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全民讀史

引言:

提起尼泊爾,可能對于現在的國人來說隻是個熟悉的鄰國地名,對武器頗有了解的可能會想起尼泊爾産的廓爾喀彎刀。

不過更多時候,大家都不會對這個周邊的小國有什麼深刻印象。

然而,就是這麼個看起來毫無存在感的小國,過去也有染指中原的狂妄行徑。它們曾經在西藏四處劫掠,自大地認為在中國再無可以阻止他們的人。

但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被一支幾乎橫跨了整個中國的急行軍擊退,甚至一度到了亡國的境地。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當時的他們還不叫尼泊爾,他們的名字是廓爾喀,而他們的對手,叫索倫軍。

狼子野心,對廓爾喀的綏靖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皇帝接到一封急報,其内容更是讓他當即怒不可遏。

廓爾喀又來進犯西藏了!沒錯,這已經不是廓爾喀第一次挑戰大清權威。

早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爾喀就因土地與銀錢的問題與西藏産生糾紛,廓爾喀最終動用兵力,入侵了西藏。

要說,廓爾喀不過隻是尼泊爾的一個部族,且其王國成立也并沒有多久,卻敢挑釁藏區,未免太不把清兵、藏兵放在眼裡。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事實上,廓爾喀有如此膽量,倒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原來,在乾隆四十五年時(1780年),仲巴呼圖克圖因護送其弟即第六世班禅額爾德尼靈柩傳回日喀則劄什倫布寺,得到乾隆皇帝賞賜及王公貴族供奉的大量金銀寶物。

然而,這些理應分發諸人的财寶卻被仲巴呼圖克圖獨吞了。

其弟沙瑪爾巴強烈不滿,一怒之下離開藏區,投奔了廓爾喀,甚至還向尼泊爾國王透露藏兵的駐紮情況,唆使廓爾喀入兵劫掠。

對西藏垂涎已久的廓爾喀,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在一切就緒後,廓爾喀入侵西藏。由于西藏諸地許久未經戰事,加之廓爾喀來勢洶洶,西藏方面基本沒有做出什麼有力抵抗,就敗下陣來。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當這一消息傳到中央,乾隆即刻準備調兵三千入主西藏,這時,西藏地方官員實際上已經準備議和了。

這次戰事的結果,廓爾喀心滿意得地拿到了它所想要的東西,并與西藏方面簽署了賠款合約。

而乾隆所指派的欽差大臣入藏後發現藏廓早已敲定和約,便也急着應付了事,草草上報諸地收回。由此使得廓爾喀嘗到了不小的甜頭。

備戰第二次廓爾喀戰役

第一次廓爾喀戰役結束後,廓藏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間,但随着藏方對于廓爾喀的态度日漸消極,廓爾喀的憤懑也逐漸上升。

這場沖突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爆發,當時,藏方派出代表準備與廓爾喀和談撤銷條約的事宜。

然而,廓爾喀扣押的這一批使團,在六月悍然發動了對西藏的入侵。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與第一次廓爾喀戰役一樣,一路上廓軍并未遭受什麼抵抗,他們對占領區的寺廟進行了一番搜刮劫掠,奪走了數之不清的财富,逃路的僧侶隻能向清廷求救。

相比第一次進犯,這一次乾隆更加氣憤。

作為大清的最高統治者,乾隆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冒犯。相比于上一次簡單地派兵防禦,這次乾隆決定狠狠敲打一下廓爾喀。

于是他立刻調令動兵,準備将廓爾喀一舉打服,以期确立大清的權威地位。但對于藏區疲軟不堪的兵力,乾隆帝也不免感到頭痛。

為此,乾隆帝大手一揮,宣布調集東北地區的索倫,達呼爾兵丁千名,由青海入藏,直取廓軍。

應該說,乾隆帝并沒有被憤怒沖昏頭腦,恰恰相反,他在這一次戰役中展現了他敏銳的軍事嗅覺和獨到的智慧。他的幾個調令,為清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他深知青藏高原氣候惡劣且危險,廓爾喀的軍隊在冬季是不敢造次的,一旦即刻行軍,廓軍便能安穩地退回本土,而清軍則會徒費苦力。

是以,乾隆帝把反攻時間定在廓爾喀人放松的早春時節。而且如此長的時間,也可以讓乾隆帝仔細确定和實施自己的計劃。

首先是用人,在得知第一次廓爾喀戰役失利後,乾隆帝就對駐藏地區的官員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然而,事實證明即使是換上新的官員也無力迎擊來犯的廓爾喀軍,這是由于藏區獨特的環境形成的問題。

西藏本地番兵實際上多為農戶,加之平日缺乏操練,是以很難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更不用說西藏地區的武器軍械也較為稀少。

這種以民為兵的制度顯然是難以抗擊訓練有素的廓爾喀軍隊的,這就不得不逼得乾隆帝去思考合适的軍隊。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最為合理的應該是調動四川地區的土司軍隊用以作戰,這些地方的士兵所處的氣候環境與藏區較為相似,而且距離也近,理應是最合适的主力部隊。

