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産行業主資料建設項目思考

伴随集團企業的業務發展及資訊化的持續建設、資訊系統不斷建立,資料不統一、資訊孤島現象越來越嚴重。房地産集團企業的資訊化也是如此,在房地産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業務環節均圍繞着地産項目,項目是支撐集團發展的重中之重,每一個業務系統中均有項目的涉獵,對房地産項目的統一是房地産企業迫在眉睫的需求,如何實作統一項目在不同業務部門中的叫法,統一不同的業務次元關心的名額資訊,屏蔽各業務部門擷取相同項目的名額數值不同的情況,标準化管理項目的業務環節分期,是房地産企業共同的困境。

為支撐房地産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亟需對企業沉澱的資料進行治理,保證基礎資料統一、标準、準确。基于标準、規範的行業主資料,來規範企業内部的管理,統一資料的标準、口徑,實作資料的唯一性、标準化,以企業的資料為核心搭建企業資料的中心,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撐、不斷修煉内功。

資訊化曆程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在資訊化建設過程中都需要經曆系統從無到有的建設階段,基于一定的建設基礎逐漸整合應用系統達到整合期,實作資料內建、應用內建,結合建設期及整合期的資訊化成果使企業資訊化建設過渡到提升期,建立企業統一資訊化标準,提升企業資訊化的價值。

1 建設期

企業資訊化在建設期打破從無到有,脫離紙質辦公,實作生産系統、業務系統、管理系統的搭建,進而一定程度的為員工節省辦公時間,提升企業員工的辦公速度。通常在地産行業中會以核心業務部門優先發起管理需求,資訊部結合業務部門需求采購、建設應用系統。

典型的資訊化順序為先管理系統如:财務管理(财務系統)實作公司的财務賬目的管理;辦公管理(OA系統)将公司的審批流程、日常檔案彙總統一管理;人員管理(HR系統)實作公司的人力、薪資的動态管理。員工在體會到系統辦公的便捷後各業務部門發起建設業務管理系統如:銷售部(銷售管理系統)實作公司的房源銷售,客戶資訊的管理;成本部(成本管理系統)實作公司項目的成本估算,與銷售結合由成本影響銷售價格的定義;采購部(采購管理系統)實作公司供應商、采購資訊的管理,通常與成本管理合并在同一個ERP中;營運部(計劃管理系統)實作項目的工期各裡程碑節點,各階段名額及名額完成情況的管理等。

建設期的特點是系統價值能夠快速凸顯,應用系統能夠滿足房地産企業目前的業務發展訴求,一定程度上支撐企業的業務發展。但是伴随着資訊化系統的建設的不斷增加問題也不斷湧現,一方面資訊化系統的建設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的業務變化,另一方面處于建設期的企業資訊化面臨業務豎井的困擾,資訊化系統縱向獨立、并未實作橫向之間的貫通,逐漸出現資訊孤島的現象。

2 整合期

基于建設階段的成果及回報的問題,企業資訊化逐漸過渡至第二個階段——整合期。在整合期打通系統之間的壁壘,實作企業應用系統之間的資料內建、應用內建、業務內建、流程內建等。例如:采購一體化:實作采購過程中從定标至成本核算至合同金額的同步,再由簽訂的合同金額回寫至成本核算中;業财一體化:實作集團發生的費用(成本、報帳等)與财務賬目實作财務金額的自動同步,友善員工進行賬務彙總,避免因人工造成的問題,降低統計的準确率。

基于業務的整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建設期的豎井問題。伴随整合逐漸的深入問題也呈現出來,由于前期缺乏标準指導,資料整合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造成後期內建難度比較大,內建模式難以維護,維護的成本越來越大,并且随着業務系統的不斷使用,資料不一緻,資料不能共享,跨部門之間多部門之間的資料管理問題也陸續浮出水面。

3 提升期

融合建設期及整合期的資訊化成果以及暴露出的資料治理問題,企業資訊化進入到提升期。實作為企業沉澱的業務資料,比如:地産核心業務的地産項目、客戶資訊、供應商資料、合同資訊等建構統一管理标準,建立資料統計口徑,提高業務資料品質,明确資料責任中心,形成企業的資料中心。

