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作者:光明網

美食是中國文化的靓麗名片。近年來,陝西肉夾馍、福建三明沙縣小吃等一批中華美食走出國門,并擁有了一批忠實"粉絲"。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中國美食文化全球化傳播的熱度也在持續攀升,國際化傳播的重點也從美食本身轉向其背後文化價值的挖掘。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近日,由北京廣播電視台打造的第二屆“最美家鄉味·最美家鄉人”活動,開啟了“打卡駐京最美家鄉味”的探店直播,美食探店官和外國朋友組團遍訪京城大街小巷,覓美食、尋鄉音、感鄉情,不出京城,網羅中國美味。“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的烹饪技巧,依托神話傳說、曆史故事誕生的傳統菜肴,五味調和背後對和諧的追求,無不浸潤着幾千年來的中華文化底色,展現了勞動人民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結晶。“最美家鄉味”推出的一系列精彩短視訊,不僅展現了中國豐富的地域美食,更向世界介紹了美食所承載的“文化味道”,挖掘美食背後的文化價值。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千年曆史的中國漢堡——肉夾馍

陝西的肉夾馍,它的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的面食是将面粉制作成的面皮夾上填料。到隋唐時期肉夾馍被稱為“馍夾肉”,制作方法更加精細。而在明清時期,肉夾馍進一步演變并得到了推廣,逐漸出現在大街小巷,成為如今傳承幾千年的美食。(北京長安白雲大酒店推薦)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淮揚名菜中國刀功天花闆——文思豆腐

淮揚美食的精髓在于刀工,而最能展現刀工的一道美食莫過于文思豆腐。一塊豆腐,在廚師手中,橫切,豎切,幾分鐘的光景,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放入清水中潤開,雲霧般的形态,宛如一幅中國山水畫,既美味又有藝術感。(北京江蘇飯店推薦)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帶餡的美食千千萬,它比餃子更美味——扁肉

近年來,中國國民小吃沙縣小吃走出國門,揚名海外。目前已在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174間門店,收到海外群眾的熱捧,稱贊中國美食“極富創造性”。扁肉被食客成為沙縣小吃“四大金剛”之首。扁肉的餡十分講究,選用瘦肉,經過木槌的千次捶打,才能調制成餡。一碗扁肉,皮薄如紗,肉餡極具韌性,脆、嫩、香、甜。一碗熱騰騰的扁肉,開啟沙縣人忙碌的一天。中國帶餡的美食千千萬,扁肉絕對占有一席之地!(北京沙縣小吃旗艦店推薦)

年節壓軸硬菜——“全家福”

中國節日和美味佳肴是必然的組合。除了像元宵節、中秋節這樣以美味命名的節日之外,在很多重要節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過節的重要内容。在這種合家團圓的日子裡,不論南北,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必有一道寓意團圓富足的“大菜”——“全家福”。南方人的“全家福”裡大多會有蛋餃、香菇、大蝦、肉丸等,而北方人的“全家福”一定會有酸菜、豆角、排骨、粉條。一鍋“全家福”上桌,豐富的原料,缤紛的色彩,家鄉的味道,久久彌漫心間。(北京内蒙古飯店推薦)

第二屆“最美家鄉味·最美家鄉人”品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北京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和中原標準時間承辦,并且得到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和北京市宣傳文化引導基金的大力扶持。兩屆“最美家鄉味·最美家鄉人”打造的探店直播覆寫了近30個省級駐京辦事處及20個地級市駐京聯絡處推薦的地方風味餐廳。在2022年和2023年春節,還推出了跨年美食行動24小時大直播,不僅展示了中國各地的年俗文化,打造具有地域年味兒的城市特色消費活動,更讓廣大市民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濃濃的年味。國内多家省級廣電新媒體關聯,中原標準時間海外平台賬号同步直播,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助力中華美食文化全球傳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本屆“最美家鄉味·最美家鄉人”活動還首次向全球推出“老外也愛中國菜”短視訊征集活動。外國朋友可拍攝短視訊講述“我與中國菜的故事”。活動收官時将綜合評選并揭曉“老外也愛中國菜”最佳故事Top10,故事主角将被授予“最美家鄉味海外傳播推廣大使”稱号,獲獎作者将獲得“最美家鄉味”定制禮品!希望更多的外國友人參與進來,分享自己和身邊的人與中華美食的有趣故事。

來源: 中原標準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