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作為公民,我們會經常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人民不幸福,建立文明城市有什麼用?在一個城市裡,人們生活的品質和幸福感是衡量城市發展的要名額之一。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連人民都不幸福,建立文明城市有必要嗎?創文明城的人都不是文明人!

脫離群衆,忘了初心使命,一切為零!起初文明城市是為人民改善生活環境而建立的,後來變了味:成了追求政績的手段!

地攤經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應讓人們随便擺攤售賣,隻要不影響交通!百利無一害!是扶貧最佳方式!讓窮人富起來,而并不是靠金錢來給自己鋪路創造價值,普通人沒錢永遠拼不過有錢人。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怎樣能讓老百姓過上自由自在,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文明。

幸福是每個人心裡的真實感受,而不是插在頭上的花,抹在臉上的粉。

文明城市既要讓城市建設得美,更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在城市裡生活得快樂幸福。如果連人民都不幸福,建立文明城市還有必要嗎?

文明改幸福非常對!文明的前提是幸福,先創幸福城市,再創文明城市就容易多了!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文明城市是建立在豐富的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老百姓,連生存都沒有保障,怎麼可能文明?

拿人民群衆真正的幸福換形式主義的虛假的文明,實際是本末倒置,文明的前提是人間煙火氣濃厚,人情味道足,知法守法誠信為本,鄰裡之間其樂融融!

文明與當地生活水準和文化水準有極大關系!創文明不是以創衛生和整治環境為主,而是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和精神文化水準為主!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文明城市應該改成人民幸福城市。一個城市執政者隻有服務于人民,心系人民,讓人民真正有了幸福感,才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征。

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都是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進步的,它需要良好和紮實的基礎。隻有在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并在各種條件作用下逐漸散人心的光輝,這才是真正的社會進步,人類的文明。把一項需要有各種因素共同推動,發展十分緩慢的人類文明當成建立項目,既違反社會發展規律,又不切實際勞民傷财。社會和諧,人們安居樂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希望有關部門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大多數人的幸福生活謀政、執政。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深有體會!建立文明城市不從實際出發盡搞些形式走過場。檢查團走了恢複原貌!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應該正常化制度化良性循環方能幹出點戰績!

文明城市實際就是面子主義,沒有一點實質意義,隻有人民生活好才是真正的文明。

悲哀的是,很多時候,大家都明白形式主義的做派,可還要那樣去搞,沒人敢說什麼,說實話的違法,溜須拍馬的卻被人認為有才華,書念的再多,都不如一張會說的嘴。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文明城市不是為市民建設的,而是上層人氏和行政機關追逐的一個目标,隻能用金線去評論文明,有了錢,什麼事都變得文明了,老百姓最需要什麼,靠創城能給的了嗎?

老年人不能在小區裡種菜,可小區裡卻養了幾十條或幾百條狗,到處拉屎尿,這就是文明?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真搞不懂,什麼是概念,可能我書念的少,沒文化,我隻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但我并不糊塗,什麼事該做什麼是不該做,有的執法人員,還不如小區裡的,老年人辛苦種的菜園子,長了一夏天,說毀就給毀了,能做到這一點,本身都不文明,缺德,還怎麼去創造文明城市?

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至極,我奉勸一句,做人要有善念,如果不會做人,還不如小區裡養的。

人民幸不幸福不是靠建立文明城市就能實作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分享支援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