結合管理規範後的資料進行資料分析搭建,建構以項目為中心的分析體系,将資訊共同錄、資料天天看、營運時時抓的理念真正的落地,更大程度的進行資料價值的挖掘,實作以資料為驅動的戰略營運管理體系,将資訊化應用系統的價值最大化,搭建大整合、大平台的應用中心,建構資料中心,在規範化管理的同時實作智能決策輔助,用數字決策。

面臨的挑戰

在地産行業中均是以項目營運為中心,以客戶銷售為市場導向,以産品傳遞為收益手段,進而形成項目規劃、産品生成、産品到客戶三條業務主線。三條業務主線的管理過程中同樣面臨着挑戰,雖然業務部門内部管理相對規範但是跨部門管理規範匮乏,專業系統中資料存在不完整、缺失、備援的現象,各管理部門業務統計口徑不一緻難以實作資料資訊的共享。

1 标準不統一

在房地産不同的業務環節中,多部門、多個系統之間分散管理主資料,導緻資料品質差,增加企業的資訊化成本,降低決策的效率。目前更多的房地産企業面臨的問題是資料标準不統一、無标準、責任分工不明确;不同的業務環節按照自身關心的資料名額進行定義、錄入資料,造成同一資料錄入不一緻,沒有統一管理的标準,資料割裂無法為決策進行有力的支撐。

在地産行業的業務中最核心的就是項目,在房地産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從項目的投拓、立項、設計、銷售、核算需要由不同的專業部門進行統計,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的階段名稱不能統一。同樣的項目在投拓階段名稱可能是“XXX地塊X号地”,項目正式立項後可能叫“XXX項目”,而在銷售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營銷,會美化項目名稱可能成為“香案美域”。由于命名标準不統一造成在項目最終結算時不能夠快速、準确、有效的完成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資料統計。

2 資料不完整

各部門之間關注的業務名額不同,業務部門中成員錄入資料不規範,對資料的價值重視程度參差不齊,是以部門中沉澱的核心業務資料會出現不完整的情況,相同的資料資訊在不同的業務部門中備援存儲。不能夠有效、完整的收錄資料資訊,造成業務資料的價值難以有效的呈現。

客戶、供應商資訊對于地産企業同樣是重中之重的資料,但是目前大多數未進行主資料建設的企業客戶資訊現狀較差,有些聯系方式為空,有些通信位址為空,資料錄入不完整、不全面。基于未進行治理的資料很難建構企業客戶群,資料品質不足以支撐企業資料分析,嚴重影響業務資料價值的發揮。

3 資料難共享

由于資料在各業務部門中缺乏統一定義及标準,且跨部門業務資料統計不一緻,資料來源多、資料差異大、資料品質差。資料品質未建立相應的資料标準及資料品質的考核管理部門及崗位人員,資料責任不清,難以實作資料共享使用,資料不一緻,導緻資料難以有效共享及快速進行業務溯源。

同樣以地産項目為例,無論是在項目的設計階段還是在成本測算階段均會生成多個版本的資料,并且成本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後面的采購及銷售的定價,進而直接影響項目的收益。不進行主資料治理,資料不能實時共享,項目部門之間交換資料需要通過人為索取的方式,這樣資料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在後續的過程中影響不斷加大,影響集團的項目收益。

主資料建構

為解決上述房地産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解決跨部門、跨系統、多種類的資料無标準、不完整的管理現狀,實作資料可共享。一方面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需求将具有高業務價值及多部門共享使用的資料建立主資料管理标準,實作核心業務資料标準化、模型化、規範化的管理與管控。另一方面需要全集團提升對資料重要性的認知,配合管理規範共同促進主資料的建設。

1 統一管理标準

通常在地産行業中主要涉及的主資料除基礎的組織、人員、崗位外,業務型主資料主要包含項目、合同、客戶、供應商、産品(業态)。同樣在主資料标準定義的過程中結合業務部門使用或沉澱下的已有規範,統一各資料的術語定義,明确各類主資料的編碼規則、資料結構、資料權限(通路權限、維護權限等)、資料管理流程。

