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落幕,3天推動32個重大産業項目簽約

作者:文彙網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落幕,3天推動32個重大産業項目簽約

在吸引創紀錄的海内外嘉賓與參會者,全面展示人工智能最新發展成果與趨勢,推動總投資近300億元的32個重大産業項目簽約之後,以“智聯世界 生成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昨天在上海世博中心落下帷幕。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盛會之一,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此前已在上海連續成功舉辦5屆。今年的大會繼續發揮“科技風向标、應用展示台、産業加速器、治理議事廳”的重要作用,彙聚世界各國頂尖學者、行業領袖,政府官員,以及相關企業負責人、投資人、創業者等,為他們搭建起世界級的合作交流平台,共話發展,共赢機遇。

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精彩紛呈、碩果累累。短短3天時間内,共舉辦各類論壇133場,到會嘉賓大咖達1400餘位。嘉賓們暢所欲言,圍繞火熱的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深入探讨新AI賦能千行百業的前景與路徑;圍繞各類智能應用與産品對算力提出的巨大需求,強調打造上下遊聯通、軟硬體并重、雲邊端融合的基礎設施和智算生态;聚焦科學智能、具身智能、類腦智能、元宇宙、智能機器人等熱點領域,強調全面夯實産業基礎,激活未來發展動能;聚焦新技術快速疊代對經濟、社會、文化等形成的潛在沖擊,呼籲在堅持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同時,完善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的相關治理體系。

大會期間舉辦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展,吸引了創紀錄的參觀者。今年展覽總展出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為曆屆之最;截至閉幕日下午3點,線下總參觀人數突破17.7萬,全網流量突破10.7億,全網曝光量64.1億,均創曆史新高。

閉幕式上,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相關負責人就即将出台的“大模型創新發展政策”進行吹風。據介紹,該政策圍繞創新能力、創新要素、創新應用、創新環境4個方向,将重點打造3項計劃和5個平台,以破解制約該領域發展的瓶頸。記者了解到,所謂3項計劃,即大模型創新扶持計劃、智能算力加速計劃、示範應用推進計劃,而重點打造的5個基礎支撐平台則包括大模型測試驗證與協同創新中心、大模型語料資料聯盟、智能算力排程平台、軟硬體适配測評中心、大模型開源社群和協作平台。

昨天的閉幕式邀請到一批全球知名商業領軍者和創新先鋒為行業發展寄語。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AMD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姿豐,頂級風投機構格雷洛克合夥人、OpenAI創始投資人雷德·霍夫曼,巴斯夫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傅文德,Stability AI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伊瑪德·莫斯塔克,分别闡述了各自對于新AI與新商業的見解,表達了對智能未來的熱忱憧憬。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商湯科技、複旦大學、達觀資料等的代表共同發起《“模”都倡議》,提出更好釋放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動能。

昨天還有一批全新的人工智能項目在現場簽約,涵蓋算力、資料、大模型、硬體、軟體等不同領域,有助于上海不斷強化創新策源能力,不斷凝聚産業發展新動能,不斷重新整理智能應用新标杆,不斷優化開放合作新生态。據統計,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共推動32個重大産業項目簽約,總投資288億元;有超過200家上下遊企業完成對接,達成意向采購金額110億元。

副市長劉多出席。

新AI為數字人注入“靈魂”,但也伴生風險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落幕,3天推動32個重大産業項目簽約

張江科學會堂分會場,觀衆正在體驗一款智能健康檢測系統。 本報記者 袁婧 攝

三維技術公司Canbeing創始人金文雲為客戶定制了許多高拟真的數字人。這些在虛拟網絡空間裡擁有高顔值、高情商以及動人嗓音的智能體,已開始成為網店的金牌導購、新聞平台的金牌主持,或是課後輔導的金牌教師。但随着事業越來越成功,金文雲對于數字人的未來産生了一分困惑。

作為科幻迷,金文雲牢記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為確定人工智能(AI)不傷害人類而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在昨天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GC數字人論壇”上,金文雲說,我們要確定數字人不跨越“三大定律”。

和其他新技術一樣,數字人考驗我們能否“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的原則。昨天的論壇實際上給了大家一個難得的機會,去梳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數字人這兩個當下的熱門概念,特别思考二者結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不隻是以假亂真

首先要厘清數字人的概念。

AIGC數字人研究院進階研究員唐昱佳說,世界上首個數字人是卡通片《逾時空要塞》中的女主角。根據片方安排,她“走出”卡通片,在現實世界出版了一張音樂專輯,由此讓人看到虛拟IP旺盛的生命力。

受技術所限,第一代數字人主要靠手繪。到本世紀初,随着動作捕捉技術的進步,影視作品中出現了3D數字角色,數字人進入第二階段。到最近10年,因為深度學習算法突破,AI生成的第三代虛拟角色問世,ta們外形更接近真人(可能還有些CG味),可以按腳本講話做事。

