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志敏:中美“分與合”到了關鍵時刻,該怎樣處理這對沖突?

作者:秦安戰略

【編者按】本文為全網首發,作者張志敏。最近我的朋友一介老師發表了中美脫鈎問題的看法,很有見地,此話題現在也很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再加上今天刷到一個郭正亮的視訊,他就直言二戰以後沒哪一個國家扛得住美國的制裁,隻有現在的中國是個例外。這就說明美國對中國搞脫鈎已沒多大效果,反過來會導緻美國賠了夫人又折兵,故創作這篇文章。

張志敏:中美“分與合”到了關鍵時刻,該怎樣處理這對沖突?

下面是一介老師對這個話題的思考

關于脫鈎

脫鈎,在中美鬥争的大時代背景下已經由一個普遍性指向的技術性概念,變成了中美直接經濟聯系分與合的專屬名詞。

中國網友喜歡談脫鈎,部分左翼學者也喜歡談脫鈎。沒想到的是,美國政客更喜歡談脫鈎。

美國不僅談,而且做。隻不過他們内部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急脫,床破執政時成為主流政策;另一派主張緩脫,就是稀宗現在的主流政策。脫鈎,是美國統治精英的共同意識,耶老太訪華期間的講話在脫鈎問題上言不由衷。總之,兩派的差別隻是操作手段不同而已。

顯然,急脫是一廂情願。中美每年7000億美元的貿易,相當一部分是美國群眾離不開的民生品,急脫中國會受影響,但美國鐵定脫層皮。是以,床破任期未滿就被趕出了白宮還差點惹官司,而扮豬吃老虎老奸巨猾的稀宗上位,馬上調整政策。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繼續打,但重心從貿易戰調整到科技戰金融戰。與中國脫鈎,也由急脫改為緩脫。

張志敏:中美“分與合”到了關鍵時刻,該怎樣處理這對沖突?

怎麼緩脫?首先,讓高端制造業回流。其次,全球貿易體系重組。一句話,美國要通過重組高中低制造業體系逐漸隔離中國。是以,盡管越南、印度等國的經濟結構存在重大缺陷,美國還是想拉攏這些國家,實作民生品替代減少直至完全脫離對中國的依賴。

有人說,中國金融已經淪為美國殖民地。那是胡扯!如果美國如願控制中國金融,是不需要也不會脫鈎的。隻需要基于美國規則實作美國規劃的财富配置設定機制,就可以坐享其成了。是以,把經濟和金融領域存在内鬼、問題與金融主權喪失混為一談,是嚴重的認識偏差。

以上說的主要是美國的脫鈎意圖,中國對脫鈎怎麼看?要了解這個問題,先得看中國的基本戰略或者政策。

中國的經濟戰略,核心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了這個目标,中國進行了70多年的奮鬥,從基本不能生産,如毛主席老人家說的隻能做一些桌椅闆凳,到建成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都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政策引導下完成的。

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閉自我隔離,新中國一開始就是開放體系,期間所謂的“閉關鎖國”,也是因為超級兩霸所緻并非中國的自主選擇。今天的中國,推動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戰略,緻力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發展新格局。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在脫鈎問題上的選擇,既要脫鈎,又不要脫鈎。既要脫鈎,指的是核心技術和産業絕不能依賴别人仰人鼻息,否則就會被訛詐。帝國主義但凡有點可能,都會絞殺我們,美國制裁華為就是典型案例。不要脫鈎,指的是要保持與世界各國的緊密聯系,形成去霸權的世界經濟共同體。

具體到美國,中國的态度和政策:正常的貿易往來,歡迎。對霸權行徑,堅決回擊。有網友主張我們應該主動與美國脫鈎,斷絕一切往來,最好斷交。這個想法不能用好不好來評價,但可以認定,這跟美國的統治精英一樣,也是不切實際的一廂情願。中國要的是脫霸而不是脫鈎。是以,對于美國的脫鈎,中國順其自然,您打您的,我打我的。當中國與全世界保持緊密的經濟聯系的時候,美國的霸權,必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消亡。

有關中美鬥争中的脫鈎的哲學、政治學讨論,下次有機會繼續。

對此我回複說:

您說的非常對,金融内鬼和金融主權喪失是兩回事。

如果美國控制了中國,它肯定不會和中國脫鈎,因為中國成為傀儡就要聽美國的話。

過去對此有過思考,我認為主要是中國有毛主席給我們遺留下的遺産和中華文化的偉大,這就保證我們主權的完整,是以我們就能獨立自主,就有底氣對美國說不,是以我們能突破中等發達國家陷阱,避免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國的悲劇,因為這些國家歸根結底是在政治上無法拒止西方,是以西方一聯合,它們就無法充分的利用國際資源去整合并更好發展,同時其國内關系也很難處理,總之,内外部的事務主導權不在自己手中就必然會導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象。

張志敏:中美“分與合”到了關鍵時刻,該怎樣處理這對沖突?