地産企業在業務項目管理過程中結合主資料建設為企業定義主資料管理标準,整合、調整、規範已經沉澱的資料,為後續建設的資料建立标準,按照統一的标準進行建立,保證資料的唯一性、完整性。

2 确認管理模型

結合定義的企業标準化管理,需要根據地産行業典型的業務主資料定義相關的管理模型。将主資料從各個業務系統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集中的資料資源,實作核心資料的統一維護,保證各個應用間的核心資料的一緻性。

在主資料建構過程中結合主資料管理平台中預置模型,快速配置搭建主資料管理模型。

  • 項目主資料會被多類主資料關聯使用,通常在主資料建構時選取為樹形管理模型,一方面直覺展現集團下項目資料資訊,同時也友善交叉引用與使用。
  • 供應商主資料通常采用簡單清單管理模型,在配置模型過程中能夠引用項目主資料,明确不同供應商所服務的範圍。
  • 客戶主資料通常采用樹及清單管理模型,其中樹為項目樹,清單來維護及顯示客戶資訊,一方面能夠直覺查詢目前項目下的客戶群,另一方面也避免客戶混亂的情況發生。
  • 房源主資料通常采用樹及清單管理模型,其中樹為項目樹,清單進行定義、維護房源資料資訊。
  • 産品(業态)主資料由于産品的類型較為固定,變化率極低,是以通常是作為枚舉類型的參考資料,被房源主資料所引用。

3 規範管理制度

在主資料建設的過程中輸出主資料的管理标準,在梳理标準的過程中倒逼企業目前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建立資料标準的同時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結合資料的管理标準規範與品質安全保障體系搭建資料的管控平台,在主資料管理過程中建立标準,實作企業核心資料的标準化管理,搭建資料标準化管控平台,将沉澱下的項目、客戶、供應商統一管理,資料實作縱向管理的同時落實橫向的打通,為企業的後續發展及業務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項目主資料:統一項目編碼規範(主資料辨別+類别+流水号,如:P11000001,P項目辨別,11項目類别,000001流水号),定義項目管理的範圍及項目的屬性,明确項目維護管理流程,通常由投拓部進行建立、設計部、營運部、成本部、銷售部分别完善對應業務名額。
  • 供應商主資料:規範供應商唯一辨別(包含個人及企業)個人通常用身份證ID,企業通常為三碼合一的辨別,供應商可以自主注冊也可以引入建立,由采購部門員工後續完善相關資訊。
  • 客戶主資料:确認客戶的唯一辨別(包含個人及企業),通常為銷售部門在客戶到訪時進行資訊的錄入,在後續跟進過程中不斷完善客戶資訊。
  • 房源主資料:确認房源的唯一辨別及編碼規則,由設計部門将資料提供至銷售部門,銷售部門業務人員實作房源資訊的初始化錄入,後續其他需要引用房源的系統能夠通過唯一辨別擷取統一的房源資訊。
  • 産品(業态)主資料:建立統一的編碼體系,産品資料相對固定,通常由設計部門提供由資訊部門進行錄入、維護。

需要注意的是主資料的有效治理不僅僅依賴于企業資訊化的發展水準,更加需要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力的落實及相關參與的業務部門的全力配合及嚴格的執行。

建設的意義

基于主資料的管理與建構實作企業中的核心業務資料标準化、流程化、統一化的管理。基于主資料實作業務資料的跨部門共享,保證資料的一緻性、完整性及準确性。為建構企業的資料倉庫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撐,基于主資料沉澱的核心資料結合相關業務資料進行資料價值的挖掘,共同助力企業的發展。

1 資料源頭統一

房地産主資料建設的意義之一即統一管理資料,實作業務資料的統一維護,無論是多源頭的業務資料還是獨立源頭亦或是無源頭的資料均能夠實作資料的統一标準化管理。各個業務環節對于資料的管理标準是統一的,在資料的全生命周期中由各自的業務負責人對資料的品質、變動、調整進行把控與管理。

