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

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

國衛基層發〔2023〕20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财政廳(局)、中醫藥局、疾控局:

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準,現就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經費補助标準

(一)明确增加經費使用途徑。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财政補助标準為89元,新增經費重點支援地方強化對老年人、兒童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20年—2022年累計增加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财政補助經費,繼續統籌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重點支援做實做細新冠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按照服務規範提質擴面,優化服務内容等工作。

(二)加強經費管理和使用。各地要嚴格落實财政事權和支出責任,足額落實财政補助經費,對于配置設定到鄉村兩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要合理明确鄉村兩級分工,采取“先預撥、後結算”的方式,切實落實村衛生室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各地要嚴格執行财政部等5部門印發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财社〔2022〕31号),加強資金管理,加快資金撥付進度,探索完善以服務結果為導向的資金支付方式,規範經費使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人民群衆健康權益。

二、明确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種類和數量總體不變,各地要重點在鞏固做實作有項目,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改善群衆獲得感和感受度上加強工作。

(一)明确年度績效目标。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目标已随财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下達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财社〔2023〕36号)下達,各地要明确年度區域績效目标,統籌各市(地、州)實際,逐級确定任務并及時下達。各地要統籌把握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和經費執行進度,定期報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展,加強資料品質控制,確定半年度和年度任務如期順利完成。

(二)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繼續以老年人健康體檢為抓手做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加強上級醫院或醫共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和品質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體檢報告分析和結果回報,加強後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健康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各地要摸清轄區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數,建立并動态更新台賬。廣泛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宣傳,充分調動社群、家庭、轄區駐地機關的積極性,動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主動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和中醫藥健康服務。對于未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健康體檢的老年人,要指導轄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結合其他管道開展健康體檢的結果做好相應健康管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繼續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對篩查結果異常的老年人,指導其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複查。做實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和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強化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和咨詢指導、兒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兒童超重和肥胖的預防、眼保健和近視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導和幹預。

(三)提升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品質。加強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推動城市醫療集團牽頭醫院和二級醫院或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建構立上下關聯、分層分級管理機制。對于血壓、血糖控制穩定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對于控制不穩定或不适合在基層診治的,經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明确診斷并通過系統治療穩定後,上級醫療機構要及時将患者轉診至常住地轄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後續的随訪管理服務。對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團隊内的醫生,支援按照服務數量和品質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配置設定。對同時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創新手段積極推進開展多病共管服務,提高健康管理協同服務、融合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四)提高電子健康檔案利用效率和品質。各地要進一步推進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台與區域範圍内醫療衛生機構電子病曆系統及婦幼保健、免疫規劃、慢病管理、地方病防治、老年健康資訊等重點公共衛生業務系統的條塊融合和資訊共享,逐漸提高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台層級,有條件的省份要在省域内建設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台。各地要加強對電子健康檔案的品質控制,提高資訊錄入的時效性、完整性和準确性。要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電子健康檔案“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理念,結合實際通過開展“曬曬我的健康賬戶”、“口袋裡的健康檔案”等形式,調動居民參與記錄、更新、使用電子健康檔案的積極性。

(五)統籌做好基層疫情防控。目前,新冠疫情流行風險依然存在,季節性傳染病高發,各地要高度重視,結合新冠疫情和傳染病流行特點,加強部署,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哨點”作用,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範開展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要落實好國家免疫規劃,加強疫苗接種人員教育訓練,提高基層疫苗接種服務品質,保證适齡兒童及時、全程接種疫苗。繼續按照統一部署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目标人群疫苗接種工作。繼續按照《新冠重點人群管理服務與健康監測指南》,分類分級對重點人群服務落實“六個到位”,把重點人群防護工作做實做細,加強日常管理服務和健康監測,確定對重症高風險人群早發現、早識别、早幹預,為防重症發揮基礎性作用。

三、充分利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各地要綜合考慮當地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情況、經濟發展水準、服務人口、地理狀況等,科學測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明确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中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内容和相應的經費額度,支援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的重點人群和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簽約服務,落實醫防融合的綜合性服務,并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在開展績效評價後及時撥付相應經費。推進打通電子健康檔案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資料的實時更新和共享。

四、加強項目績效管理

各地要進一步發揮績效評價的導向作用,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落實情況以及鄉村醫生補助落實情況、績效目标落實情況、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品質和效果、電子健康檔案利用效率和品質、群衆滿意度等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内容。強化日常評價和年終評價相結合,探索建立日常績效評價的常态化機制,全面落實将國家複評與地方初評結果的一緻性納入績效評價。鞏固線下、線上結合開展績效評價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績效評價品質和效率。

五、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各地要加強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日常管理,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等專業機構作用,加強人員教育訓練及對承擔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督促和指導,持續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養促進。提高宮頸癌、乳腺癌篩查目标人群覆寫率和篩查品質。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将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電子健康檔案使用等項目服務統籌提供,提高服務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縣域資訊化建設等工作的協同,為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效率和績效評價品質提供基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精細化管理水準,完善績效配置設定激勵機制,調動承擔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各地要廣泛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多種途徑和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持續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影響力和實施效果。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