《每日經濟新聞》就是這類技術的使用方。他們在新聞直播節目中引入兩個數字主持。有些傳奇色彩的是,因為太過逼真,而且從未官宣“身份”,以至于開播兩個多月後,觀衆才意識到兩個主播原來是虛拟的。再後來,不知疲倦的數字人逐漸成為電商寵兒。有媒體這樣報道新一代數字“勞模”——《淩晨的公司空無一人,帶貨的全是數字人》。

如果數字人的進化到此為止,也不至于讓金文雲有什麼糾結。但ChatGPT的火爆,讓形勢開始不同。“AIGC賦予了數字人靈魂。”唐昱佳說。

被AI深度驅動

受技術所限,前幾代數字人就算不能用“徒有顔值”描述,至少也缺少完整“人格”。根據唐昱佳的研究,數字人有兩種驅動類型:一是真人驅動,也就是讓攝像頭捕捉真人的動作,然後借助軟體,将其套用在數字人的形象上,大緻相當于給真人蒙一個“數字面具”;其二則是AI驅動,也就是說,數字人并不完全是真人的影子,他可以脫離真人獨立運動、說話。

在ChatGPT等大模型誕生前,哪怕是AI驅動,數字人的表現還是不夠到位。

優鍊時代是一家很有特色的3D數字人制作企業,CEO蔣亞洪透露,他們自研了一套算法以及一種特别的相機,隻要用它給真人拍照,就可以迅速模組化生成接近真人形象的數字分身。目前,他們已把業務落地,比如将遊客的數字分身嵌入西湖美景,生成“元宇宙遊杭州”視訊;或是讓數字人做出真人根本做不到的事——後空翻、大灌籃……上傳社交媒體得到點贊。

這樣的數字人雖屬AI驅動型,但隻能按照一套預錄制的動作庫來做動作,看起來有些生硬,而且也沒有聰明到可以與人自如交談。不過,短闆可能很快被彌補。金文雲表示,AIGC一定會造就出動作生成模型,進而讓數字人可以擺脫預錄制的動作庫,自己生成豐富的肢體語言。更重要的是,大模型還能讓數字人在講話時徹底擺脫腳本。

上月底正式公測的現象級手遊《逆水寒》,就首次導入了一種類GPT模型。遊戲中,NPC(非玩家遊戲角色)能自主和玩家對話、做動作,讓許多人大為驚歎。實際上,這種技術完全可以移植到數字人身上,進而使得數字人不僅相貌逼真,連行為也更趨近真實。

火爆中保持冷靜

真人般的外貌、真人般的肢體語言,但AIGC加持下的數字人,還有更遠大的目标。

創壹科技是國内最具影響力的數字人公司之一,曾創造出頂流網紅數字人“柳夜熙”。CEO梁子康昨天說,數字人是通往元宇宙時代的鑰匙,而要打通虛實之間的界限,就得讓數字人擁有接近真人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數字人,隻能做電商主播,根本沒什麼人會去看。”

目前,創壹科技已在情感仿真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梁子康透露,未來3年,他們的目标是打造出一個元宇宙數字人IP矩陣。

更多可馬上落地的商業模式已經出現。商湯科技副總裁李星冶表示,他們不久前釋出了一款App,普通人用手機自拍5分鐘視訊,就可以生成數字人,能講150多種方言和外語。除了滿足普通使用者外,商湯科技還在推行一個“百變大咖”計劃,将為100位意見領袖制作數字分身。

有了AIGC的賦能,數字人有望在以下場景落地——成為娛樂偶像、電商主播,或者在新聞、醫療、教育、法律等專業領域扮演專業角色。總體上,這個市場有望在10年内達到數百億元規模。甚至,想得更遠的唐昱佳認為,随着大模型和AIGC工具的繁榮,未來所有人都會擁有自己的數字分身,“人人都可以實作數字永生”。

金文雲的糾結就始于“數字永生”。曾有客戶讓他開發一個産品,目标是為已故親人複制一個數字分身。經過慎重考慮,金文雲婉拒了,“其中可能有倫理問題。”面對觀衆,他抛出兩個疑問:現實世界中,數字人是否應該被視為具有情感和意識的主體?在社會和法律體系中,數字人該有怎樣的地位?

的确,數字人的技術和商業前景讓人期待,其安全和倫理風險也值得關注。好在政府和廠商都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李星冶透露,按照監管要求,商湯的數字人技術内嵌了可信安全子產品,生成的數字人圖檔和視訊無法導入其他内容,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AI的發展,恐怕會長期伴随争議,數字人也不例外。可能這會是未來的一種常态。

作者丨張懿編輯丨蘆李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