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NBA有一種流行的說法,“頂薪+底薪建隊的成本效益最高”,因為頂薪可以拿到價值不止頂薪的球星,而底薪也可以拿到價值超越底薪的球員。

22-23賽季,約基奇從丹佛領走3300萬,隻占該賽季工資帽的26.7%,絕對數值和比例都低得匪夷所思。下個賽季,約基奇要領35%工資帽頂薪了,但4690萬依舊比對不了他輕松上6000萬的比賽價值,丹佛依舊有紅利可吃。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約基奇不是特例,事實上,每個時代聯盟裡最強的球星都在打出超過頂薪的價值。我們确實可以據此宣布“頂薪擁有超高的成本效益”,但同時,我們又清楚地知道這是妥妥的幸存者偏差,畢竟當你提到“最強”這個形容詞,所能指代的球員一定是少數幾個。聯盟裡還有4750萬的威少、4000萬的湯普森和3800萬的米德爾頓,“自家的4000萬和别人家4000萬”,這樣的故事也不隻一支球隊的球迷在講。

聯盟裡可以開出頂薪的球隊多達30支,在一個一陣塔圖姆都在被質疑是否配得上冠軍核心成色的聯盟裡,能被球迷看得上眼的球星卻一定沒有30位。聯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般盛況:隻有5~6支球隊在正經打球,其他球隊都在兜售比爾、拉文,然後攢一把選秀權泡在卡池裡等着抽杜蘭特、庫裡、詹姆斯複刻。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日子總是要過的,你不能沒攤上聯盟前5就擺爛,于是也就必然誕生邊緣全明星拿着低成本效益頂薪的大當家,然後上演一出又一出“自家4000萬和别人家4000萬”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大當家是誰對于建隊往往有決定性意義,這一個坑的價值上下限,可能就頂上了半支球隊。

即便手握成本效益超值的大當家,也不能避免落入低成本效益頂薪的陷阱,因為留住二當家也是要花錢的。這個聯盟總喜歡把隊内兩個場均拿到20分以上的球員稱作“雙子星”,而不去管所謂雙核的成色往往是一天一地——庫裡&湯神、字母&米豆、利拉德&麥科勒姆,甚至塔圖姆&傑倫·布朗,前者的比賽影響力高出後者1倍不止,身價卻拉不開檔次,更不用談掘金三當家的故事。

是以,“抱團”的本質是什麼?

“兄弟我一個人幹出全隊一半的産值,然後你們給自家培養的聯盟30多,甚至50多名的球星開頂薪,還美其名曰“雙核”帶隊。那兄弟我為何不出去找一個真·頂薪一塊打球呢?”

所謂“抱團”,就是“賦予頂薪成本效益”,確定隊裡拿頂薪的球員值得頂薪。這是對薪資結構最重要的優化,對球隊整體戰力的影響有決定性意義。

我們再看底薪。

底薪最大的優勢是它的低成本,除了像勇士這樣被超高重複奢侈稅困擾的球隊,對大部分球隊來說,最大成本是名額。低成本意味着你不會在意吃點虧,于是我們所記住的往往也隻有賺到的部分。

但底薪的額度畢竟太小了,即便一個底薪球員打出了身價200%的貢獻,他所撬動的也不過是四、五萬百的戰力,對大局的影響有限,而真正能在季後賽穩定打球的球員,其真實價值基本不會低于千萬——各位可以去看看,今夏到期的季後賽拼圖,他們簽下的合同有多大——這種球員拿底薪的可不多,一支球隊能趕上多個就更不容易。

今年的分區決賽,還能打上球的底薪球員有4位——裡夫斯、施羅德、文森特和斯特魯斯。這其中,裡夫斯、文森特和斯特魯斯都屬于落選秀逆襲的劇情,重點在培養與成長,隻有施羅德是标準的即戰力老将底薪。更有代表意義的是21-22賽季勇士拿到的奧托·波特,作為勇士五小最後一張拼圖無疑是一筆超值補強,而這個前提是波特傷病所帶來的不确定性。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落魄是施羅德與奧托·波特淪為白菜價的前提,他們都是拿過大合同的球員,降價是為了在熱門球隊尋一次重塑金身的機會。這類便宜不是一撿一個準,不然也不會有小托馬斯和考辛斯的悲劇。

實力老将為求一枚戒指買斷加盟争冠球隊,當然是老将底薪補強更迷人的部分。這種故事也不多見,畢竟,熬一個多年無冠的故事就需要十幾年的準備時間,産出的速度遠趕不上需求。格裡芬、阿德,看起來像這類故事最近的版本,而樂福拿的是雙年特例,不是底薪。

是以,底薪有成本效益不假,但能打季後賽的卻局限在少數案例上,又大多集中在幾支大熱球隊,能填補的至多隻是1~2個輪換位置。

講到這裡,我們能明白,所謂“頂薪+底薪建隊的成本效益最高”并不準确,這句話更多适用于特殊的場景:

聯盟最優秀的幾個球星頂薪“抱團”;

少數落魄球星降價尋機會,以及為争冠降薪的老将拿底薪。

這兩種特殊場景總是相輔相成地出現——巨星“抱團”就意味着中層合同缺失,而籃球至少需要5個人打,這時候,底薪的品質顯得至關重要。頂薪紮堆隻是完成了上半場,要實作建隊邏輯閉環還需要精彩的下半場。

聯盟最好的球星組隊,底薪實力老将加盟抱腿,的确成為了一種高成本效益的玩法,但這種玩法沒有普遍模仿的意義,因為屬于這類的頂薪和底薪都是有限的。如果再考慮到獲得頂薪球星需要付出的選秀權代價,進而損失了真正具有超高成本效益的新秀合同,就會發現“頂薪+底薪”的玩法隻适合寥寥幾支球隊。

而太陽,可能就是适合這麼玩的球隊之一?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如果我們隻看杜蘭特+布克,這個答案應該是YES。但球隊第3、第4人各拿了一份成本效益并不高的頂薪,這中和掉了杜蘭特和布克提供的紅利,使得太陽“頂薪+底薪”的陣容結構意義又沒有那麼大。太陽為何不想辦法将陣容中部的8000萬合同,變成起碼3個優質首發和額外的闆凳深度,追求一種更健康的陣容搭配呢?

可能并非他們不想,而是在梭哈杜蘭特之後,他們的選秀權不支援他們完成這類運作。為奇才分擔比爾合同的未來風險,反而是太陽相對容易做出的選擇,畢竟,太陽本就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未來,等于先入“一日喪命散”,再服“含笑半步癫”,也不是太有壓力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太陽将資源過度投在了頂薪,于是這類運作真正關鍵的部分反而是在底薪補強。這是為什麼,太陽在最初收到一片質疑後,漸漸收獲了掌聲——他們赢在了拿到比爾之後的配套運作。先是積極割草優質底薪填補大名單,保住陣容深度,之後入手埃裡克·戈登,擁有了一套看起來适合季後賽強度的5人組。甚至用極有想象力的首輪互換後的互換權又擠出3個次輪簽作為備用。表面上,太陽是手握4筆頂薪的“大款”,真正的學問卻都在雞毛蒜皮的算計上,日子過得可太細了。

靜觀NBA | 頂薪+底薪,這套建隊模式還有效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