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作者:青琰紀史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感謝您的支援。為友善與您分享,可以點個“關注”哦~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她三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帶走了哥哥卻抛棄了她。

好在外婆含辛茹苦将她養大,自小失去父母疼愛的她卻十分努力。

年僅二十歲就獲得了二十多次世界冠軍。

當她光輝事迹被父母得知後,後悔曾經的決定,想要重新認她。

最終結果是會怎麼樣呢?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崎岖的成長道路

若琳自出生起,父母愛的天平就偏向哥哥。

但她始終乖巧溫順,以為隻要她乖一點,再乖一點就能赢得父母的寵愛。

可是她苦苦等到的隻有父母離婚的消息。

母親拎着行李箱,牽着哥哥的手準備離開時,年幼的她卻仿佛意識到了什麼,張開了雙臂。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委屈巴巴地對母親說:“抱抱,琳琳要抱抱,媽媽别走。”

可是女人連一個多餘的眼神都沒有給她,就匆匆離開,好像怕甩不開這個女兒一樣。

凄慘的童年失去了母親的陪伴,她不知道多少次從噩夢中驚醒。

小若琳的生父母離婚後,外婆陳桂英收養了她。

還給了她一個嶄新的名字:陳若琳。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他們無情抛下你,又怎麼配讓你姓‘成’。”一想到女婿和女兒的所作所為,陳桂英就氣不打一處來。

陳桂英疼愛這個外孫女,擔心老去以後若琳又沒了依靠,就把她交給兒子唐華收養。

那以後,陳若琳便将外公外婆的稱呼變成了爺爺奶奶。

但無論是哪種身份,老兩口都一如既往地愛她。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盡管被親生父母抛棄,陳若琳還是有幸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

養父母将她視如己出,爺爺奶奶也對她關懷備至。

正因如此,年幼的小若琳才沒有活在被抛棄的陰影中,而是向陽生長。

年紀漸長,可是身體素質依然沒有加強,這也讓小若琳的家人很苦惱。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這時若琳的養父提議,可以送這孩子去學一項體育。

幾個人一商量,覺得可以讓陳若琳學習遊泳,便将她送去了南通市兒童業餘體校。

也是在那裡,她遇到了教練高峰,那個改變了她一生的男人。

“若琳,願不願意跟着教練學跳水啊。”高峰俯下身問小若琳。

這孩子雖然體格不大,卻在泳池中展現出驚人的天賦,高峰一眼便看出她是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願意,琳琳喜歡在水裡玩。”小小的若琳隻覺得在水裡玩很高興。

卻不知道迎接她的将會是魔鬼般的訓練。

從小到大,陳若琳都極能吃苦,也許是出于對跳水的熱愛,也許是有過被親生父母遺棄的經曆。

讓她迫切地想證明自己不比備受父母青睐的哥哥差。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她在訓練過程中受的傷不計其數,養父母和爺爺奶奶有時都看不下去,不想讓若琳太苦太累,可是她自己卻從未厭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9年初夏的少兒跳水比賽中,陳若琳就以第四名的優異成績嶄露頭角。

而當時若不是陳若琳剛剛經曆了正骨治療,可能第一名也不在話下。

自那時起,她在各類比賽中披荊斬棘。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将“陳若琳”這個名字打得越來越響亮,還豪言壯志地立下了當奧運冠軍的理想。

11歲時,她在全國少兒跳水賽中斬獲3枚金牌,14歲憑借出色的表現進入國家隊。

2011年,陳若琳憑借出色的表現在世界遊泳錦标賽奪金,實作跳水項目的“大滿貫”成就。

2012年,陳若琳更是成為了和郭晶晶比肩的人物。

在這一年裡,她勇奪4金,榮升中國跳水隊金牌榜榜首!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短短幾年裡,她迅速成長,“陳若琳”的名号響徹大江南北。

她成了中國的驕傲,江蘇南通的驕傲,也成了家人的驕傲。

也許在那時,陳若琳的親生父母看到電視熒幕上光鮮亮麗的她,不止一次後悔過自己當年的行徑吧!

爺爺奶奶和養父母既為她自豪,又對她吃過的苦,受過的傷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在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上,陳若琳最後一次親自參賽并拿下冠軍。就因多年積累的傷病退役,轉到幕後。

執裁各項比賽4年後擔任跳水教練,為國家培養更多在跳水運動上頗有建樹的人才。

生母後悔前來認親

也是在2016年,她與生母重逢。

其實在那之前,當她一次次出現在電視熒幕和大衆視野中時,生母就嘗試着聯系陳桂英夫婦,想要探聽女兒的情況。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陳桂英一聽說她有和女兒相認的打算,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缺席了若琳的成長,卻想在她的巅峰時刻共享榮耀,自己不感到不恥嗎?”

若琳的生母也深知陳桂英怨她當年抛棄女兒,泣不成聲。

她那時也年輕,一個離了婚的女人又怎麼撫養兩個孩子呢?

為了自己将來有保障,她自私地選擇帶走兒子。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并且當時小若琳的身體素質很差,經常生病,她擔心将來體弱多病的女兒會花費大量的醫療費用。

面對這樣的風險,她隻得将女兒抛棄。

這些年來,她也在默默關注着女兒,心中對她的愧疚與日俱增。

陳桂英不知道女兒嘴裡到底有幾分真心話,不過她也了解。

當時不過二十多歲的女人為了生計,權衡之下做出這樣的決定。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你隻看到若琳的光彩,她受苦受傷的時候你又在哪呢?就算我了解你,若琳也未必願意接受你,當初你抛下她,她是多麼無辜啊!”

