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作者:科普大講堂開講

夏季為一年之中炎熱的季節,屬陽中之陽的太陽。心為火髒,陽氣最盛,同氣相求,故與夏季相通應。此時人體心氣旺盛,心氣、心血為汗液化生之源,故出汗多,易傷人體氣陰。

夏季養心要把握以下三招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一、清火

老年人髒器功能下降,容易有腎火和肺火:腎火導緻的五心煩熱、頭暈、腰酸耳鳴等症;

1.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等滋陰之品;

2.平時按摩足太陰腎經的原穴太溪穴(足内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3.足太陰腎經的井穴湧泉(足趾彎曲時前腳掌中部凹陷處)。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4.肺火導緻的幹咳、便秘,可用冰糖、銀耳、雪花梨一起煮水喝。

二、養陰

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宜順時而養,養護體内陽氣,謂之“春夏養陽”。此季節人體陽氣足,心氣旺盛,出汗多,易耗傷陰液,故而應“養陰扶陽”。

夏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的食物及水果為主,例如懷山藥、芝麻、鴨肉、荸荠、甘蔗等,平時可以用百合、沙參等滋陰潤肺的中藥材來泡水、熬粥或煲湯。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三、補氣

夏季悶熱潮濕,動不動就大汗淋漓。門戶大開,體内的津液易于外洩,人體表現為異常多汗。中醫認為“氣随汗脫”,汗出得越多,衛氣流失就越多,形成惡性循環,是以夏季養生要注重補氣。

1.常用的補氣食物如小米、粳米、莜麥、扁豆、胡蘿蔔、香菇、豆腐、馬鈴薯、蕃薯、牛肉、豬肚、雞肉、雞蛋、鲢魚、黃魚等。氣虛比較明顯的,如出現精神不振、氣短懶言、乏力,可用生曬參、西洋參泡水喝,補氣旺神。

2.每天按摩百會穴和關元穴以補中益氣。

3.夏天出汗過多時要補充鹽分,在清淡飲食的基礎上,佐以少量鹹菜,可以增進食欲。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