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标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的誤區

最近,

一個關于标準價和移動平均價的話題,

在InweHub平台裡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引發這個讨論的正是

高林旭

老師。

下面就來看看他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文 | 高林旭

大家都知道,在SAP系統中,物料的價格控制有兩種:标準成本(S)和移動平均價(V)。如果有人問你,選擇标準成本有什麼效果?我想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選擇标準成本後,物料的入庫、出庫都會按照一個既定的标準成本來計算庫存移動的價值。

果真如此嗎?

我們來看一個示例:假設某個物料幾經移動後,目前在物料主資料中顯示的資訊如下:

标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的誤區

那麼,下次消耗1EA時,它是按照标準成本3.33移動的嗎?

其實不然,我們假設目前的3EA庫存分三次消耗,每次消耗1EA,如果每次都是消耗掉3.33的價值,那麼,三次消耗後,物料A01的數量變為0,而庫存價值還剩餘0.01。這顯然不符合業務邏輯——數量全部消耗完畢,其庫存價值也應該消耗完畢。

為了符合業務邏輯,系統應該怎樣表現呢?我們用以下表格來說明:

标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的誤區

上表中,庫存單價一列始終由系統根據目前價值和數量計算,并作為下一次的發貨的單價。

也就是說,每次發貨時,采用的是實時的庫存單價,而非事先設定的标準成本。比較典型的就是以上的次序3(第二次發放1EA),并沒有按照3.33來計算移動價值,而是按6.67/2=3.335來計算,計算完價值後,再保留兩位小數四舍五入。這樣,就確定了最後剩餘數量和剩餘價值都能同時為0。

是以,這裡的發貨價值,既不是簡單的公式:

發貨價值

 = 發貨數量 * 标準成本

也不是:

發貨價值 

= 發貨數量 * round(發貨前剩餘價值/發貨前剩餘數量,2)

準确地表示,應該寫為:

發貨價值

 = round(發貨數量 * 發貨前剩餘價值/發貨前剩餘數量,2)

用語言綜合表達,就是:選擇标準成本後,物料的入庫會按照既定的标準成本執行,而出庫則取決于目前的“不舍入”的庫存單價。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入庫時,系統采用一個庫存價值,而沖銷該物料憑證時,系統又使用另一個價值,結果在沖銷憑證中,出現了差異科目(PRD-PRA科目的應用)。有關此問題,需要另一篇文檔來說明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移動平均價。怎麼來了解移動平均價的應用?你可能會說:物料在每次入庫時,根據目前的庫存價值和庫存數量形成最新的移動平均價;在出庫時,系統會按照這個最新的移動平均價出庫。

恭喜你,你又答錯了!

在後半句上,表述不嚴謹:出庫時,其實是按照“不舍入”的移動平均價來計算價值,而後再四舍五入為兩位小數。它并不是使用我們在物料主資料上看到的保留兩位小數的移動平均價直接計算。這一點上,和前面标準成本控制的邏輯相同,原因也相同。不再贅述。

在前半句上,有兩個錯誤:第一,對于采購物料而言,發票校驗也是可能更新移動平均價的;第二,物料出庫也可能導緻移動平均價的變化。第一個錯誤比較好了解,下面着重講第二個錯誤。

我們仍然使用上面的案例來說明,隻不過此次假設物料是使用移動平均價控制。

标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的誤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次序2(第一次消耗1EA時),由于庫存單價變為了3.335,是以此時的移動平均價也發生了變化,變為3.34(因為要保留兩位小數)。這說明,在出庫時,系統并不隻是被動地使用新的移動平均價,它同時還可能導緻移動平均價的新變化。換句話說,移動平均價不隻是在收貨的時候得到更新,在發貨時,也有可能得到更新。

基于這樣的了解,我們再回過頭來看SAP Library中關于移動平均價(moving average price)的定義:

A price that changes in consequence of goods movements and the entry of invoices, and which is used to valuate a material.

The moving average price i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value of the material by the quantity of material in stock. It is automatically recalculated by the system after each goods movement or invoice entry.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這裡提到的是goods movements and the entry of invoices,而沒有局限于“收貨”這一種情況。

是以,準确地講,移動平均價的應用應該表述為:每次庫存移動和發票校驗時,會更新移動平均價;而“不舍入”的移動平均價會用于計算下次發貨時的價值。

由此,我們不得不感慨,在SAP的了解和應用中,如果隻是浮在表面,往往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快去InweHub關注

高林旭

吧!

點選檢視高林旭的名片

标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的誤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