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作者:量子位

7月7日,由啟明創投主辦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成功舉辦。人工智能等技術前沿領域的著名專家與學者,頂級投資人和領軍創業者彙聚一堂,共同探索中國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量。

本次論壇是大會唯一一場由創投機構主辦的相關論壇,立足創業與投資視角,分享了最新生成式AI前沿資訊和實踐探索,并釋出了行業首份基于對海内外逾百家企業深入調研撰寫的生成式AI洞察報告,全方位解讀了生成式AI的産業變革和未來十大展望。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引領新一代AI浪潮的大模型正在發揮巨大影響力,從研究實驗室走向産業界,進而逐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作為中國最早關注且最活躍在AI領域的創投機構之一,啟明創投首次加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辦此次論壇。從AI 1.0到AI 2.0,經過十餘年的深耕與前沿洞察,啟明創投的投資企業遍布AI産業生态鍊——從晶片、底層基礎軟體、基礎模型到下遊垂類應用,許多公司已成為其所在領域的引領者。

在開幕演講環節,啟明創投合夥人周志峰發表了題為“生成式AI與大模型引路産業變革與創新”的演講。他表示:“大模型和生成式AI正引領目前最大的一波科技新浪潮,明确的信号來自Stable Diffusion、ChatGPT、Midjourney和Copilot等技術和産品顯示出的爆發式使用者采納度和其背後企業的史無前例的高人均産出。大模型的‘第一性原理’是大規模壓縮人類世界所有的數字資訊。算力、算法和資料在過去40年的累積與發展一同推動今天生成式AI的爆發,基礎架構層、模型層和應用層的企業都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AI新浪潮帶來新的産品形态,模型不僅僅是技術基礎設施,而是觸達使用者的産品——使用者+模型=應用。創投視角下的+AI和AI+兩種模式的公司都在迎來快速的發展,但面對産業巨頭和大模型公司的邊界擴張,創業企業需要尋找自己的黃金通道。啟明創投識别出AI 2.0已經跨過技術奇點的信号,并在市場引爆點來臨前提前布局了多家大模型企業,未來将繼續和大家一同見證生成式AI的高速發展。”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預訓練大模型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設施,訓練高精度千億中英雙語稠密模型,對大模型研究和應用有重大意義。清華大學教授唐傑在演講中談及了AGI的發展曆程,表示自2019年開始,超大規模知識圖譜和超大資料的大模型為認知智能未來提供了核心支撐。經過不斷研發,2022年訓練的千億基座模型為後續的研發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中,ChatGLM-6B模型在開源後,至今已超過300萬次下載下傳,并被《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評為大模型開源影響力第一名。未來将繼續探索認知大模型的前沿,逐漸解鎖In-context 、環境互動與自我優化,和自反思學習等能力。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大模型、多模态顯著拉動了算力基礎設施需求。啟明創投合夥人葉冠泰與壁仞科技合夥人梁剛博士展開對話,雙方探讨了高性能通用GPU如何支撐中國大模型訓練與推理,呈現了中國芯訓練與推理的卓越實力。

梁剛指出:“壁仞科技BR100晶片的BF16算力達到512 TFLOPS,在業界是領先的,并支援TF32、BF16、INT8等多種資料精度,其中INT8的算力可達到1024TOPS。此外,帶寬方面壁仞科技自主研發的BLINK能夠支援單機8卡互聯,另外通過IB網卡實作多機多卡高速互聯。壁仞科技SUPA的軟體生态已經建成,已經支援數個大模型和訓練與推理架構,并适配了多個大模型算法。半導體行業沒有捷徑可言,是以壁仞科技會持續專注于産品研發和與使用者的合作,踏踏實實做事,最後用産品說話。傾聽客戶需求是重中之重,在硬體方面,壁仞科技将關注在算力、顯存、帶寬、叢集互聯和安全上的需求;在軟體上,壁仞科技會與合作夥伴和客戶形成‘應用-優化-回報-疊代’的循環,不斷提高自己。”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葉冠泰指出:“大模型時代,訓練千億參數、萬億參數的模型必不可少的就是算力,大模型參數規模的高速增長對GPU的能力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算力的GPU要支撐各種各樣的模型,需要具備穩定性、擴充性、延遲控制、成本效益等,展現出典型的‘木桶理論’,而且大算力晶片的推廣,需要整個上下遊的生态支援。AI的時代已經到來,晶片公司和大模型公司緊密合作,必将迎來一個輝煌的未來。”

随後,周志峰代表啟明創投重磅釋出啟明創投與未盡研究合作的《生成式AI》報告,并進行深度解讀。該報告全方位呈現了成式AI整體架構、産業圖譜,生成式AI與大模型企業的定價模型,全球AI人才分布、優勢領域、全球頂尖AI從業者聯袂推薦的必讀論文,以及在大語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商業發展上的十大展望等一系列備受關注的話題。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報告指出,2023年把大模型推向了一個高峰,以GPT-4釋出為标志,生成式人工智能朝着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進入了創新應用的階段。基礎設施層、模型層和應用層将會構成生成式AI的新架構。目前,生成式AI處于市場早期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特征,是研究、應用和監管合力開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創新之路。(請關注啟明創投公衆号,在背景輸入“生成式AI報告”,擷取完整報告下載下傳方式。您亦可登陸啟明創投官網,通過此連結進行下載下傳:https://www.qimingvc.com/sites/default/files/State_of_Generative_AI_2023.pdf)