然而,乾隆帝并不這麼想,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廓爾喀之役是乾隆“十全武功”中一個榮耀的記錄,但在此之前,“十全武功”中還有着平定大小金川之戰。

這是一場四川地區針對清政府的叛亂,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依舊給乾隆帝心中留下了不小的芥蒂。

之前提到的川軍,很大一部分是由當時的叛亂士兵歸順而來,乾隆皇帝對這些人并不信任。是以,經過沉思熟慮,乾隆帝準備派出王牌軍隊“索倫軍”,用以上司軍隊。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索倫部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它是清代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的統稱。

這裡的軍隊有兩個特色。

其一是他們的作戰能力。清朝自關外起家,身為遊牧民族的他們理應能征善戰。

而随着王朝建立,昔日骁勇善戰的八旗兵也逐漸沉迷于享樂,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但索倫部不一樣,彼時的索倫部依舊保持着傳統的生活方式,即以遊獵為生,這維持住了他們的野性。

這一習慣使得索倫軍并未受到安定生活的腐化,依舊維持着最初的高戰鬥力。

而且西藏地區氣候寒冷,這種環境對部隊的抗寒耐性也是有着極高要求的。而索倫軍本就駐紮在黑龍江一帶,對于氣候的耐受度顯然也不是其他地區的士兵可以比的。

是以,標明索倫部出戰,是有一定的考量的。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其次,是忠誠度的問題,前面也提到過,乾隆帝并不信任川軍,但是對于索倫部,乾隆皇帝則表現了無限的信任。

原因很簡單,東北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在很早的時候便将索倫部也納入了八旗的範圍。

是以,在乾隆帝看來,索倫軍其實可以稱得上是自家人。在這種情況下,這支以川軍為主要力量,索倫軍加以上司的部隊便已成型,隻等索倫軍從東北出發。

既然部隊已經挑選完畢,那麼下一步就需要挑選将領了。

乾隆五十六年,乾隆皇帝慧眼識人,召平兩廣總督福康安來京。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十月,福康安抵京,授将軍銜,督辦西藏軍事。在此之前,福康安已經平定過了台灣的“林爽文起事”,在軍中頗有威望。

從東北前往西藏是一條漫長的征途,對于這樣一支王牌部隊,乾隆皇帝在補給上更是絲毫不會怠慢。

根據清政府的安排,索倫軍所到之處,地方都需要款待飲食,補充物資。這條指令就使得索倫軍在漫長的行軍路上沒有碰到過物資匮乏的窘境。

同時,針對索倫軍遊射騎兵的特性,乾隆帝更是出手闊綽,他在青海蒙古購置馬匹,確定要讓索倫軍每一個人都擁有三個馬匹用以長途奔襲,在三個馬匹不間斷的輪流運作下,索倫軍的機動性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在充足的物資和馬匹供應下,部隊的行速極快。

福康安謹記乾隆皇帝訓示,冬季天氣寒冷,廓爾喀軍隊勢必不敢輕易進犯,若是此時進攻,廓爾喀軍後路安定,必定能安穩撤退。

是以,福康安并沒有急于進攻,而是準備積蓄力量,在來年冬雪消融之際給予廓爾喀軍最為沉重的打擊。

反擊,帝國的利刃突襲敵都

自乾隆五十七年正月起,清軍便開始了逐漸收複西藏的步伐。

正月,成德收複了聶拉木東官寨。二月,川軍攻克聶拉木的廓軍西北碉寨,聶拉木全境收複。

直至五月,清軍攻占濟嚨,大破廓爾喀軍隊。至此,标志着西藏地區的全境收複。

在收複西藏之後,清軍再由濟嚨出發,對廓爾喀本土發起進攻。在廓爾喀國内的熱索瓦,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面對廓爾喀國内惡劣的地形環境,福康安臨危不亂,充分發揮他的将領才能。

廓軍在此處依托熱索河的天險據守碉樓,而福康安另辟蹊徑,先是讓清軍佯攻碉樓,但實則調動兵力前往熱索河上遊紮制木筏,順流而下殺入敵軍碉堡之内。

面對着這如同天兵一般降臨的清軍,廓爾喀守軍不由手忙腳亂。

而福康安便也借此機會,成功讓主力築橋渡河,奪取了三座石碉,取得了此次的大捷,是為熱索橋之戰。

之後,清軍雖然也偶有失利,但最終還是逼臨廓爾喀首都城下。廓爾喀王膽戰心驚,最終決定投降。

從東北出兵,翻越青藏高原成功反擊廓爾喀,清軍是如何做到的?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八日,廓爾喀王派遣管事頭人噶箕第烏達特塔巴來到清軍大營,請求歸誠。福康安準其歸降。

之後,清軍從帕朗古撤回。九月四日,清兵全部撤回濟嚨。至此,廓爾喀之役以清朝的勝利畫上了完美的句号。

廓爾喀之役是清朝中後期一場極為重要的戰役,尤其是索倫軍從東北地區出發,翻越青藏高原這一“世界屋脊”的壯舉更是令人驚歎。

這一戰役,不僅強化了西藏與内地的緊密關系,也震懾住了周邊國家對于中國的貪婪之意。不可謂不是一場偉大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