台灣學者郭正亮說中國是二戰後唯一讓美國制裁失敗的國家。我認為,關鍵的關鍵是,其一,我們通過深度融合至世界經濟,承擔西方去工業化的功能,以至于西方發現,它們現在根本就無法脫離中國的制造,否則它們的物價就會漲上天;

其二,由于中國對中國制造全面的掌控并産業更新、技術更新,是以,我們在新舊能源和基建,交通等各方面已經是世界的領頭羊,占的市場佔有率驚人;

其三,由于我們掌握相關的知識産權和專利,是以當我們不滿西方對我們的霸權、霸淩、霸道後進行反制,西方也感到吃不消;

其四,現在我們也發現,由于我們的制造份額占據世界的大頭,是以純工業提煉起來的稀土産品和镓、鍺等這些工業原材料,中國也占據了驚人的市場佔有率,當我們和世界發現美國根本沒法成功制裁中國後,我們就通過掌控的這些原材料反制美國,去逼迫美國對我們讓步,收回原來的制裁。這個時候,美國就會發現離開中國産品和原材料,它的日子就太苦逼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會說讓中國加入WTO就是最大的錯誤,因為我們加入WTO以後,不知不覺中通過刻苦耐勞吃透技術和努力生産就占據了世界很多的原材料和供應,是以美西方無法通過市場和政治制裁的手段改變這一現實,且中國不是第2個日本,是以,美國對我們毫無辦法。

更何況号稱能替代我們的三哥最近就被富士康抛棄,割肉也要離開三哥,是以,世界就沒中國的替代者。是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為世界生産的特殊身份牢牢的掌握主動權,讓美西方充分體會到,把中國搞痛了就等同于它也跟着翻江倒海,甚至還要慘,也隻有這樣,對方才不會和我們鬧脫鈎,而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我們掌握的體系充分吸收世界資源去發展。

我們注意到,中國最新的反制才剛開始,這讓美國很被動,這也預示着中美鬥争進入新階段,世界也将會進入更複雜、更高發的事态中,隻要我們不被美國拖入被動中,則美國将更加被動。

我主張我們要整合世界,形成以我為主的發展體系,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我們當然不會和西方去脫鈎,但我們主要是和西方體系和霸權脫鈎。

總之,對付西方,我們就要去溫水泡青蛙,我們和它們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不和它們隔絕,我們和它們在一起,我們就拼命的去吸取營養,這樣,我們就像原來加入WTO讓美國想廢除 WTO一樣。總之,我們利用你們的那些去發展自己,不斷吸取營養,搞到最後它們競争不過我們,很難吸收到營養,這才是我們的發展之道。

西方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好成績是需要我們加以充分利用的,如果我們和它們隔絕,我們就無法利用。離開了西方的市場,我們也很艱難。

再說西方也無法和中國脫鈎,因為這會對它們傷筋動骨,美國一直說要和我們脫鈎,但真實的情況是,它和我們的貿易額是越來越多。

因為離開中國的制造,美國物價就飛上天,美國自己就亂套了。

是以我們必須注意到美國和西方再怎麼邪惡,但它也要維持美國和西方人民的發展,是以它根本離不開全球化、自由市場經濟,無法做的太極端,不可能不為美元和美債信用背書,不可能不認知識産權和專利體系,否則它就可能玩不下去。

張志敏:中美“分與合”到了關鍵時刻,該怎樣處理這對沖突?

這些都是它的緊箍咒,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就像華為這樣,現在美國也發現華為打不死,成為刺頭了。

而任正非在這方面也做得非常對,他還對美國對華為這樣打壓有過肯定,因為他說美國這樣就讓華為的富貴病給壓碎了。

總之,為生存發展,美西方也不得不在正道上走,這也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的。也是我們能扛住美國脫鈎的根本。

總之,美國是不可能革命的,它還是要向現實妥協的。其實資産階級是最反革命的,現在的現實逼着它要革命,而我們卻能充分利用它的這一特性讓它更加難受。

是以要善于鬥争,勇于鬥争,美帝國主義最終會和當年的第三帝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