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有人走的路-摘錄

  1. 為了體驗新鮮事物的獨特性,我必須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說服既有的成見和觀念暫時讓位,讓陌生、新奇的事物進入感官世界。在此過程中,我必須竭盡全力,盡可能呈現出成熟的自我、誠實的姿态、巨大的勇氣,不然的話,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過去經驗的一再重複。為了體驗所有人、事、物的獨特和新鮮之處,我必須讓它們進入我的靈魂,并且駐足紮根。我必須完全釋放自我,甚至不惜把過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2. 為了放棄,首先必須擁有某種事物。你不可能放棄從來沒有的事物。這類似獲勝前就想放棄勝利,完全無從談起。同樣,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夠放棄自我
  3. 在愛的定義中,我用“意願”這一字眼,是想強調它在情感領域中的地位,遠超過一般的生理或心理“欲望”。“欲望”未必能夠轉化成行動,而“意願”則可成為導緻實際行動的強烈欲望。二者的差别,類似于說“今晚我願意去遊泳”和“今晚我要去遊泳”的差别。人人都有愛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隻停留在想法和口頭上。愛的願望不等于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基于靈魂的行動。你認為自己愛他人卻沒有躬身實踐,就等于從未愛過。與此同時,不管是愛自己還是愛他人,為心智的成熟而貢獻力量,也須出于自主的選擇,也就是愛的選擇。
  4. 确實好多都隻是欲望而已,自己真正再去做的越來越少了.我要反思一下自己哪裡肯定出現了問題.我有些不敢去将心裡所想去用文字表達出來…我是怎麼了
  5. “僅僅把得到别人的愛當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獲得成功。想讓别人真正愛你,恐怕隻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滿腦子想的隻是消極接受别人的愛,就不可能成為值得愛的人。”
  6.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适當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争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應該成為值得尊敬的上司者、指揮官,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依據理性的判斷,而不能僅憑直覺,必須經過認真思考和周密計劃,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決定。
  7. 我們真心去愛某個人,是因為我們需要去愛别人;我們生兒育女,是因我們自己想要孩子;我們愛自己的孩子,在于我們渴望成為充滿愛心的父母。真正的愛,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真正的愛,能使自我更為完善。愛,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私的,最終的追求則是自我完善。當然,自私與否,不是判定愛的标準,惟一的判斷标準是: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愛。
  8.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犧牲),不然愛的願望就會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獻,才是實作愛的最有效的方式。
  9. 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療一樣,雙方都得做出适當的犧牲,把個人好惡暫且放在一旁,給予對方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10. 兩個彼此真愛的人,即便有了穩定的婚姻關系,仍會産生精神貫注,但其間更多的卻是愛。精神貫注或墜入情網的感覺,會使愛具有更多的激情,帶來更大的幸福感,不過,它們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真正有愛的人,不可能單憑愛的感覺行事。真正的愛,來自雙方心靈的意願,而不是一時沖動。真正的愛,是自我決定和選擇,無論愛的感覺是否存在,都要奉獻出情感和智慧。時刻都有愛的感覺,誠然是一件好事,而愛能否持久地延續,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愛的意願,是否有奉獻精神。
  11. 愛的感覺,也許是無限的,愛的火苗,随時可能在心頭燃起,但是,我們能夠付出的愛有限,不能随意選擇愛的對象。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是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12. 真正的愛,其價值在于始終如一的行動,這遠遠大于轉瞬即逝的感覺或者精神貫注。真正的愛出自自我意願,隻能依靠實際行動來證明。“愛”與“非愛”的差別,正如“善”與“惡”的差別,有着各自客觀的、既定的标準。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13. 把“愛”挂在口頭上,或隻在腦海裡去想象真正的愛,并以此作為愛的證據,這些顯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通過行動去愛卻相當困難。真正的愛,其價值在于始終如一的行動,這遠遠大于轉瞬即逝的感覺或者精神貫注。真正的愛出自自我意願,隻能依靠實際行動來證明。“愛”與“非愛”的差別,正如“善”與“惡”的差別,有着各自客觀的、既定的标準。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14. 愛是為培養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持續努力而表現出的一種勇氣。
  15. 勤于自省,才能走出這種境地。如果你具有愛心,而且想幫助對方,首先必須進行自我檢討,确認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價值。“我看清了問題的本質嗎?”“我的動機是為對方着想嗎?”“我發現了問題的症結,還是出于模模糊糊的假想?”“我是否真正了解我所愛的人?”“他的選擇是否可能是正确的,我卻因經驗有限才覺得他的選擇不夠明智呢?”“我想給所愛的人提供指導,是否出自一己的、自私的目的?”真正以愛為出發點的人,應該經常反思上述問題。
  16. 我們的人生何其短暫!在有限的生命裡,有限的愛隻能給予少數特定的對象。超過能力的限制,對我們的愛不加控制,無疑是自欺欺人,到頭來事與願違,給愛的對象帶來傷害。即便很多人需要愛和關心,我們也必須有所選擇,确定誰更适合作為愛的對象,誰更值得我們付出真正的愛。可以想象,這是艱難的選擇,有時還會讓你痛苦。你需要權衡多種因素,做出最終決定。你選擇的愛的對象,應該能夠通過你的幫助,迅速促進個人心智的成熟。事實上,許多人把心靈藏在厚厚的盔甲裡,你想以實際行動去滋養他們的心靈,并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終卻無濟于事———對于這樣的人,應該及早選擇放棄,因為你不管如何傾注自己的愛,都無法使對方的心靈獲得成長,就如同在幹旱的土地上播種糧食,隻能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真正的愛珍貴而有限,應該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17. 婚姻,是分工與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雙方需要奉獻和關心,為彼此的成長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讓雙方同時得到滋養,推動兩顆心靈的共同成長。雙方都有責任照顧後方營地,都要追求各自的進步,都要攀登實作個人價值的人生巅峰。
  18. 我們的心智成熟到一定階段,就會更加謙遜而快樂。我們知道自身智慧是來自潛意識。我們清楚“根”在何處,而我們的一切認知,莫不像流水一樣,從潛意識的“根”源源而出。我們一切求知的努力,旨在于打破意識與上帝的界限。我們還知道,潛意識的“根”不屬于我們自己。換言之,它不是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而是屬于整個人類、全體生物乃至上帝的潛意識。如果别人問起:我們的知識和力量從何而來?任何同時擁有這兩種無價之寶的人,一定會這樣回答: “這不是我的力量.它來自另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我展示的,隻是其中小小的部分。我隻是作為一種途徑而存在,真正的力量不屬于我。”這樣的感受發自内心,而且讓我們充滿喜悅。與上帝(潛意識)溝通,自我意識就會大幅度縮小。我們隻想對上帝說: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就您的意願。我想成為您表達思想的工具。我的自我意識并不重要,放棄自我,使我感受到莫大的喜悅。”
  19. 心智的成熟之旅艱苦卓絕,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誡,你仍需獨自前行。沒有任何一位心靈導師能夠牽着你的手前進,也沒有任何既定的宗教儀式能讓你一蹴而就。任何訓誡,都不能免除心靈旅行者必經的痛苦。你隻能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與磨難,最終才能達到人生新的境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