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科大錄取通知書,七顆鹽堿地大豆組成“北鬥七星”

作者:海報新聞

7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發出2023年首封大學生錄取通知書。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孫奕飛從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郭田德手中接過了一份包含“天地矚望”的“錄取禮包”。啟封錄取通知書,7顆由中科院科研團隊自主培育的耐鹽堿“東生118”大豆組成了北鬥七星形狀,在新生心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國科大錄取通知書,七顆鹽堿地大豆組成“北鬥七星”

錄取通知書中所用的“東生118”大豆,産自吉林省西部鹽堿地,這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團隊精選培育而成的耐鹽堿新品種,也是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

國科大錄取通知書,七顆鹽堿地大豆組成“北鬥七星”

“若能讓大豆在這片鹽堿地上開花結果,将有效扭轉大陸大豆依存進口現狀。”2015年,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研究員馮獻忠帶領團隊開啟了一場鹽堿地大豆“種子選手”選育攻關戰。

在寸草不生、泛着白花的鹽堿地上,他們建成40萬個株系的大豆突變體種質資源庫和大豆多基因聚合技術平台,建立了以育種方案全基因組選擇設計、育種後代基因晶片選擇和加速育種的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平台。經過不懈努力,分子設計育種系列的“東生大豆”陸續通過審定。2022年10月,“東生118”在未改良的中重度鹽堿地上首次種植畝産達到150.4公斤。

馮獻忠希望錄取通知書中的7顆大豆,能萌發他們心中探索科研的種子,在“北鬥七星”指引下長出希望之葉、綻放青春之花、收獲成功之果。

在緻2023級大學新生的信中,國科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周琪寫道:希望你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已在心中埋下一粒科學的種子,把“科技創新”作為永恒的理想追求,把“服務國家、造福人民”作為一生的前行方向。

國科大錄取通知書,七顆鹽堿地大豆組成“北鬥七星”

未來,孫奕飛将進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繼續探索單片機等硬體裝置和工程實踐。“非常開心收到了夢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贈品中的‘北鬥七星’蘊含着國科大對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殷切期待,提醒着即将邁入大學的我應當以求真務實、志存高遠的态度投入到未來的學習與科研工作中。即将展開與國科大同行的四年時光,希望自己能不斷打磨科研創新的頭腦與能力,直面和解決未來科研事業與工業生産中的實際問題。”

随錄取通知書,國科大還寄送了《百位著名科學家入黨志願書》和來自12位兩院院士的寄語。每份錄取通知書上都加蓋了一份電子可信時間戳,讓國家标準時間“中原標準時間”見證新生的錄取時刻。