是啊,身為一名跳水運動員,陳若琳背後的付出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如果有選擇,陳桂英可能不會再送若琳學跳水。

盡管人人都覺得陳若琳是為跳水而生的,可是奶奶隻想讓她為自己而活。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她還記得1999年夏天,若琳在那一次正骨治療中痛哭流涕的樣子。

也是在那時,養父和爺爺奶奶都勸若琳放棄跳水。

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陳若琳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如果成功的代價是血與淚,他們甯願陳若琳做個普通人。

可那時的若琳早已愛上跳水,哪肯放棄呢。

她迎上家人關切的目光,堅定地說:“我不怕疼,我喜歡跳水。”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16歲,陳若琳為了參加北京奧運會連續一年沒有吃過晚飯。

普通人不吃晚飯尚且會饑腸辘辘,更何況是每天進行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呢。

除了晚飯,剩下兩餐她也嚴格控制進食克數。

有心人,天不負,最終她為中國隊奪冠。

打破了新世紀以來中國隊女子單人10米跳台的敗績,成為了中國跳水隊在這個項目上最出色的冠軍。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陳桂英向若琳生母說出她這麼多年來的苦難。

若琳的生母掩面而泣,她多麼希望自己沒有缺席過她的成長,多麼希望在每一個若琳受苦的時刻都陪伴在她左右。

陳桂英告訴她,她沒有盡到的責任,是若琳的養父母,也就是舅舅和舅媽盡到了。

他們對待陳若琳始終盡心盡力,就是親生父母也不會做得比他們更好,他們才是若琳最該感謝和報答的人。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當然,陳桂英沒能勸退若琳的生母,反而是令她愈挫愈勇。

她始終相信,若琳還需要她,而她也還有機會回到若琳身邊彌補缺失的母愛。

後來,她來到若琳養父母面前,請求他們允許母女相認。

若琳的養父看着自己的親妹妹,歎了口氣。

說自己做不了若琳的主,要是若琳肯原諒她,她們就能夠母女團聚。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2016年,若琳生母輾轉來到裡約奧運會的現場。這也是時隔多年,她第一次親眼看到女兒。

若琳早已褪去青澀,長成體态優美的大姑娘了。

在此之前,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養父養母都曾旁敲側擊地試探過若琳對親生母親的态度。

這麼多年來,家人在陳若琳面前都絕口不提她的身世,隻把最好的親情給她。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時隔多年,舊事重提,陳若琳很快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如果問她對生母是什麼樣的感情,她說不明白。

她隻知道,她恨過媽媽,想過媽媽,讨厭過媽媽,也期待過媽媽回到自己身邊。

從前,她不止一次告訴自己,要努力,要證明自己,讓父母後悔當初不要她。

憑借着這一口氣,她一直走上了今天的位置,她的父母也确如她所願,後悔莫及。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可是若琳卻釋懷了。

她也曾設想過再見到媽媽會是什麼樣的情形,也許她會冷眼相待,裝作陌路人,不同媽媽相認。

也許她會出言嘲諷,用傷人的語言報複父母;也許她會很平靜。

但是當她站在領獎台上,看到媽媽那一雙飽含熱淚的眼睛,她的心砰砰直跳,最後像個孩子一樣,與媽媽深情相擁。

很多人不了解陳若琳為什麼會輕易原諒生母,但是誰不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呢?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陳若琳最渴望的便是彌補童年的缺憾,而媽媽的回歸正是她夢的團圓。

其實善良純粹的陳若琳,哪裡記恨過母親呢?

她從前隻是心有不甘,不知道自己比哥哥差在哪裡,才會惹人嫌棄。

是以她不停的努力,渴望被認可,而媽媽回到她身邊,不正是對她最大的認可嗎?

是以當媽媽親口問她,怨不怨媽媽,她的答案是不怨。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哪有孩子不愛父母的呢,如果沒有媽媽給她生命,她也不會有今天。

生母的歸來對陳若琳來說是多了一個媽媽。

因為在她心裡,養父母的地位是誰也無法取代的,和生母相認,也并不影響她對養父母的愛和感激。

養父母和爺爺奶奶不僅撫養她長大,更重要的是給予她無微不至的愛和關懷。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他們是至善之人,也将陳若琳培養成了一個至善至孝的孩子。

陳若琳背井離鄉,最牽挂的就是家裡的爺爺奶奶和養父母,每次他們前來看望,都是陳若琳最幸福的時刻。

陳若琳是不幸的,因為她從小被父母抛棄,後來還由于傷病退役。

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創造了中國隊在跳水界的輝煌,也最終和生母團聚。

她3歲被棄,20歲獲22個世界冠軍,父母後悔想認親,結果怎樣

結語

有人問,如果陳若琳沒有取得今天的成就,她的父母還會找她認親嗎。抛棄子女的父母無疑是狠心、冷血的,但是人非聖賢,誰又沒有在某一個瞬間想要自私一回呢?不管陳若琳的生母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還是僅僅為了認一個冠軍當女兒,這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故事圓滿,而陳若琳也憑借了自己的努力,彌補了童年的缺憾,找回了她生命中那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母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