通過資訊化标準建立與主資料管理相結合實作基于标準體系的資料治理,為地産企業搭建資訊分類及編碼标準,實作編碼标準管理、編碼資料維護;定制資料存儲标準用于指導資料存儲倉庫的建設;建構資料傳輸與交換管理标準指導完成消息的封裝和解析;建構資料采集标準,規範化資料内容、格式、類型;基于資料标準實作管理标準精細化,建設可落地标準實作規範化、精細化、标準化管理。

2 資料全面唯一

遵循已建立的主資料标準規範,統一資料管理,規範業務人員對資料錄入的規範性,結合主資料實施人員對業務人員的教育訓練,進一步規範業務人員的錄入方式,形成地産企業中管理體系與管理标準互相結合、相輔相成的模式。

通過主資料的統一管理實作資料的全面性、唯一性、完整性的保障。結合業務主資料的管理規範,各個業務主資料的相關負責人基于明确的管理規範,有效的完善、規範房地産企業的核心業務資料。保障企業沉澱的業務資料品質是可靠的、内容是完整的、資料是唯一的,最大化的發揮資料的業務價值。

3 建構企業分析

基于規範化管理後對品質較好的資料,進行企業資料中心的搭建,結合企業的管理需要建構企業分析模型,如:成本趨勢分析,營收利潤對比,項目進度跟進,項目大事記等。一方面便于企業高管實時掌握營運資料的變動,另一方面結合企業的營收比率有效的調整企業的營運、銷售、招商等推廣方案,實作企業利益最大化,資料價值凸顯化。

當然分析不僅僅拘泥于企業内部的資料,在企業内部資料建立的過程中可以引入外部資料,實作行業内資料的對标分析,支撐企業的資料分析實作以數字驅動企業的決策及業務的創新,助力企業更好的發展。

4 未來建設支撐

基于主資料管理模式結合對應的管理平台實作資料的單點維護、集中存儲、統一分發、實時監控。同時結合資料的管理标準規範與品質安全保障體系搭建資料管控平台,實作主資料管理。為房地産企業将沉澱下的項目、客戶、供應商統一管理,實作資料縱向管理的同時落實橫向的打通,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資料管理的真正價值在于對房地産企業未來長遠資料環境的影響。将企業沉澱的核心業務資料進行有效的整合、貫通、共享,進而實作和業務部門擷取的業務資料是統一的、資料是實時共享的并且能夠進行資料的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管理,為企業的後續發展及業務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總結與思考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經曆幾個階段實作由無到有的資訊化突破,逐漸打破資訊化壁壘實作橫向的貫通,縱向的內建,提升企業沉澱業務資料的價值,進一步挖掘資料的意義,結合主資料管理标準規範資料管理,反應、提升企業的管理,為企業數字化戰略分析轉型奠定資料基礎。

1 掌握營運情況

将企業沉澱的業務資料與主資料的管理規範有效的結合,形成企業的資料中心,在建構的資料中心的基礎上進行企業的資料分析,能夠實時的掌握準确的營運資料資訊,同時不同的業務部門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管理需求進行定義、建立業務部門的分析内容,實作由基層至中層到高層人人均參與企業的營運,基層按照規範錄入資料,中層定義管理營運分析,高層結合分析結果制定企業發展戰略。

雖然不進行主資料治理同樣能夠實作企業的營運分析,但是由于基礎資料在割裂的業務系統中存儲,且資料由分散的業務部門所管控,資料标準不統一,資料管理口徑不一緻,往往是在業務系統中分析的結果與建構後的分析結果大相徑庭,統計的營運資料不準确,将分析的價值大打折扣。而在主資料治理的過程中為企業建立統一的标準,共同塑造标準的管理規範,同時對相關的業務人員進行教育訓練,形成一整套的操作流程實作資料錄入有規範、資料管理有問責、資料追溯有源頭的全方位管理模式。

2 行業地位對标

3 促進業務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