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地藏春》的體驗評價 + 扮演人物林漫的事業分析

——玩劇本殺《天地藏春》感悟

體驗評價

卟噜姐姐從開始帶我們就像本裡的大姐姐,說話也是溫聲細語,也一直用提問的方式引導我們推動劇情,後期姐姐犧牲,又再以回憶的方式在演繹劇情裡出現的時候,眼淚根本控制不住,我甚至聽到姐姐的聲音就開始條件反射拿紙開始哭。

小喬姐姐在後期因為主持劇本的方式是場外音,演繹也是作為一個不太重要的角色,在感情上不會那麼立體,但是專業性拉滿,說話真的铿锵有力而且很有感情,體驗拉滿。

npc真的都好棒!!影雖然分飾多角,但是把每個角色的性格都演了出來,語氣,肢體動作,都很貼合角色,很有感染力。npc姐姐也很棒!帷幕一拉開就已經備好紙準備哭了。

駱駝的軍統哈哈哈哈,你滴,大佐味,純正滴。不管軍統還是大佐說台詞的聲音真的中氣十足啊,沈倦說她快聾了。很有代入感,感覺下一秒槍就在我腦門上了。

[機智]作為林漫的一些感想:

爺爺為我取名漫,本是一個寄托江南煙雨的名字,卻與我本人毫不搭邊。

林漫的本裡有很多關于女性的描述

最早是姐姐,一個标準的大家閨秀,對妹妹百般照顧,知書達理,還會畫畫唱曲,在林漫眼裡 姐姐是世界上最好最完美的人。

再是妹妹,小時候一個在被子裡想媽媽哭,被妹妹看到,發覺自己曾擁有母愛,可妹妹卻從未體驗母愛。

林漫決心好好關心妹妹。

在路上看到一個失去夫妻的戲子唱曲,一個女子被卷入曆史車輪的無奈第一次觸動到林漫,她問姐姐,為什麼女子就要活在他人的目光裡?就像姐姐,從小訂下婚約,經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庭院裡。

姐姐答不上來,半晌,說,我和你不一樣

可不一樣在哪?林漫不懂。

姐姐卻接着說,她心裡也有團同我一樣的火

一團同我們大家,同千千萬中國百姓一樣的火

林漫決心好好關心姐姐

接着是一位外國記者,林漫問,什麼是記者

她答,讓所有人看到真相,也能聽見我的聲音

這是林漫第二次觸動,并開始将做記者納入人生規劃。

看到《新青年》林漫的再次被觸動,是啊,為什麼女性依舊要被困在時代裡?失去夫妻的戲子唱曲時,旁人說她是騷貨;女人當記者就是交際花;女人稍年長還不成親就是有問題

王朝覆滅了,時代在往前走,隻有女性被困,被鎖在原地。

如期考入燕京大學新聞系,許院長一番話讓林漫找到了方向,你們未來會成為群眾的眼,群眾的耳,若有必要,你們也會成為群眾舌,而在這條路上,真理将是唯一的火把。

那是林漫的記者路,所受到的第一次震顫靈魂的敲擊

林漫決心要關心人民

畢業後入職一家小報社,受林渡影響,哪怕在全社會乃至魯迅這樣的大文豪都在抨擊遷移文物的舉措時,林漫發表了一篇關于遷移文物重要性的文章并刊登。

恭喜,林漫堅守了她的記者初心。

這篇報道為林漫赢得了去《申報》工作的機會,第一次見主編史量才就碰掉了他的筆,令人驚喜,史先生居然記得她,還鼓勵林漫好好幹。

一聲槍響驚醒了黃浦江。

林漫申請去戰區的申請被史先生駁回,你還太年輕,等等,總有你需要戰鬥的時候

與此同時,史先生問:你知道記者是幹什麼的嗎?

《申報》創刊于六十年前,但《法蘭克福新聞》已存在三百年,算起來,我們仍算是本國新聞界的先驅者,有為後來者開路的義務。

而在戰火連綿的如今,我們同樣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責任

在裹挾着硝煙的風拂過書頁時,林漫鄭重回答

吾願終身以之

這是林漫記者路的第二次震顫靈魂的敲擊

九一八事變,史先生因為堅守原則,最終被刺殺,這位五十多歲的儒雅男士,同多年前說着“吾願終身以之”的邵飄萍同道而亡,死前也同樣帶着“諸位免送”的自然坦蕩

林漫拾起當年撞掉史先生的那隻鋼筆,隻覺得有雙手扼住了她的喉嚨,但她很快振作起來,這條路上,永遠會有犧牲

柳疏影的商行在與日本人通商

這是報社裡另一個記者寫的稿子,林漫去找疏影對質,得到的答案是,我需要錢

思索再三林漫拜托那個記者撤稿

申報不再給林漫任何發展機會,當王昕傑拜托她寫篇報道時,一時間林漫熱血沸騰,洋洋灑灑寫了文章後被主播駁回并警告

她本可以拿這篇文章去别的報社的

她沒有

因為爺爺病了,林渡林渝身體都不好,趙管家也老了

她怕了

她一遍遍安慰自己,是主編不讓發,我盡力了

實則心知肚明,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破碎的心道歉和悲哀

最終她辭職了,離開了這個物是人非的地方,她握着史先生的鋼筆,心想,我是個逃兵

心願條裡,林漫這樣寫

《天地藏春》的體驗評價 + 扮演人物林漫的事業分析

逃亡路上,林漫不想再逃了,她隻覺得耳邊有史先生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眼前有邵飄萍先生的臉,一時恍惚,那臉又變成了自己。

原來被丢失的林漫在這裡

林漫留在了南京,用相機記錄着施暴者的罪行

當日軍闖進林宅時

趙管家退了她一把,堵住門,高喊,快走吧,妖怪來了

從小到大,趙管家說過無數次妖怪來了讓林家姐妹乖乖聽話,隻是這一次,妖怪真來了

趙管家次次将陳澈牢牢堵在門外,這次卻沒能堵住日軍

槍聲響起,一同破碎的還有林漫的心

她遊走在南京的街道上,無數次死裡逃生,最終還是被捅了一刀,被扔進了萬人坑,她想就這樣死掉,卻迷迷糊糊被救去往重慶

變故頻發,一眨眼,身邊隻剩下沈倦了

沈倦被捕,林漫迷茫的想,我還能幹什麼,我隻是個記者,我連槍都沒有

袖口與胸前的鋼筆相撞,發出的聲響震顫靈魂

林漫意識到,她有槍,

一杆聲音響亮的能讓全國人民聽見的槍

三次觸動,讓林漫走上記者路;三次震顫,讓迷茫的林漫找到方向;從一開始的關心親友,到關心人民,再到關心國家,林漫的靈魂與思想在一次次錘煉中得到升華,失而複得的記者心更加堅定

林漫真正化作一把利劍,破萬世迷障,帶着朋友們的期望堅定的走下去,“此路坎坷,吾道不孤”

她從王朝末端,曆經磨難,見證新中國成立,即将邁入20世紀的下一個新時代

滿目瘡痍的土地在煥發生機,清澈的雨水洗刷屈辱的印迹,

你看啊,就在這天地之間,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