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量化套利政策套利政策的定義和核心邏輯 套利政策的分類套利政策優缺點

近三年,套利政策的表現持續優于股票中性和債券政策。但是究竟什麼是量化套利呢?

量化套利政策套利政策的定義和核心邏輯 套利政策的分類套利政策優缺點

資料來源:朝陽永續

套利政策的定義和核心邏輯

        簡單來說,套利指的是當某種資産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擁有兩個價格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資産,用較高的價格賣出,進而擷取收益。比如小區超市的白菜要比批發市場的白菜賣的貴,那我們從批發市場進菜拿到小區來賣,去掉成本,就可以賺到其中的差價。

        套利政策成立的核心假設是一價定律:在競争市場上,如果兩項資産是等同的,那麼它們将傾向于擁有相同的市場價格。也即是說,套利賺的是價格收斂、均值回歸的錢。這使它不同于股票政策和中長期期貨政策,套利政策不進行單邊的預測,不賺白菜漲價的錢。

 套利政策的分類

套利政策可以被分為無風險套利政策和存在一定計量風險的統計套利政策。

前者的代表性政策為ETF套利——當基金二級市場價格高于基金機關淨值時,買入基金股票籃、申購基金份額,并将基金份額在二級市場賣出,反面則反向操作。

圖:ETF套利舉例

量化套利政策套利政策的定義和核心邏輯 套利政策的分類套利政策優缺點

統計套利利用資産價格的曆史統計規律進行套利,風險在于曆史統計規律在未來是否能夠延續。統計套利中比較經典的是配對交易,原理是兩個相關性較高的資産A和B,當兩者間的相關性暫時減弱時,即A向上移動而B向下移動,則買進B賣出A,當未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恢複,就可以進行相反的平倉操作來擷取利潤。

圖:配對交易舉例

量化套利政策套利政策的定義和核心邏輯 套利政策的分類套利政策優缺點

如果按照交易資産分類,套利政策可以分為期貨套利、期權套利、ETF套利、可轉債套利等等。統計套利的代表性政策是CTA政策下以期貨交易為主的套利政策。CTA政策的主流政策是趨勢跟蹤,也就是賺白菜上漲或者下跌的錢,而套利政策賺的則是白菜從高價或者低價往均價回歸的錢。

套利政策優缺點

統計套利是對無風險套利條件的放松,以增加少量的風險來換取更多的套利機會,最大損失遠小于預期收益,風險收益比較高。此外,關聯品種的價格走勢易受外界環境共同影響,而價差卻對外界因素不那麼敏感,是以價差走勢相對品種走勢容易把握,這也是套利風險小的原因。

但必須承認的是,統計套利政策完全依據對曆史資料的分析來判斷套利機會,會存在根本性的局限,即曆史資料隻能反映過去,當未來發生過去沒有發生過的情況時,政策面臨失效的可能性。另外,回歸均衡關系所需要的時間跨度難以準确預知,如果時間過長就會提高資金使用成本,有可能等不到預期利潤的實作就平倉了,導緻套利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