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文|遠山

編輯|多魚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疫情期間,為了應對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需要,核酸檢測公司應運而生,并且生意非常的火爆。不過這些企業是在特殊的環境下誕生的,也必然随着特殊的環境結束而逐漸消失。

而如今聽說,不少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已經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了。

達安基因是核酸檢測大公司,如今也因為經濟問題,與4家實驗室對簿公堂,下面,我們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吧。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疫情三年,為了控制疫情的傳播,大規模的核酸檢測被認為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頻繁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不能隻依靠醫院的力量,是以,不少核酸檢測公司應運而生了。

在這3年裡,這些核酸檢測公司賺了非常多的錢,甚至有的公司營收增長了30倍,利潤增加了300倍,就連犯罪分子看到這樣的資料都會吃驚。

達安基因也是在疫情中獲得了高速的發展,他們主要出售檢測試劑,三年時間的營收分别是53.41億元、76.64億元和120.64億元,利潤分别是24.49億元、36.18億元和54.12億元。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不過經營越來越好,但是公司也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應收賬款收不上來,回款慢或者根本就沒有回款。錢都躺在賬單上,這是達安基因無法接受的,他們隻好打官司讨債。

資料顯示,到去年年末,達安基因公司的應收賬款是40.65億,是總營收的48.4%,也就是說差不多有一半的錢要不到。這些錢中,有5億多就是壞賬,基本沒有要到的希望。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債務太高,達安基因也沒有辦法,隻好将欠賬的客戶告上法庭,但是效果也并不理想。

随着大規模核酸檢測的結束,不少公司已經在第一時間将公司登出了,公司的控股人也因為經濟問題被限制高消費,顯然即使在法庭上能夠獲勝,這些錢也很難拿到手。

而達安基因并不是個例,實際上其他的同類型公司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應收賬很難要回。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部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能夠在一年内回款的都算是不錯的,因為很多客戶即使過了一年也沒有還錢的迹象。

2020年後,核酸檢測的業務非常火爆,同時很多的實驗室出現,但是能夠拿到這項業務的都不是普通人,因為基本上都和有關部門存在關系,或者從有關系的人手裡拿到的。

如果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時代沒有結束,雙方還處于合作中,這些實驗室回款還沒有問題,但現在已經沒有這些業務,很多實驗室已經關門,對于這樣的合作夥伴,基因檢測公司想要拿到欠款,其難度可想而知。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紙面的應收款讓不少公司壓力很大。疫情中核酸檢測的需求非常大,不少公司都依靠這個業務賺了非常多的錢。

因為這項業務的結算流程比較複雜,回款周期長也很正常,這就導緻不少公司賬面上的錢很多。

比如蘭州的一家公司,去年上半年營收20.61億,但是有20億都沒有收到,這對企業的财務來說是非常不健康的。如何收回欠款,是這些企業面臨的很大難題。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依靠核酸檢測賺快錢已經不可能,并且這些企業還無法收回資金,今後該怎麼辦?對一些新興公司來說,他們可能不得不進行艱難的決策,是關門還是尋找新的業務方向。

如果能夠找到新的業務方向,這些企業還能夠生存下去,否則基本上隻剩關門一條路。

另外,一些基因檢測公司造假,給全社會都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這也給新興公司經營帶來很大的難題。當然,有門路的人,還能夠幹别的。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比如有消息稱,某核酸檢測公司進軍房屋租賃市場,雖然這兩項業務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但是絲毫不影響這家公司的經營,看起來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能量确實很大。

對于老牌的企業來說,之前他們就擁有賴以生存的業務,比如華大基因就有胎兒的基因檢測業務,依靠這項業務這家公司過的風生水起,在股票市場業績也非常好。

類似華大基因這樣的公司,核酸檢測業務沒有了,或者說減少了,不過是讓他們的主營業務回歸到常态,對公司的經營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核酸檢測公司開始集體打官司讨債了!“隐患”顯現,淪落到四處讨債

過去的幾年中,核酸檢測公司賺了很多錢,但一些企業賺的是昧良心的錢。對于這些企業,如果應收款沒有收到,該不該被同情呢?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