一起直面心理。”

蘇報融媒記者采訪時獲悉,如今随着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出現各類心理問題,需要及時的心理幹預。針對此,姑蘇區蘇錦街道社群教育中心在積極開展各類服務于社群居民、老年人、青少年活動教育訓練的同時,也關注到了廣大居民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退休國文教師輔導孫子作業,竟然得了抑郁症!面對“多門不及格”的現實世界,心态失衡了

該中心每月開展的“便民服務日”中特設了現場公益心理咨詢,居民朋友們紛紛來訪,最常見的心理咨詢話題有婆媳關系、隔代教養、親子關系、個人成長問題等。

蘇錦街道還每周開設一次《情緒釋放與壓力管理》心理沙龍,運用繪畫、沙盤、OH卡和讀書會等形式,幫助老年居民認知情緒、感受情緒和接納情緒。

退休國文教師輔導孫子作業,竟然得了抑郁症!面對“多門不及格”的現實世界,心态失衡了

今年5月,蘇錦街道還推出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線上直播,通過心理咨詢師團隊接觸的真實案例講解和分析行為背後的動機,深入淺出地帶着大家一起學習心理學底層邏輯,并給出生動的日常使用場景。目前已完成直播的有《退休後夫妻為何沖突多》《為什麼老伴總是先斬後奏》《人到老年,小心呵護夕陽情》和《照顧患病家人時,如何照顧好自己》等熱門話題。

退休國文教師輔導孫子作業,竟然得了抑郁症!面對“多門不及格”的現實世界,心态失衡了

接下來,該中心還将推出《子女成人:把生活還給孩子》《待人處世:一份豁達一份安然》《延年益壽:養生從養心開始》等系列主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為化名)

(蘇報融媒記者 李淵 文/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