作為認知智能領域的領跑者,智譜AI已經通過踐行MaaS理念将大模型的能力注入到各行各業。智譜AI CEO張鵬博士發表了“認知大模型及應用初探”的主題演講,表示2020年釋出的GPT-3使大模型進入“可用階段”,智譜AI也在同年全力進行大模型的研發。今年6月智譜AI将千億模型ChatGLM更新到二代,推出更多參數規模的模型,重新設計API産品矩陣,以适配更廣泛的應用場景需求。目前,智譜AI提供模型的私有化部署、API調用、模型定制等服務,能夠為超大型企業、中大型企業及小型企業提供全棧解決方案。此外,智譜AI還推出訓推一體化平台,幫助使用者快速利用私有資料來使用模型,并提供全鍊路的AI應用生産工具幫助使用者一站式完成專屬AI應用的開發。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生成式AI與大模型時代,人形機器人将會創造哪些新可能?優必選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執行董事熊友軍博士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與未來”主題演講中,介紹了人形機器人正在迎來“iPhone”時刻。人形機器人更适合于人類的環境,并提供更自然的人機互動來滿足人的情感和陪伴需求。AI技術的演進和發展,是推進人形機器人智能化關鍵,人形機器人和ChatGPT結合将AI推上了一個具身智能的新高度。ChatGPT賦能人形機器人,使之告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而人形機器人将延展ChatGPT的能力,幫助其超越文本處理和資訊空間,具備與實體世界互動能力。人形機器人市場目前百花齊放,未來将更加繁榮。優必選科技從2012年研發小型人形機器人,到2016年投入研發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至今Walker已經曆4次疊代,是中國首款實作商業化落地的大型人形機器人。公司也是目前全球極少數具備人形機器人全棧式技術的公司,并依托于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實作了多個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應用。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ChatGPT推出之後,人工智能的範式正在轉變。作為AI 1.0時代的領軍者,雲知聲近日正式釋出擁有600億個參數的山海大模型,交出其在AGI領域的第一份答卷。雲知聲董事長兼CTO梁家恩在演講中分享了生成式AI賦能未來的力量。梁家恩指出大模型帶來了AI的新時代,開啟了“資料動力學”新範式:預訓練、指令微調和回報強化。大模型整合大資料,将成為AI2.0時代的發電廠,并将會驅動人才、技術、市場等産業核心要素更新。雲知聲自研的山海大模型有強大的通用能力,并聚焦于插件擴充和領域增強等相關能力建構,圍繞智慧物聯和智慧醫療等行業賦能客戶。未來雲知聲将繼續探索智能極限、引領産業更新。

開源社群在AI2.0時代的影響力和價值不言而喻。本次論壇特邀Hugging Face的中國區負責人王鐵震和未盡研究創始人周健工,就開源力量如何推動生成式AI的發展展開深入探讨。王鐵震認為新的一波AI 2.0(生成式AI)模型相比AI 1.0的模型顯示出極強的通用性,讓每個使用者可以使用,而非僅僅是工程師使用的AI工具。閉源模型如ChatGPT和GPT-4雖然是公認效果最好的模型,但存在資料安全、部署成本與可控性等問題,Hugging Face的千億參數開源大模型BLOOM為使用者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機會,讓大模型和AI普惠化。此外,Hugging Face也受益于為全世界開發者提供了分享想法、思路和技術的開源社群而蓬勃發展。周健工表示對Hugging Face這樣全球性的模型開源社群僅200位員工感到驚訝,并表示業界需要集思廣益來思考AI如何普惠更多的人與行業,以及如何在發展過程中確定大模型的可信和安全等問題。

作為全球領先的緻力于連結消費者與商品的人工智能公司,銜遠科技自研AI大模型,數百億級參數規模與獨特的訓練讓大模型在具備通用能力的基礎上,更擅長了解人與商品。銜遠科技創始人、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周伯文博士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如何用統一大模型底座賦能企業5D創新能力。周伯文指出,生成式AI是AGI的必由之路,ChatGPT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新拐點,AI從“與人競争”變為“協同互動”,幫助人類解決問題。周伯文表示,大模型應用的深化将回歸商業本質,AI與消費産業融合發展成未來趨勢,統一的大模型将驅動企業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實作蛻變。銜遠科技打造的大模型底座ProductGPT将重構産品與使用者二進制關系,賦能企業5D(機會洞察、爆品定義、方案設計、驅動研發、營銷轉化)全生命周期,并為員工提供知識管理、市場洞察、客戶傳遞等不同環節的生産力工具。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生成式AI驅動下,機器人技術創新也在不斷加速産業數字化。大模型在制造業領域的落地需要與實體世界互動,這個過程中将會産生哪些難點和突破點。啟明創投執行董事陳南與梅卡曼德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邵天蘭以“Embodied AI具身智能推動工業數字化更新”為主題展開讨論。邵天蘭指出,人類一直在嘗試讓機器人變得更智能,并且采取了很多極具挑戰的技術。多模态大模型有機會更智能地整合機器人基礎能力,以達到更高的智能程度,并賦予了機器人組合更多、更複雜動作的可能性,同時降低開發和程式設計成本。大模型為中國工業的進一步提升帶來了新的動力,在現有的條件下能夠組合出非常多的新産品和新應用。中國在新一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中更具優勢,包括人才基礎、産業鍊基礎和客戶基礎。

WAIC啟明創投“生成式AI與大模型:變革與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陳南表示,梅卡曼德機器人在2016年成立的時候就立志要用AI+3D視覺推動智能機器人無所不在,并且經過這幾年努力可以說成績斐然。随着大模型的火爆,Embodied AI具身智能的概念再度受到極大的關注。具身智能更強調通過強AI能力以及與機械控制的強耦合實作端到端的智能,能夠處理更複雜、更模糊的任務。全新AI+3D技術賦能重工行業自動化,助力中國的工業數字化更新,甚至是整個工業領域水準的更新。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号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